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了书也记不住,我读它有啥用啊?
读了书也记不住,我读它有啥用啊?
原创科学家种太阳09.06 16:03阅读28456
那你活着有啥用啊?

.

这是「我日」付费阅读

025 篇文章

欢迎点赞分享,谢绝擅自转载

授权私聊,注意节操

.

这是一篇 生活「挂号」 文,整理自微博鞑夷。

关于什么是 #鞑夷#,详见置顶微博或私信回复「挂号」

全文约800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

iiiiiiiiii


.

.

大概半年之前,有人挂号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读了很多书,但别人说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根本想不起来书里说了什么,好像别人和我读的不是同一本书,觉得自己很受挫。

比如日日你在很多文章里都引用过《复活》里那段关于「妓女和军官」的经典论述,我也看过《复活》,但我对这段话就没什么印象,隐约记得一点,却也不可能当场背出来,大意也未必能准确记起来。

又比如有朋友和我聊一本我也刚看过不久的书,我连里面的主角叫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听朋友谈他对这本书的看法,我感觉完全接不上话,就好像我没看过这本书一样。

如果读了书也记不住,那我读它们有什么用啊?

或者说,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

半年之后,我身边也有一个朋友,问我相同的问题:

种太阳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看书啊,一个月看10多本,真的能都认真看完么?

我也试过每天看看书,但一看就困了。有时候坚持看完一本书,确实会有很多收获,但似乎也没法对于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然后过段时间,也就都忘掉了。

说句难听的,跟金鱼有点像,一拿起来翻了几页,就开始怀疑:这书我是不是看过了?又好像没看过?

是我老了么?可我还没你年纪大啊?(去你大爷的)

.

iiiiiiiiii


.

.

毕业之后,其实我看书就明显减少了,至少比大学期间看新书、研究生期间看文献,要少得多得多。

大概是从2012、2013年开始,我觉得自己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特别无知。

有时看一些别人写的东西,居然还要查词典,看这个典故是什么意思。甚至需要查字典,看成语里的这个字,怎么念。

比如说「一语成谶」,妈的智障。

但如果你每天就是看一些不需要过脑子的东西的话,你就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蠢,那就会一直蠢下去。

.

所以「为什么要开始读书」,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

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无知。

「怎么才能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读书」,也很简单:

去读那些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会意识到自己无知。

「什么样的东西才真的有价值呢」,这就更简单了:

第一,经典。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沉淀了大量的内涵。

比如你想快速了解一个领域,那真的没有比入门教材更好的书了。教材一定很枯燥么?关键还是自己的心态吧。

第二,流行。快速补充最新的东西,并且尝试和经典中的理论去呼应。

比如什么O2O、共享经济、VR这些热门概念,总会有业内比较懂的人写一些总结综述出来。不过流行的未必是好的,很多流行的可能是垃圾,比如流行性感冒。

第三,娱乐。当你在娱乐的时候,只要你保持好奇心,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我最近在补《纸牌屋》,权当消遣。里面除了有很多美国政坛的规则来配合情节进行讲解,还会让我这个英语小白学到一些好玩的俗语和俚语。像最近我学到的一个就是clean the slate,「清理石板」,有「既往不咎」的意思。但我还没明白为什么,有知道的也欢迎不吝赐教。

.

铺垫了这些前提之后,你有了读书的原因、动力、方向,接下来开始读就好了。

而读了也记不住,怎么办?

这个问题需要回答的,其实是读书的「方法」和「目的」

其实应该是先有「目的」,再配合相应的「方法」。但这样的逻辑太枯燥了,像写教材一样写一篇《教你如何读书》的东西,你还不如直接去看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认真推荐,挺好的一本书,但确实容易困。

所以下面会先说我自己的「方法」,再回归到我认为读书真正的「目的」。

还是那个【警告】

全文都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未必适用于你。

换句话说,假如我正在写的这篇东西也能算是一本超薄的小书的话,那么「如果你觉得读了它也不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实际改善的话,你读它有啥用啊?不如不读。」

供参考。

.

iiiiiiiiii


.

惰性知识

.

先回答这两个朋友都提到的,最直接也最表面的问题:

我读了也记不住,怎么办?

首先不要惊慌,你不是「阿尔茨海默综合征」。

其次,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综合征」?名称来自提出这一疾病定义的德国精神科医师Alzheimer,俗称「老年痴呆」,但其实未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医学界已经渐渐不再使用「老年痴呆」这种让人误解又带有歧视性的称谓。

最后,我是怎么记住这个有点拗口的名词的?你看过《我脑中的橡皮擦》么?推荐你看一下韩国的版本,准备好大量纸巾。

.

前几天转发推荐过一篇文章,链接我会附在文本,文章主旨就一句话:

「人类的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来,讲一个小故事。

在有的《发展心理学》教材上,在讲解什么叫「惰性知识」时,是这么描述的:

有的知识对于个体而言,就像是自然界中的「惰性气体」一样,虽然确实客观存在,但不容易与任何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是静止地存放在那里。

然后有的书上还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一位校长去旁听一位小学地理老师的课,老师详细地讲了地球的构造,非常清晰,学生们对老师的问题也都对答如流,校长很高兴。

为了考验孩子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这节课的内容,校长最后问了所有学生一个问题:

「假如我们就从这间教室的位置开始竖直向下挖洞,挖得很深,大约有6000公里那么深,那么这个洞的底部和教室里比,是更热,还是更冷呢?」

没有一个学生答得上来,老师非常尴尬。

校长说,这就是「惰性知识」。

什么意思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世
校长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87-89)
干货校长如何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
如何回归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