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瘟疫邪气最伤气化不足之人。白天发热和夜间发热的原理不同在哪里。为什么很多人夜间发热,只有身热,但四肢...
userphoto

2022.12.16 北京

关注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注意:近来经常因快递因素导致所发药物都集中在他们快递站点或仓内不能及时有效发出。需要发药的患者,尽量提前几天做出安排。我们尽量选择眼下最快的快递。即便如此,也是无法保证时效。为此,门诊决定所有代煎中药(除济南市内)暂不外发快递了。只发膏方、草药等不受时效影响的药物。感谢这段时间因快递因素不能及时收到药的老患者们的理解。主任会一直站在你们身后,守护你们的健康。

有个现象说一下,北方地区暖气火力全开了。会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咽喉痛的问题出现。不一定都有,但相火旺的人容易因此诱发。所以,有的咽喉不适,不一定都是感染,也可以因为咽喉问题继发全身反应。实在辨证不了了,找大夫辨证一下。简单地处理就是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水分充足。可以自行买清热解毒的口服液之类的喝或者金银花泡水喝。复杂一些的则需要就诊治疗了。

有患者问,主任,退热西药可以用吗?西药退热药可以用的,我一直强调可以用。西药不分寒热虚实,对症退热,完全可以用。常用西药退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两个成分。吃完,发汗退热。早在清末民初那会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就已经开始尝试中药+阿司匹林解决外感发热问题的案例了。

但反复发热病机复杂,单靠这个小药片就解决不了。

天明则阳气足,升腾为要。指的就是白天,天地间阳气比较足,同气相求,白天多以外感发热为主。子夜则阴气重,发热多内伤病为主,也可以见于少阳郁结,厥阴发热等情况。病毒量多少取决于发热的程度,以及感染后的病态反应。病毒量—自身体质,二者都是考虑因素。

例如最近远程的一个老患者,吃一片热退一会,药效过了又起来了。我给他用的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合凉膈散组方,直指病因,2副药热就退了。西药小药片仅用于对症,而中药可以对病。这就是区别。

这阶段的发“羊”病,基本上1-3天高热过程。定义为大号流感是对的,并未发现神昏的营血分问题。突出为肌肉酸痛、咽喉痛、突起高热,有的干烧连续不降,此为郁结所致,芦根,白茅根,竹叶通利小便即可。光用退热药作用不大。发生上呼吸道继发问题的概率也不是太高,占到3成多。所以,清除病毒量是重点了。方法因人而异,我看各路大神也都纷纷献策,智者不予以评价,看效果再说吧。治愈标准为:所发症状消失+病毒量多次检测(—)。

前些年,没有瘟疫的时候,我们看发热,基本都是其在表者宣散而愈。比如风寒一类引起的恶寒发热,基本2-3副麻黄汤,葛根汤的就可以了,真的是一剂知。因为六淫邪气在表,并未入里,一发散,随着汗出,病邪就去掉了。很简单。有的身体好的,自己喝点姜汤发发汗就能好了。

风温就不同了,直接从口鼻而入,像流感一类的问题,基本属于这个层次。这阶段疫情定义为大号流感,从目前的看是对的,入营血者极少。温病侵犯根据身体的体质不同,有的人咽喉肿痛,有的人直接进入肺系发病。治疗上呢,也是有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初期辛凉宣散,气分高热同六经辨证基本一致,也是白虎汤的思路。我们治病,强调的是思路,并非拘泥于某个方子,现在很多初学者,只知道方子,根本没思路,张口闭口那几个方子。温病会入血分的,变化跟六经厥阴的情况会有相似,但理法还是不同。温病在于清热存阴,六经更关注保津固阳。会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有兴趣了解二者如何交叉的,可以读读《温热经纬》。

发热的时间,是判断发热证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像风寒发热大多于白天开始恶寒恶风怕冷,瞬间鼻塞,浑身酸痛不适,头也沉,此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寒气郁闭,阳气不通造成的。此发热多随汗而解。但就是这个层次的发热,很多人都抓不到重点。同样六淫邪气侵犯,张三的反应跟李四在某个兼证上必然不同,但基本情况都是一致的。

