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坑!车架钢材竟暗含忽悠

关于汽车安全的话题,很多人会先入为主的谈到碰撞安全,并且非常重视车身钢材的薄厚轻重,对那些轻薄的完全否定,但这种思想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毕竟科技进步的速度超乎所想,而部分销售人员拿着忽悠人的数据到处鼓吹自己车的安全性能多硬实,总之就是各种“坑”,那今儿就跟大家聊聊车身钢材的事。

安全无关铁皮

车厢硬才是王道

在说之前还得老生常谈的讲一次,车身铁皮和安全没有半毛钱干系,车架结构的合理性才是根本,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硬,而车身铁皮说白了就是装饰、遮风挡雨,就跟大家穿衣服的概念类似。

目前,车身结构中该硬的地方主要是前后保险杠,特别是车厢处(包含车门),能有多硬就多硬,这里是乘员唯一的生存空间了,可以说容不得半点的变形,因此厂商也在车厢结构上投入了巨多成本,以提高安全性能。

应用更轻薄新材料

但其中暗含忽悠

而主要的做法是使用更高强度的材料,例如我们常听到的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乃至碳纤维材料等(此处已对好坏进行排名),而新材料基本具有更加轻薄,但强度高出数倍的特点,成本也随之提高,车企会根据需求,按比例使用,并非整台车都采用优质材料。

至于钢材的强度区分,也是有两套概念的,即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前者表示变形的难易,后者表示撕裂的难易,一般来说抗拉强度是远高于屈服强度的,但对于驾驶安全来说,车子不变形才是关键,因此屈服强度更具参考意义。

不过这就有了钻空子的地方,因为国人对于钢材的区分没啥概念,行业内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甚至不同车企都有自己一套区分系统,所以投机倒把的车企就会用抗拉强度的数值去标识,动不动上千兆帕的强度,会让人误以为车子真的很安全。

认清屈服强度数值

结合IIHS碰撞判断

所以,教授建议首先要弄懂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数值,而不是单方面根据厂家自行宣传的“超高强度,极高强度”去区分,并且应当结合实际的碰撞测试情况,看看厂家的标识是否存在水分。

这里建议大家去美国IIHS官网翻看车辆的碰撞记录,重点看看25%小角度碰撞测试部分,能够直观的看出车厢的安全性能,也就是容易变形与否,简单举个例子,某神车当年号称用了超过65%的高强度钢,但是在这个测试中却被采用钢材强度值更低的车型秒杀,显然钢材的区分存在水分了,真心不要轻信厂家的宣传呢。

大部分车子都一样

级别越高材料越好

最后,其实同级别车型所采用的材料差异并不大,目前紧凑型车和紧凑型SUV基本以普通钢材结合高强度钢为主,部分特别强调安全的品牌,才会运用热成型刚或硼钢,例如福特,但使用比例也是酌情布置。

而随着车型等级的提高,材料的应用也会有显著变化,尤其是豪华车和普通车的差距就更大了,换代5系甚至会用上碳纤维材料提高车身安全和操控性,这可是一般是十来二十万家轿不敢奢望的呢,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哪都适用。

无论你爱车如命还是急着买车,都推荐你添加玩车教授的公众号:

gzwcjs

↑↑↑↑↑↑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朋友黏贴即可关注,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的实用汽车资讯,不停输送车迷们的精神食粮,来加入我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结构解析 聊聊车身结构与设计安全 (第1页)
很好奇,轮船是用什么钢材制造的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水冷模具设计分析
钢材PK铝材 谁将成为汽车轻量化的赢家?
只要3分钟 了解车身材料及发展方向
【关注】汽车上哪些部位需要使用高强度钢材?标注的钢材强度是真实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