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座回顾 | 蒋涛:古典诗词中的“咏梅”(上)




前言:

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气化生来。


梅者,百花之首,松竹之友,乃中国传统文人志趣高洁之精神图腾。咏梅则更是中国传统诗词吟咏题材中一方重镇,历代不绝,蔚为大观。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从古至今,无数文人才子,为梅花倾尽文采,以一首甚至一句惊艳文坛而流传后世者,何其多也。


咏梅诗于何时在中国诗歌史之舞台上首次登场?白梅、红梅、绿梅,乃至画中的墨梅,又是如何在诗人笔下巧夺造化?


且梅园隐几,读诗赏梅!



上篇:咏梅简史


梅者,盖吾国文化中特色之意象。然检历典籍,则专意咏梅之作,少见于曲;次见于散文(如元 王冕 《梅华传》)赋(如唐 宋景 《梅花赋》 ;南朝梁 萧纲《梅花赋》等;又以宋宰相肝胆铁石,何以写梅花温婉纤弱,今是有所存疑的);而多见于诗词。以梅种分,则多咏白梅,少有红梅,而绿梅,而水墨梅等。


那么,梅之意象,何时而来;因何而盛呢?


事实上,古之谓梅,“某”也,为酸果之意。而梅于文学之初出现,亦多由梅实之意而非梅花也。

 

如《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坠落;谓,会。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梅的作用仅为起兴,并标明时序的变化。从留在树上的梅实逐渐稀少,而指出时令变化,而主人公之心情亦益发急切。


及至先秦文献中的梅,亦仍然多作梅实之意。

 

如《尚书·商书·说命下》:

王曰:“……尔惟训于朕志,著作酒醴,尔惟曲檗;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此处商王以诸喻君臣之关系:将臣子比作酿酒时所用的曲檗(酒曲);比作调和羹汤时的盐和梅等调料,以喻臣子如肱如副,相调相补之用。其中的梅,取梅子酸意。有人亦以为此处梅即醋也。


直到汉武帝柏梁台联句时,出现的梅:“枇杷橘栗桃李梅”,由前后来看,所指仍然为梅实而非梅花。


主讲人:蒋涛


直到魏晋时期,梅花才迎来它的第一次出场:


便是《荆州记》所载有名的陆凯《赠范蔚宗》了。


“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但要知南北朝时有名的各有两位陆范;具体何指,大概还要存疑的。


而具体咏梅的专作现在看来则出自鲍照的《梅花落》:“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韵而寓之诗然,则梅之见于赋咏者实自明远始也。”(宋·刘学箕《方是闲居士小稿》)

 

梅花落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此诗是典型的托物咏怀之作。中庭多树,何以偏怜梅花呢?原因在文中给出。文中的“其”即指梅花;而“尔”则指杂树。“徒有霜华无霜质”是对一些妥协伪善者的绝佳讽刺。明远一身沉沦于门阀制度之下,抑郁而倔强。他赋予梅花以坚贞,高洁之态,开后世咏梅作品风气之先。


这一时期用梅花的作品骤然多了起来。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是何逊阴铿的两首作品:

 

咏早梅诗(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雪里梅花诗(阴铿)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杜甫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但他本身对阴何之作却极为推崇。他著名的咏梅诗中第一句便是“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下有引)何逊此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人有言“梅从何逊骤知名”(宋 赵蕃)。


然而此时的咏梅诗,在技法上依然较为单一。两首都是首句点出时令,并直接引入梅花。且相较于后世对梅花品格的塑造与赋予,此二手则为单纯对梅花形态的描写与比拟。需要注意的是何诗中第四句“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与上下文无涉,或有可能是混入的。



主持人 吴国振


另外在此时期还有不少咏梅名作的出现:

 

咏落梅(谢朓)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菲菲。逢君后园宴,相随巧笑归。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梅花落(徐陵)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娼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啼看竹叶锦,簪罢未能裁。

 

咏梅花(鲍泉)

可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客心屡看此,愁眉敛讵开。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首体现了咏梅诗的又一大特点:伤春。以谢朓诗为例,讲的是梅花初被君王攀折,并赠与美人,甚为恩眷。然而到日暮时分,花枝寥落,君王的恩情也变无法追忆了。这也是小谢对自身际遇的感怀与寄托。


那么,我们便不禁要问,何以梅花在漫长的时间里默默无闻,而在魏晋时却突然大放异彩了呢?


