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啬,于无声处听惊雷

“希言自然”,是说不多言辞,自然之道也深究道本,可知自然与社会,皆为动态平衡之过程,蓄势而发,是谓有“言”,如此则旧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得以建立,于兹阵痛必然相随,伤损在所难免由于“势”能有限,发之也急,泄之必速,故天地布施风雨,亦不能经久不息,是以“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王道治世,亦复如是,穷兵黩武犹如“飘风”,政令烦苛恰似“暴雨”,帝王纵欲而轻言,则违背民心,日消月损,气数殆尽,大厦倾颓,只在一瞬,故为政者不可不察修身之道,亦复如是,故固本而培元,多蓄而少发,长生久视之道也,是以,“治人,事天,莫若啬”,此之谓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原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

孰为此?天地,

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


【今译】

不多言辞,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迅疾之风,不到一个早上就停息了;

急骤之雨,不到一个整天就下完了。

这是谁的作为呢?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让风雨经久不息,又何况是人呢?


【简评】

道体作为自然的本原,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道体种类繁多的排列组合形式而已。道体作为本原,正如佛家所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故而守恒,此其一。自然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以其变动不居,故称“易”,此其二。变易之过程,可分为两类自发过程,由有序,到无序,熵值增加,称为自然力自觉过程,由无序,到有序,熵值减少,称为生命力生命之力,在“自觉”,在“自组织”,故而可与自然力相抗衡,故有愿力,有行动,可作用于因,以求得所念之果,此谓之“主观能动性”,可抗衡自然之因果,或曰宿命人生,乃自然力与生命力之抗衡,宿命论者,大失其道,悟道、行道、布道,知行合一,自度度人,尽乎人事,余皆随喜,方为人生正道。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自然之道,“希言自然”,是说自然之中,剧烈的变易是少见的,风雨雷电、地震海啸,都很少发生。这些剧烈变易的背后,是蓄积了一定量的“势”,内在的“势”能,突破了既有约束,就会得到释放,“破”而后“立”,逐步建立新的平衡。自然力之内在扩张需要(熵增而失序),与维持原状的既有约束之间,如同阴、阳互体,是一对内在矛盾,既共存一体,又相互抗衡,因此危险也就孕育其中,也是新的平衡建立之机遇。事物处于平衡之时,虽然剧烈变易尚未发生,但是内部却是暗流汹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旦条件具备(缘),则变动剧烈发生(果),因此,虽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之处,自有惊雷酝酿,此为自然之道。

帝王之道,亦复如是。帝王治世,道德以化,约之以礼,束之以法,然民心变动不居,所谓“智者”亦时刻窥伺时机,因此帝王常常夜不能寐,思乎防患于未然。故而上古帝王,莫不“夕惕若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忽视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授人以柄,自贻其咎,故而在发布政令之前,审慎而又审慎,必然“希言自然”,以至于期乎“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帝王为治,选贤任能,广布耳目,“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便是广泛收集信息(此乃大数据也),精心研判,期乎对天下民心动态了然于心,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防患于未然。于帝王之道,穷兵黩武便是“飘风”,政令烦苛便是“暴雨”,天地布施风雨尚且不能经久不息,更何况是人呢?于是乎,帝王的内心之中,公心与私欲之间,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后者是本性,前者则关乎民心,需要好好的做一番平衡,放大公心的,大多是明君,而放大私欲的,通常会败亡,经史之中,何其多也!

治人事天莫若啬,深根固柢可长生

大舜告诉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说,道之心微妙难测,人之心变动不居,帝王治世之要旨,在于洞察其精要,通晓其道本,诚心正意,执持中道,守道不移。既然“希言自然”,而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于是乎“治人事天莫若啬”,故而圣人治世,选贤任能,执持谦退,含藏内敛,静默渊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相处观物化,故而“我清净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化”,必不得已之时,审时度势之后,方可有所作为,却又以其“善行无辙迹”,好似“无为”,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却又“无不为”,一切却又那么自然,以至于“民皆谓我自然”。

修身之道,亦复如是。生命力与自然力的抗衡,构成了生物体的生命过程。而修炼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通过愿力和行为,来对抗自然力,降低熵值,从而提高生命活力,延长生命时限愿力越强,行为愈笃,则精进效果愈佳修行之道,绝学以求道,笃行以修道,师友以助道,觉悟以得道,如是而已然修道之人,常常囿于成见,囿于宗派,囿于文字,囿于已知,殊不知大道本一,皆为自然;百家同源,皆宗于道。治人事天,莫若啬”,因此修身之道,在于固本培元,减少耗损,故而寡欲,故而静养,正所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其间微妙,妙不可言,有悖于本号探究传统哲学之宗旨,故不赘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五1634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恍惚中一声惊雷:那是丹田对你的神息的调节
流传千年的官场绝学【第四章 治世之道】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读《庄子》悟道:大恩不言谢,深恩几于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