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以孙子兵法论贾探春

作者吴名岗,男(1952 - ),山东省惠民县人,长期从事《孙子兵法》及孙子文化研究,发表有《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等二十多篇论文,出版有《孙武生平考论》,参加过第六、第九届中国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发表有研究《红楼梦》的《通灵玉·和氏璧》等文章。

作者

吴名岗

摘要:林黛玉说探春是“用兵最精的”,并用《孙子兵法》“始如处女,动如脱兔”评论探春,这表明林黛玉、贾探春都懂得运用孙子兵法,证明了曹雪芹自觉运用《孙子兵法》于《红楼梦》之创作。

关键词:孙子兵法;用兵最精;守如处女;脱如狡兔

贾探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竭力塑造的刚强才女形象,说她“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为了多角度塑造探春,《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节中,通过林黛玉的细微观察,说探春是“用兵最精的”,并用《孙子兵法》“始如处女,动如脱兔”评论探春的做事干练和不动声色。

这不仅点睛了探春通晓事理,坚持正义,善于处理纷争的兵家特点,也表现了林黛玉的博学多识和洞彻一切的聪明才智。

让林黛玉以孙子兵法评论探春,从而也为我们了解曹雪芹运用《孙子兵法》创作《红楼梦》,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大观园中的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才女,也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才气的美女形象。她的才气来自于她的博学,来自于她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林黛玉博览群书,几乎是无书不读,她读唐诗、读《西厢》、读《庄子》,读二十四史,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位花季少女还读《孙子兵法》,而且读得深透,运用奇妙。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回在写到迎春的乳母因赌博输钱没法还赌债,就拿去了迎春的金丝凤当钱还债被查知,宝钗、黛玉向贾母说情无效。迎春乳母的儿媳王住儿媳妇来求迎春说情,迎春拒绝。

迎春的丫环绣桔又说:“赎金凤是一件事,说情是一件事,别绞在一起说。难道姑娘不去说情,你就不赎了不成?嫂子且取了金凤来再说。”因此王住儿媳妇和绣桔吵了起来,司棋也帮着绣桔问那媳妇。

三人正没开交之际,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来到迎春处为金凤之事安慰她。听得三人较口,探春坐下便问:“才刚谁在这里说话?倒像拌嘴似的。”

迎春想瞒过,探春把听到的话说出来,为金丝凤的事争吵也就瞒不住了。探春对王住儿媳妇说,“事已至此,纵有十个罪,也没有砍两颗头的理。你依我,竟是和二奶奶说去。”

这媳妇被探春说出真病,也无可赖了,只不敢往凤姐处自首。探春笑道:“我不听见便罢,既听见了,少不得替你们分解分解。”谁知探春早使个眼色与侍书出去了。

这里正说话,忽见平儿进来。宝琴拍手笑说道:“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二人取笑。

——《红楼梦》七十三回

聪明的宝琴没看到探春向侍书使眼色,不知平儿是被探春的丫环叫来的,所以她笑说三姐姐是不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

观察细微的林黛玉看到了探春的眼色,知道是她命侍书召来平儿。所以黛玉否定了宝琴的说法,说探春是“用兵最精的”,并引《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

林黛玉引《孙子兵法》来形容眼前探春所行之事是十分恰切的,“守如处女”是说探春在此沉着冷静,她自然是“如处女”了,“脱如狡兔”是形容侍书离此之快。

所以平儿出乎意料的来到这里,让宝琴有探春能“驱神召将”之感。对于犹豫踌躇的王住儿媳妇来说,自然是“出其不备”了。

探春以眼色调来平儿,这就使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探春本来只是“管闲事”,平儿可是管家助理,探春是可管可不管,平儿可是不得不管。探春管只是私下里帮助懦弱的姐姐迎春,平儿出面那就是她和凤姐的职责了。正是这一变化,才促使住儿媳妇服软认错的。

《孙子兵法·九地篇》的原文是:“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是说作战时开始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一旦发现可乘之机,就像脱兔一样迅疾行动,使敌人不及抗拒。

黛玉选取“始如处女,后入脱兔”略加改动以形容探春一方面自己守在这里为争执者分解,一方面不动声色的派人去找帮助管家的平儿,这是十分妥当的。让人不禁看到了探春的干练,也读到了黛玉的博学多才,她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是准确而深刻的,不然怎么会活用到如此程度呢?“出其不备”也是对孙子“攻其无备”的化用。

曹雪芹对林黛玉观察到“探春使眼色”和用《孙子兵法》对探春的评论,除了文字清楚的表述外,还蕴含了大量没有写明的信息,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侍书行动之迅疾。

“探春使个眼色给侍书”,没有侍书作何反应的任何描写,仅凭“眼色”侍书就毫不犹豫的“出去了”,这是何等的默契!侍书出去后走的如何急速,怎样向凤姐汇报,怎样要求平儿到迎春住处,她们怎样快速来到这里,都没有任何文字直接描写,只是在说话间平儿就到了。

写侍书和平儿之迅疾,曹雪芹是从在场者宝钗、宝琴和林黛玉的感受中间接写出的。宝钗对此似乎全无察觉,毫无反应。宝琴笑说“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让人感到平儿到来之神速。林黛玉用“脱如狡兔”点出了侍书行动之迅疾。

