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面威风:刘贺曾经享有的汉代仪仗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作者 王金中 

仪仗,是古代用于仪卫的兵仗,专指帝王、贵族、高官参加迎宾、出行、典礼、祭祀等重大活动时护卫所持的兵器以及旗、伞、牌、扇一类的器物。仪仗代表着礼节、威望和尊严,是封建社会皇权典章制度的体现和象征。海昏侯刘贺生前当过帝、王、侯,享受过西汉时期的各种仪仗。死后在他的坟墓中,人们发现了不少仪仗用具,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规格之高,在诸侯墓中实属罕见。这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古代的仪仗文化和礼仪文明,感受刘贺曾经享有的贵族尊严,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实物依据。  一、汉代帝王的仪仗

  中国古代把仪仗称为“卤簿”、“王仪卤簿”或“卤簿仪仗”。蔡邕《独断》中记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汉官仪》中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这里的卤与橹字通假,是甲盾的别称;簿,也写作薄,是簿籍、记录在案的意思;仪,指的是礼仪,“行礼如仪”;仗,指的是刀、戈、枪、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我国的仪仗文化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春秋时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战国时期,各国伐兵伐交,纵横捭阖,相互交往中仪仗的使用非常频繁。直到秦汉以后,全国才有了相对统一、等级分明的仪仗制度。按照史书的记载,刘贺曾经两次享受过汉代最高等级的仪仗。

  第一次,是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昌邑王刘贺应诏赴长安典丧,接替皇位。玺书中说:“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见《汉书·武五子传》)

  汉代帝王和贵族出行必须乘车,并且有随行的仪仗护卫。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东汉将军墓中,就出土了一组车马出行仪仗俑(图1),共有铜车14辆,铜马39匹,铜牛1头,骑俑17件,奴婢28人。昌邑王刘贺这次进京,出行的仪仗规格要远远高于这组车马仪仗所展现的场景。

  图1

  首先,这次令刘贺到长安典丧的玺书,是在皇帝缺位的情况下,由汉朝的最高当局——皇太后以及大将军霍光亲自发出的。因此,礼仪的规格高于诸侯王的待遇。

  其次,朝廷派出少府、宗正、光禄大夫、中郞将四位大臣前去迎接。而这四位高官都属于九卿,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主管国家的重要事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刘贺此次出行的礼仪规格。

  再次,最为重要的是,玺书中明确规定了刘贺前往长安的交通方式是“乘七乘传”。史书称“四马下足为乘传”,七乘传就是七辆由四马驾车而组成的核心车队,相应地还要配备前导车、殿后车,以及随行的骑士、护卫,仪仗队伍相当可观。据查,之前的汉文帝刘恒进京继位时,享受的是“乘六乘传”。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也是“乘六乘传”。因此,刘贺享受的这个“乘七乘传”,创下了汉代交通方式的最高等级。

  最后,刘贺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安邸”,也就是他从昌邑国出发,直接抵达长安的官邸,即皇宫。

  尽管史书中没有具体记载这次刘贺进京的仪仗阵容,然而仅从上述四点分析判断,刘贺的车队在仪仗的护卫下一定是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威风八面,充分显示出帝王至尊的地位。

  第二次,是汉代宫廷中摆设的一次最高规格的仪仗,即宣布废黜刘贺皇帝的殿前会议。关于这次仪仗的安排,《汉书·霍光传》留下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这是汉朝在一座宫殿内摆出的前所未有的仪仗阵势。

  其一,在霍光的策划下,名义上掌握着汉朝最高权力的皇太后,亲临未央宫承明殿。这是汉代最高的议事殿堂,也是国家政治的核心部位,国家重大的活动、会议、决策、法令、仪式都是出自这座宫殿。

  其二,太后着盛服、坐武帐。盛服是用珍珠串起来做成的襦装,高贵典雅华丽,在正式场合穿着这种服装,以显示主人的至尊。而端坐在武帐中,威风凛凛,显然是要行使军事上的权力,预示将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

  其三,“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这是仪仗的核心内容。持兵,指的是手拿武器;陛戟,指的是持长戟以护卫陛下。一座宫殿中竟然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名披带兵甲的士兵,还有许多手执长戟的武士护卫着太后,充分显示着武力的威严。

  其四,朝廷中的所有官员按照职位高低依次上殿,排列整齐后,再召昌邑王刘贺,跪在席上听宣诏。

  安排这样的仪仗,显然是为了不惜动用武力从刘贺手中夺回最高的皇权。而刘贺确实被这个仪仗阵势完全镇慑住,“王离席伏”、“王起拜受诏”。应该说,这是大将军霍光与皇太后联手策划并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意在用仪仗来显示军权在握,逆之者亡。这场政变成功了。

