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民间内家高手的武学总结(摘录精要部分)

【导读】非常值得一读的武学经验!

【难度】★★★




1 外三合,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一动就全动,整体运动。当一个人身上的关节整体运动时,不但速度快,而且力会最大限度的朝着一个方向。而身上的最重要的六大关节就是: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因此外三合合住之后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劲,但还不是整劲,内三合也合住之后才是整劲。


 练到暗劲的人才可以做到:打人如走路。一边走一边打人,同时进行,中间不用停顿,顺其自然,浑然天成。至于美不美,你拿起石头扔到湖水就可以看到了。


 关于换劲:如果练拳一段时间后,老觉得没力气,坐着都觉得没力气,腰部和背部好像断了似的,坐都坐不直,想趴在桌子上。这就是说,练对了,开始换劲了。


 力是死的,劲是活的,劲可以走,可以到手,可以到脚,这就是死力气与内劲的区别!


 孙禄堂公当年为什么号称活猴为什么他的速度会那么快?你看到猴子拿东西,一站起来整个身体就瞬间拉长了,身体随意大幅度的涨缩。要知道无论内家拳外家拳,筋骨都是永远的基础。无论是肩、胯、脊柱、肘、膝等等全部要松开!不要说别人练的是外家,你的筋骨拉不开,身体不能随意的涨缩,那么你练的和外家拳有什么区别吗?肩膀松不开,阳劲永远沉不下去,胯开不了,你的阴劲永远都翻不上来,没有内劲和外家拳有什么两样!所以说拳术没有内外之别!!


  练传统武术的老说散打拳击等等没有内涵,这个内涵一个指文化,他们没有文化底蕴,二是指功夫。国外的科学家称实验证明,力量的产生是由肌肉的涨缩形成的,太肤浅了,只停留在表面,国内的传统武术认为是由有筋骨的涨缩形成的。因此拳击、泰拳等等大大的练肌肉,老在肌肉上想办法,肌肉的负荷也是有限的,最后练的越多,伤的越重。我不怀疑他们的实战水平,但是他们的运动生命非常有限,基本过了30岁以后就走下坡路了。大家可以看看世界上最伟大的拳王阿里,看看他们的晚年脚还能不能走路,手还能不能抬起来。至于号称无敌的泰拳王们,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大部分人在40多岁时就已经基本上废了。


  三分练,七分养,从内到外,从肌肉到筋骨。中国功夫和中医一样,太有内涵了,因此劝广大的武学青年都来学中国的传统武术吧!!





 “我”与专业散打运动员的交手(为转述方便,这里设为第一人称):对于学武之人来说,交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大家都想知道。有一次我与一个省散打队的专业运动员交手,他获得过散打季军。想想多少传统高手败在了散打手下,想想散打几乎打遍了世界所有的高手,第一次交手时,也是心里没底。那人身高一米八多,非常强健的体魄,速度爆发力都很好,而且是专业的,不是业余没事玩玩的。一上手才知道,那人其实不是很懂交手,一上手就出去了,不过我非常佩服他的抗打击能力和反应速度。第二次交手时想试试他到底有多抗打,我一闪即进,两人几乎贴在一起。散打的习惯是贴在一起就是抱在一起了,而传统武术的人贴在一起就等于生死已分。我用肩膀轻轻的点了一下他的胸口,没有用手或胯什么的打。点了一下以后两人就没打了,让我佩服的是,他还可以站着,装着没事一样,一般人被点了一下非得蹲下。后来散打的打电话来说胸口紫了一块,休息了一星期多。


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拳练到本能就是易髓
陕西内家顶尖高手交手录
开胯活脊,让你拥有龙虎熊三劲:龙就是脊椎劲,虎就是胯骨劲,熊就是肩胛劲,三劲合一,就有了整劲,内劲。...
形意拳秘法讲义
散打 跆拳道 泰拳 截拳道
武术界所谓的"寸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