稼轩的一首词给予了恰当的解答:“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恰恰是南渡后梅花在南方大量的存在,使之得以为诗人们所观察赏识;而更是剩水残山的悲凉,赋予梅以婉转伤心的态度。这也是此时期诗人多咏落梅的意象的一个原因。


总结而言,南朝已为后期定下了咏梅的基本格调:咏梅之坚贞,示其清刚孤傲的特点,而成高士形象;借梅伤春,以感事伤怀之意,多联美人形象。恰恰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明 高启 《梅花九首》)



和社社长 苏雨


之后,咏梅诗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唐朝是我国诗歌的巅峰,而咏梅诗亦不断的完善出新。


清·田同之《西圃诗说》中讲“梅花诗……唐诗人虽多,而杜少陵才二首,白香山四首,元微之、韩退之、柳子厚、刘梦得、杜牧之,各一首。其余不过一二。如李翰林、韦左司、孟东野、皮日休并无一篇。”(皮日休确有一篇咏梅专作《行次野梅》。此处有误)


初唐中已有不少咏梅之作,多于宦游之感相结合。


而盖唐一代,最为典型而杰出的首推老杜《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老杜大笔,再不着于梅花具体的意象,而是遗形取神,溶情化景。尤其颔联对雪相忆,感叹“送客逢春可自由”。当时遭逢乱世,梅如此,人非如此哉?读来涤荡牵连,余味无穷,难怪王世贞要评其为“古今咏梅第一”。


及至晚唐,侧重的更多是梅的高洁清丽之质。


而待宋之来,咏梅花诗开始迎来自己的高峰,并由此开启直至今日的咏梅的热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


在此需要特特指明的,是林逋的孤山八梅组诗(虽云组诗,却非在同一时期完成的)与苏轼的红梅三首。二者分别使得梅花成为一种中国文人永恒的文化烙印以及所谓“梅格”的提出。

 

苏轼《红梅三首》之一: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值得大加关注的是颈联与尾句。颈联分别与桃杏相比,指出虽然花的姿态与桃杏相类,但却比它们多了孤瘦耐寒的霜雪之姿;尾句更是直接点出“梅格”,而其所谓“诗老”指的是与欧阳修交好,因一篇《祭石处士文》而留名的石曼卿。他在《红梅》诗中写“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这当然是分辨梅与桃杏很好的方法,东坡却甚是不满:简直是教蒙童辨物嘛,有何诗味可言呢?

 

和靖先生的《山园小梅》当然是名声广播的了: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但今日看来,除了颈联之生动传神外,其余似亦无可指称之处。而不幸的是和靖先生最得意的两句却颇像他偷了人家的:五代时南唐江为写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和靖先生仅仅改了两字而已。“唉唉,这怎么好意思呢?况且这两句写桃写杏不亦可吗?”有人便这样问了。然而能让后世诗家评家刁毒的眼睛满意的,毕竟不是等闲而语的。但便先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到后文再说吧。


明清之际而到民国乃至今日,咏梅诗长盛不衰。传世而有名的如元代王冕的梅花诗;明代高启《梅花九首》;清代张问陶梅花诗;清末八指头陀白梅诗等。不过大家越写越多,写尽了形态,写烂了意象。难怪有人愤怒“好诗都让前人抢走啦”(袁枚)。


文章的最后,以两件咏梅诗的公案作结吧,都是痴绝悱恻的爱情故事:


一位是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的陈维崧迦陵。他在拜访冒襄时,认识了他家的娈仆徐紫云,每携之同游。冒辟疆颇为愤怒,欲责罚徐;陈便向冒母求情。冒母说若能一夜写得梅花诗百首,即当恕之。果然陈费尽心力,第二日竟真交了百首梅花诗出来。后来直到徐娶妻,病死;陈都有所贺吊纪念。其情虽不伦,亦缱绻矣。


另一位则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同时被誉为“大清三杰”的彭玉麟。其幼时与外祖母养女“梅姑”合意,惜乎梅姑远适他人,且很快难产而死。彭玉麟一生无法释怀,发誓要“画万首梅花以纪念之”。四十年时间不辍至死,检其梅花墨迹,亦逾万幅了。




讲座整理:艾生

微信编辑:林下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点评】大观诗社第二十七社
南方诗词评论:第13期 神交古贤 次韵唱和 诗友点评 别开生面
山园小梅二首[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七言律诗]
北宋和尚写了一首肉麻的诗,才女直接开骂,后世争论了900年
诗歌鉴赏练习
历代桂林山水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