  昌邑王刘贺就是这样,在仪仗中风风光光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27天后又在仪仗中狼狈不堪地被赶下了皇位。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二、仪仗架上的兵器

  在海昏侯刘贺墓的椁室中,出土了木制的仪仗架,虽然已经腐朽散落,但仍可准确地判断是陈列仪仗器物用的漆木架。这种以木架陈列仪仗的形式最早出自于军队,士兵们在宿营休息时,把作战用的各种武器包括旗帜、鸣金、建鼓等,有规则地摆放在特制的木架子上,便于存取。后来,又在指挥作战的军帐门口两边,专门设置这种仪仗架,每边可放9件武器,两边共计18件,因此也叫十八般兵器。这种陈列仪仗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法度严整、威武有序、整齐划一,因此很快从军营传到皇宫王室、诸侯之家、郡府县衙,起到威严、肃穆,迎宾、送客的作用。

  那么,仪仗架上摆放的十八般兵器有哪些呢?据查,十八般兵器的说法最早出自于汉武帝,他在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根据与匈奴作战的经验,经过严格的鉴别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即矛、镗、刀、戈、槊(shuò,音塑)、鞭、锏、剑、锤、抓、戟、弓、钺(yuè,音越)、斧、牌、棍、枪、叉。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为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为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以后历朝历代的冷兵器虽有变化,但却大同小异。

  海昏侯刘贺并不是军事家,也不掌管军队,因此,仪仗架上不可能十八般兵器俱全,也不可能在墓中摆放真刀真枪之类的实用兵器。考古人员发现,西藏阁武器库中出土的所谓兵器,很多都是漆木制成的,明显是仿制的“样子货”。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木质已经腐朽,只剩下薄薄的漆皮。经过认真分析判断,参照史书的记载,仪仗架上的兵器大体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种:

  ①矛。矛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从原始社会的石矛一直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矛、秦汉时期的铁矛,经历了漫长的战争风雨,历久不衰。矛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柄武器。由于构造简单,制作容易,矛头锋利,杀伤力大,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西汉时骑兵是军队与匈奴作战的主要兵种,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全长可达一丈八尺,约合现代的4米多,放在仪仗架上十分显眼。海昏侯墓武器库中最长的漆木,可能就是矛柄。矛经过后来的改进,发展成为“百兵之王”的枪和“横扫千军”的槊。

  ②戈。海昏侯墓中的青铜戈,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但依然可以见到戈刃两面非常锋利(图2)。戈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木柄曲头兵器,其出现的历史仅次于矛。戈最适于勾、扫和劈击,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所以常作为兵器的统称。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可以用来啄击对方。秦汉以后,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在战争中被逐渐淘汰,但一直是仪仗用的兵器。在古代,戈和干合称“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许多成语都是由此而生,如大动干戈、反戈一击、金戈铁马、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而汉字中许多与战争杀戮有关的字,如战、戎、戮、戡、武等,也与戈有关。这些由戈组成的文字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图2

  ③剑。古代的剑,被誉为“百刃之君”。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剑和钢铁剑,多达49把,其中绝大部分是贵族使用的玉具剑,有的出土时剑柄上还缠绕着金丝(图3)。剑,属于双刃短兵器,

  图3

  尖端为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还可以投击,应用十分广泛。金属剑最早出现在殷商以前。春秋战国时,佩剑之风开始盛行,一直延续到秦汉。佩剑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练武的器械外,还被作为僧、道的法器,风雅的佩饰,权力的象征,以及礼仪等级的标志。海昏侯刘贺把玉具剑用于仪仗,足见他享受着最豪华的礼仪。

  ④刀。古代的刀,被誉为“百兵之胆”,是仪仗架上的必备武器之一。海昏侯墓的主棺中,出土了玉刀和青铜刀,由于比较小,被判定为书刀,用于修改简牍上的文字,但其基本样式,应与作为仪仗用的刀相似。刀与剑的区别在于刃,双面刃为剑,单面刃为刀。古时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为多。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见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这种“猛虎般”的风格,是由刀的构造和技法决定的。单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盘)、刀把等组成。刀尖、刀刃为最锋利部位,主攻;刀身、刀背为宽厚坚固部位,主防。用刀的技法包括劈、砍、刺、格、扎、撩等动作,幅度较大,必须练就各种身法、步法、眼法、臂法。古时将士把熟练地使用刀,视为一项基本功,最能显现其功力。