探春的丫头侍书这种迅疾的办事作风正是探春办事麻利迅疾的风格影响所致。而这也正是探春受《孙子兵法》“兵贵神速”思想影响的结果。

二、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高下。

探春调来平儿一事,仅一眼色而已,做的是何等不动声色!这竟使聪明伶俐如宝钗、宝琴辈毫无察觉,不仅探春的眼色宝琴没看到,连侍书的离去,宝琴也毫无注意。

这种行事作风是军事作风所强调具备的。只有不动声色才便于保密,只有保守秘密,才能出其不备战胜敌人。

从对探春不动声色的刻画中对宝琴及宝钗与林黛玉做了对比。她们都是大观园里的才女,宝钗与黛玉相伯仲。

在对探春“使眼色”这一细节的描写中,宝钗和宝琴一样根本没注意到探春瞬间的这一细微表现,而黛玉不仅观察到了探春“使眼色”,而且看到了侍书的离去,知道了她去干什么,并且立即想到了孙子用兵,说这“倒是用兵最精的”。

作者通过对宝钗、宝琴和林黛玉在探春“使眼色”这一细节反应上的刻画,使宝钗与林黛玉相比,大为失色。

三、塑造了“用兵最精”的贾探春。

探春使眼色让侍书调来平儿帮助解决迎春乳母拿迎春的累金凤问题,众人都不曾注意,但无法瞒过心细的林黛玉,她不但看透了这一细微动作后的探春内心,还看出来他在处理家务事时对《孙子兵法》的娴熟运用,所以她说探春:

“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 。”

探春是否是自觉运用孙子兵法,无从考证。但至少在林黛玉看来,探春的行为是象孙子用兵一样的。

在下回的《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在抄家队未到探春院内之前,“谁知早有人报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缘故”,所以她有了应对这场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当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在凤姐等到来之际,探春以守为攻,待机破敌。

本来身为小姐的探春不是这次抄检的直接对象,但探春把事挡下,说丫鬟们的东西都在自己这里,不让搜丫鬟,只让搜自己,当王善保家掀探春的衣襟后,探春抓住战机“只听‘啪’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对抄检队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纵观这一过程,说探春是“用兵最精的”是非常确切的。如果说上一回林黛玉用孙子兵法评论探春是以“取笑”作铺垫,那么接下来探春在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就完全是实写了。

探春给王善宝家的一掌是《 红楼梦》中的一大高潮,表现了探春的刚烈和反抗。不管探春是否读过《孙子兵法》,如果把探春放在将帅位置上,笔者相信她会是一把好手。

从曹雪芹的描写中,可以断定贾探春也和林黛玉一样一定是读过《孙子兵法》的。

四、林黛玉精通《孙子兵法》。

林黛玉在看到探春以眼色调来平儿这么一件小事上都会想到孙子兵法,能以孙子用兵的眼光来看待探春,评论探春,这说明林黛玉对《孙子兵法》是极为熟悉的。

她并不是用一般人都熟知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来评论,而是将很少有人使用的“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入脱兔,敌不及拒”略加改动来评价探春的行为,这说明林黛玉对《孙子兵法》并非一知半解,而是非常熟悉,有很深的造诣。

林黛玉不但熟悉《孙子兵法》而且懂得《孙子兵法》是哲学,是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不然,她怎么会说探春“倒是用兵最精的”呢?这同时说明,林黛玉是会自觉运用孙子兵法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

五、由此看来,曹雪芹先生是熟读《孙子兵法》的。

不然,怎么会在此处有如此一段妙文呢?曹雪芹不仅熟读孙子,他还把孙子的方法运用于《红楼梦》的创作。

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写小说也要有奇正才会波澜壮阔,才会使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伏笔如伏兵,伏兵就是奇兵。《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出现,跛足道人的使用,乃至贾雨村、甄士隐的穿插,都有奇兵的作用,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之时受益于《孙子兵法》是肯定的。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自觉运用了《孙子兵法》。曹雪芹的《红楼梦》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全的杰作,是百科全书,对儒、道、释以及建筑学,美学,绘画、中医,饮食等都有非常专业的叙写。

他在创作《红楼梦》时自觉运用孙子兵法,象指挥一场场大战一样调兵遣将,布阵设伏,据大观园里的日常生活写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同时也用于一些细节的描写刻画,上文所述对探春的塑造就是一例。

曹雪芹运用《孙子兵法》于《红楼梦》的创作,一般人大概不容易注意到,所以曹雪芹在对探春的刻画中有意让林黛玉活用孙子兵法评论探春来点破。

这不仅告诉了我们《红楼梦》对《孙子兵法》的吸收运用,让细心的读者领略《红楼梦》中的《孙子兵法》,同时也是曹雪芹不掠人之美,以问心无愧于伟大的军事家孙武,而有意点明自己吸收和运用了《孙子兵法》的交代之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赏析
曹雪芹给了她完美的模样和开阔的眼界,她却不配做人们心中的女神
四大名著欣赏《红楼梦》
【备考】高考语文《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在红楼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宝钗的身份排名
年少不懂林黛玉,读懂已然到中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