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父母,我时常会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送孩子去上最好的早教班,去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国内的不够好,就去留学国外,这样才是最好的教育。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家长自己要勤奋刻苦,努力为事业奋斗,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以后也会跟着父母学习,去拼搏自己的未来。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要时时陪在孩子身边,给TA无尽的爱和关注,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丰盈的童年,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走向未来。

还有人说,……

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更倾向于这样一种说法——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做自己,是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父母不必为孩子付出一切,而要保留一个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愉悦,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为了孩子付出所有的父母,往往传递给孩子的不是简单的爱,而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我为你付出了所有,你怎么能不好好的回报我?”所以孩子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敢松懈,很难快乐,甚至会因为片刻的放松心怀愧疚,过得十分压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刷爆朋友圈的朱雨辰的妈妈,她说,“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她确实也是那么做的,为了让孩子不亲自做饭,她背着80只大闸蟹,拎着一口锅毅然搬到北京;为了照顾好儿子的胃,不管儿子去哪儿拍戏,她都跟组为儿子做饭;怕儿子上火,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一熬就是十年……结果怎么样?母亲对他无孔不入的付出照顾和干涉,却让他痛苦不堪,四十多岁还是单身一人,有时深夜独自崩溃痛哭,说“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的……”眼里没有自我只有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梦魇。

而在孩子面前保留一部分自我的父母,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一种幸福。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不同的个体,给孩子一部分自由,也给父母一部分自由,彼此的生命才会更加丰盈生动,甚至会让孩子更加爱你。

但这绝不是说父母可以不管孩子,完全放任孩子自己玩耍学习。孩子在小的时候,心智发育尚不健全,需要父母的监督引导,才会走的更好。但是在适当的规则范围之内,让孩子拥有自己一个人的空间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会让孩子得到更蓬勃的发展。

有的家长说,是呀,TA玩TA的,我玩我的,各不相干,何乐而不为?

话虽这样说,但是有些家长在原本自己玩耍的孩子面前玩手机看电视,最后让孩子也无心玩耍,也跟着一起去看,却还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这样的父母明显是忽略了对孩子的引导责任。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去玩手机看电视,孩子或许虽然表面听从,但是内心却对手机电视充满了渴望。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也同样会助长他们这方面的趣味。

那你会问,盯着孩子也不行,跟孩子各玩各的也不行,是不是对大人太苛刻了?

或许是的,但其实不然。

我说的父母可以做自己,是指我们在孩子面前,不需要掩饰自己的一些需求和兴趣,比如健身、读书、护肤、工作等等,在孩子并没有明确提出需要你的协助和陪伴的时候,父母完全可以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需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一些兴趣,比如刷抖音、玩手机游戏、看娱乐节目,你自己都很难控制,并且也深知其只是娱乐消遣浪费时间,那就还是尽量在孩子面前回避吧。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TA会受身边的环境影响,对身边人的行为耳濡目染,成为跟父母类似的人。所以如果作为父母的你希望孩子爱生活爱读书爱学习,你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人,否则也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

孩子小的时候,陪在TA身边,全心地爱TA,同时保留一部分自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孩子大了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放弃一颗敢于追求梦想的心,成为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我想这样,才是最好的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3种家庭,容易让孩子成为“白眼狼”,家长尽早预防吧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低层次父母才喜欢这样做,高层次家长都这样
长大后有出息的男孩,通常具备以下优秀的品质,你家儿子占了几个
给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最不该输在哪儿
初一年级家长会上的讲话(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