  ⑤棍。古代的棍,被誉为“百兵之首”,因为用矛、用戈、用戟等长兵器,都要以用棍为基础。将士们学习使用长兵器,往往是从习棍开始。我国北方多称棍为棒、白棒或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原始社会棍是主要生产工具,也是最早用于战争的兵器之一。战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棍无刃,制作简单,使用灵活,技法多样。海昏侯墓出土的棍,普遍较长,大多髹漆,非常漂亮,显然不是实用兵器,而是用于仪仗的(图4)。棍的各类很多,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等。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齐眉棍立棍于地,棍高以眉为度,舞动时可大蹦大跳,倭、劈、扫、舞,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三节棍是三节短木棍,中间有铁环相连接,携带方便,舞动时可长可短,可伸可缩,出入难防,棍法灵活多变,有一定实用价值。如今,棍棒已经发展为现代武术的一个门类。

  图4

  ⑥弓。海昏侯墓中虽然未见到完整的弓,但却出土了柲(bì,音必)。柲是盛放、保护弓的器具,类似不规则的木头盒子。这件弓柲彩绘髹漆,精美异常,相应地,放置在其中的弓也应该是非常珍贵的(图5)。另外,在海昏侯墓甬道两侧的车马库中,出土了一对承弓器(图6)。承弓器是固定在车厢前面的一个部件,专门用于放置弓弩一类的兵器。由此证明,刘贺大墓中应有成对的弓作为仪仗器物。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远距离杀伤敌人的兵器。原始社会人类为狩猎获取食物,将树枝、竹棒弯起来再与绳索等绷紧而制成弓。自有战争以来这种弓便成为主要兵器之一。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弓的选材和形制有了较大的改进,有的弓长达到1.3米。汉代弓的类型很多,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特别是贵族待客,普遍流行射礼,使用的弓装饰得更加豪华。因此,弓在仪仗架上也是必备的重要兵器。

  图5

⑦箭。有弓必有箭。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箭很不完整,只剩箭头,而箭杆、箭羽均已腐朽殆尽(图7)。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箭较短,约在50—60厘米上下。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铜或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主要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箭一般成束地放在箭囊中,再摆到仪仗架上。

  图7

  ⑧盾。在十八般兵器中也叫牌,是唯一的防御性武器。在海昏侯墓出土了十余件漆盾,上面的漆书铭文,记录了制作用料、成本价值和制作时间与数量(图8)。从简短的文字中可知,它们的名称叫“丹画盾”。丹,是指用红漆作为盾牌的主色调;画,是指在盾牌上面用黑漆和白漆勾勒出纹饰,即用漆作画。正反画面不同,内容主要是虎、豹、龙等动物。这些“丹画盾”都是由藤或木或皮革做成的,经过两千多年的浸泡,藤、木、革腐烂殆尽,只剩下薄薄的漆膜。经过专业考古工作者细心地修复,使我们可以窥见二千多年前“丹画盾”的真容。海昏侯墓出土的这批“丹画盾”,一是用于跳干舞;二是用于举行射礼;三是用于仪仗。这就说明这些盾牌其实都是道具,并不是实战用的。

  图8

  ⑨盖。又称华盖、伞盖,是古代一种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的仪仗器物,有人也归入兵器一类。历代帝王外出巡游或大典宴请,都要用伞盖遮风避雨、障尘蔽日、助壮威仪。秦汉时期伞盖在使用范围、规格、色彩以及质料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皇帝、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使用羽盖;皇太子和皇子使用青盖;中二千石、二千石以上官员为皂盖;二百石以下为白布盖。一般的庶民百姓没有用伞盖的权利。海昏侯墓中的伞盖,是在车马坑中发现的。不过,伞盖上面的布料已经碳化,不见踪迹,只剩下青铜鎏金盖弓帽、错金银盖弓帽、青铜包金盖弓帽和青铜包金杠箍(图9)。盖弓帽是用于支撑伞的骨架,从三种不同材质的盖弓帽可以判断,随葬的伞盖至少有三件。也就是说,在出土的五辆安车中,有三辆配备伞盖。杠箍的作用是把伞盖插在车上,可见,伞盖平时并不是固定在车辆上,而是放在仪仗架上,只有当主人乘车出行时才插到车厢上挡风遮阳。