夜间的发热,孩子居多,大人少一些。夜间突然高热起,两个原因最常见,一个是积食发热,因为积食是一个动态过程,取决于积食的程度,以及自身平时的体质。有的需要蓄积几个小时,开始达到发热的水平,高发阶段就是夜间。积食发热很好治的,只要没有外感的情况,吐完了就好了,顶多再吃点小柴胡一类的。之后几天吃饭清淡,适量为主。如有伴随外感,吐完之后,里面的问题消失了,中焦气机转运了,再根据外感症状随证治疗即可。另一个夜间发热的因素,就是很多人发现,发热的时候只是身子是热的,四肢都冰凉的。这就是少阳郁结的发热,此发热必然有一个预热阶段,什么时候发透了,也就是通身,通体都热了,这个热象基本就打开了,也就快到了退热的时候。如果一直郁着,那就一直处在发热持续阶段。好在,这个热象随着机体的自我调整,逐渐会打开通路。

像瘟疫发热就不一样了,一上来热势控制难度极高,直接进入神昏阶段。不给你留半点喘息机会。发热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津液的消亡,神志的昏聩,以及脏腑的高耗能质性损伤。

尤其持续性高热的危害比瞬间高热严重的多。

六经辨证,是一套理法,不拘泥于能不能看风温。放到临床上谁说不能,我看就可以。只是跟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侧重点不同。后面的都是继承了前面的。也就是温病学派继承了六经辨证。而真的遇到了瘟疫了,遇到了温病了,你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讲这个好那个好,没用的。这种执拗很幼稚。临床还管你读过几本书,临床发病了,还得按照你读的书生病?你就知道六经,只看过温病,必然是局限的。

中医幸存于理法的广袤,临床的实效。理法不明,谈什么用药。知道几个方子又如何?没有大量的实践是不够的,病例的好转,治愈率的信息采集必须要足够的客观。

回归的发热话题上来。夜间发热的情况,我刚才讲过了,常见的积食发热,能吐的就吐出来。吐不出来的一定用小柴胡合消积药结合治疗。而郁结发热的,也是小柴胡汤为主,只是根据伴随兼证加葛根汤或清瘟败毒之类的方药。

热和毒往往伴随,但表现是不同的。热是一种体温的变化,可以有很多现象。而毒是一种邪气积聚产生的病理状态。比如一个人高热了,但同时伴随着像这次疫情抗原或核酸检测的异常,我是非常注重清毒的过程。如果多次检查阳性,必然是要清热解毒,像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等都要用上。大青叶一般到了营分才会用,所以用的少。因为,现阶段我接触到阳性患者,基本在风温表证初期,顶多到气分就结束了。多突出在上呼吸道层面。所以,大青叶一类凉血的药用的很少。

我只谈理法,不谈具体方药。从学术看,理法都没搞明白,搞什么方药。从临床看,咱都没见过,连个舌苔也没有,过去的体质我也不知道,写那个量有什么用呢?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原则,什么叫做一人一方,不就是根据你的情况随证开方用量吗。

疫情让很多人恐慌,焦虑。实际上不必要,从远程就诊发病的患者看,都是轻症。你非得说重症,可能我还没看到。什么病都有重症发展可能,我只能说辨证治疗,有效防控,而不是过度焦虑,过度防控,制造紧张气氛。

事有概率,而我们作为一线大夫,以眼前为要,外面如何传,我没见到的就无法确定真实性。

底线总有人会守住。

止观 明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的疾病中没有几个病像发热这样一旦发作便是全身性的。中医不论六经辨证,还是甘温除大热,或者温病学派...
最近甲流、诺如病毒开始了,原本就是季节性的,不必慌张。银翘散、藿香正气可防治。中医面对瘟疫,一定是遵...
瘟疫都2个月了,为什么还有人低热。从中医角度总结出三个低热病机。心慌,低热,潮热到底根源在哪。低热越久,对机能损耗越大。
详细分解瘟疫后期“十大高发症状病机”。瘟疫邪气最伤元气,从肺系直指心包、中气、元阳。机能损伤修复就在...
这次瘟疫大多数人都用过柴胡剂,即便恢复期只要病机符合仍然可用。
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60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