  图9

  ⑩旗。在仪仗中,旗帜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起到标明队伍、显示身份、开路引导、传递信息、凝聚士气的作用。旗字最早写作旂,《说文解字》:“旗有众铃,以令众也。从,斤声。”《诗经》:“龙旂阳阳,和铃央央。”这就说明早期的“旂”,是一种竿头系铃的旗帜,是号令部队用的。与旗有关的汉字多达二三十个,如“旌(jīhg)”,是以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为杆饰的旗;“旆(pèi)”,是旗帜上一种燕尾一样的装饰物,即飘带;“旐(zhào)”,是旗帜有四根很长的飘带,像龟蛇游动一样;“旃(zhān)”,指旗帜的曲柄。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很多,而且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图案、装饰繁多,各标志一定的意义。比如青旗表示东方,赤旗表示南方,白旗表示西方,黑旗表示北方,黄旗表示中央。又如在战斗操练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海昏侯墓中的旗帜,与众多丝织品一样已经荡然无存,但史书曾经明确记载,刘贺到长安当皇帝期间,“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法驾,是指帝王出行仪仗的规格;皮轩,是指用珍贵的鹿皮围起来的车厢;鸾旗,是指车上悬挂着如同飞鸾一样的旗帜;北宫、桂宫,是皇家园林,都在未央宫以北。可见,刘贺特别讲究排场,喜欢以旗帜招摇。

  顺便一提,海昏侯墓西藏阁的武器库,是后人挖掘时命名的,其位置在主椁室的西边,北为衣笥库,南为文书档案库。由于从这里出土的武器基本上都不是实战用的,而是仪仗用的,因此更名为仪仗库更准确。

  三、出行时的仪仗

  古代的仪仗形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陈列仪仗,也叫队列仪仗,即手执仪仗的士兵整齐地排列起来,站在原地不动,执行护卫、警戒、迎宾、检阅等任务。像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出征仪仗,前面提到的汉代废黜刘贺的殿前仪仗,以及清朝迎接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归来的回銮仪仗等。再一类是随行仪仗,也叫卤簿仪仗、护驾仪仗。汉代规定,皇帝出行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仗繁简各有不同。仅以等级最高的大驾为例,《汉官仪》记载,大驾车队由公卿引导,大将军随车护卫,掌管宫廷车马的太仆驾车,所属车辆多达八十一乘。如果按照每乘四匹马计算,整个车队应有320多匹马。另外还有备车千乘万骑。这样庞大的车队分为三道行驶,前面有司马车驾、辟恶车驾、记道车驾、靖室车驾、象车鼓吹、式道侯开道;两边有大批步兵、骑队、校尉、廷尉、太尉、将军以及戟楯、刀楯、弓矢、鼓吹护驾;中间有九游车、云罕车、皮轩车、闟(xī,音稀)戟车、鸾旗车、建华车行进;后面有尚书、御史、中郞、将军殿后。旌旗招展,华盖翩翩,鼓乐喧天,气势恢宏。这样的仪仗,仅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大概还没有来得及使用,他只是享受过一次法驾,规模比大驾约小一半。

  那么,刘贺当海昏侯的时候出行的仪仗又是怎样呢?

  位于海昏侯主墓西侧,属于主墓本体的外藏车马坑中,出土了实用高等级安车5辆,马20匹(图10)。由此可知,刘贺车队的主体是由5辆双轮单辕驷马安车组成。单辕,指的是用单根曲木做车辕,也叫单辀(zhōu,音舟)车,一般需要两匹马才能驾车;驷马,就是四匹马拉的车。按照《后汉书·舆服志》的说法,古代“天子驾六,诸侯卿同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一。”驾六,就是由六匹马拉的车,只有天子才能享用。而刘贺是海昏侯,只能驾四,没有僭越。

  图10

  在海昏侯主墓的甬道内,还出土了两辆三马双辕彩绘偶乐车(图11),并配有实用的青铜錞(chún,音纯)于、青铜铙(náo,音挠)、建鼓等。偶乐车,也叫乐车模型,是按照实用乐车的比例缩小后制作出来的,主要用于祭祀。双辕,是把两根车辕安装在车厢的两侧,这样,一匹马就可以驾车。西汉中期,双辕车逐渐取代单辕车。此外,在海昏侯墓甬道两侧的车马库中,还出土了属于从车性质的多部偶车马和仪仗类的随伺木俑。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海昏侯刘贺生前出行时的仪仗规格如下:

  图11

①金车。属于仪仗车队的前导车,由于车上安装着青铜打击乐器而称为金车。前面提到的两辆三马双辕彩绘偶乐车,其中一辆模仿的就是金车。出土时车上配有一件錞于(图12)和四件青铜铙(图13),都属于军阵打击乐器。《周礼·鼓人》说:“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于也。圜如碓(duì,音兑)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合。”这个记载与海昏侯墓出土的錞于相吻合。錞于出现于春秋,盛行于秦汉。它高高挂在乐车上,用于作战时指挥部队进退。通常所说的“鸣金收兵”,敲击的就是錞于。由于錞于的声音宏亮,因此也用于军中报时。青铜铙的形状像编钟,其实两者有很大区别。铙的把手即甬是空心的,且铙口朝上;而钟的把手即甬是实心的,且钟口朝下。铙的声音清脆,但传得不如錞于远。金车上除驭手外,应有两名鸣金手站在车厢上,分别敲击錞于与铙。

  图12

  图13

  ②鼓车。同样属于前导车,也是三马双辕彩绘乐车。车上竖一面建鼓,最初用于指挥作战,因此称为鼓车。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悬鼓,也属于军阵打击乐器。建鼓是我国最早的鼓种之一,它的特点是把鼓插在一根杆子上,两面可以同时敲击,音量洪大,传播甚远。战场上士兵们听到如同雷鸣般的鼓声后,振作精神,奋勇杀敌。因此,汉语中出现的许多词语,如鼓舞、鼓动、鼓励、鼓噪、一鼓作气、再鼓而衰、鼓角相闻、金鼓齐鸣、鼓乐喧天等等,都与建鼓有关。海昏侯墓中的建鼓已经完全破损,只剩下四根鼓槌(图14),据此可以推测建鼓的高度。鼓车上除驭手外,也应有两名鼓手站立在车厢上,每人手执两个鼓槌,从两边擂鼓。

  图14

  ③骑士。骑士是仪仗中的主要护卫力量,手中拿着作为仪仗用的各种武器,骑马护卫在车队两边。如果按照十八般兵器计算,刘贺的出行车队应当有18名骑士,骑着18匹马,重点护卫在主要车辆的左右两侧,也可集中在车队前面开路。不过,由于出行时左右护卫是对称的,因此所持仪仗两两相对,只需要九种兵器即可。汉代常用的兵器是矛、戈、戟、钺、刀、枪、剑、棍、盾等,大约就是这批骑士手中的仪仗。

  ④驭手。古代也叫“御”,或坐或立在车厢中间负责驾驭马匹。一般地说,汉代王公贵族出行不用自己驾车,而在仪仗车队中,更不可能自行驾车。因此,必须有专门驾车的驭手。昌邑王刘贺进长安时,到霸上换乘舆车,他命昌邑国太仆寿成驾车,可见驭手的规格之高。据考证,驷马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由六根缰绳来控制,叫“四马六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必须熟练掌握。在海昏侯国中,太仆掌管马政车政,又是仪仗车队的总指挥、总调度。刘贺出行时,特别是在有仪仗队伍的情况下,所乘车辆必须由太仆当驭手。其他车辆的驭手则由戎仆、齐仆、道仆、田仆来担任,他们都由太仆安排。

  ⑤参乘。古人乘车尚左,即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驭手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就叫参乘,又叫车右。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保持车辆平衡,防备倾侧。昌邑王刘贺进京途中的参乘,是郞中令龚遂。郞中令相当于诸侯国的参谋长,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史书记载,天子出行,必须由大将军做参乘。可见,为王侯当参乘,一定是权高位重的人。从仪仗的角度说,有参乘的车辆装饰最为豪华,像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鎏金辕首、车軎,青铜错金银轴、轭、衡、当卢(图15),以及带扣、管饰等,都是汉代车马上的高档饰品。再有,车上配备显示地位的伞盖,青色,由杠箍支撑着。还装饰着起到护卫作用的承弓器,上面挂着弯弓和利箭。

  图15

  ⑥殿后。殿后也叫后卫,是出行车队最后压尾的车辆,担任整个车队的后方警戒、押运、收容、扫尾任务。作为诸侯出行的仪仗队伍,前导车有金车、鼓车,殿后车必有粮车、草车,当然未必都装满粮草。有的殿后车还有衣车,载运服装、被褥之类。像刘贺进京时,就发生了“以衣车载女子”的事件。另外,与前导车一样,殿后车也应该是双辕三马彩绘车。前导车上的建鼓顶端,必插旌旗;殿后车上也会竖立杆子,插上旌旗,从而使整个车队仪仗完备,前后呼应。

  这样计算起来,刘贺出行时的仪仗车队至少是由9辆豪车、50匹骏马组成,叫九乘五十骑。这是海昏侯终生享有的贵族尊严,也是他最后的荣耀。

  2017年11月27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秦汉马政研究》、《秦汉衣食住行》、《考古2016·7》;《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五色炫曜》、《惊世大发现》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兵器集粹[32P]
刀光剑影:盘点刘贺墓中的汉代兵器
长兵器之殳
楚剑的四大类型
华夏春秋志21中国古代兵器
商代玉兵器:玉刀与玉箭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