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诚实、自立、节俭、学习习惯的养成

诚实、自立、节俭、学习习惯的养成

今年的五一节似乎与往年不同,法定节假日那天,与往年一样的暖和,似乎在提醒人们气温已上升,是换装的时候了,然而之后就变成了晴间阴、阴天、或是下雨天。我今年五一节也与往年过得不一样,没有出门逛逛旅游的兴趣,坚持上班,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去完成。更有几篇“Ta改变了我”征文要在这几天里努力写作投稿。这次的征文活动又激发起了写作的动能,不能荒废了激荡而起的写作热情,昼思夜想,敷衍文字,写作成篇。

时光如水流逝,转眼已从二十世纪70年代来到了二十一世纪20后时代,除去记忆之前的很多事情,生长与成长过程中的多如繁星的星星点点会想起来竟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而深蕴其中的至亲的音容笑貌在一遍一遍的回忆中充盈脑海,有万千的心酸伤悲,有诉说不尽的怀念祝福。如果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习惯的养成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是密不可分的。

     童年,是在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哥哥的爱护下成长的,犹然记得自己奶声奶气地对曾祖父说:“背背。”曾祖父欣然弯下腰,被我跨过门槛的场景,曾祖父那微弯的背上温暖坚实的感觉铭刻进灵魂血液,血浓于水,隔辈亲不是虚言。童年,基本上是在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身边度过的,父亲、母亲、姐姐、哥哥都有各自的工作、活计、学业,没有多少时间看护我。祖母带我的时间最多,所以童年时从祖母那里得到的教诲就相对较多。

七十年代初的农村,生活还是比较艰难的,逢年过节没有多少好吃的,放鞭放炮也是一种奢侈。在看到村里的孩子放鞭炮时,内心还是很羡慕的。那时会嫩嫩地想:为什么他们有鞭炮放,而我却没有。大人们给出的解释是:一是没有闲钱买,二是小孩子放鞭炮不安全,有危险,容易炸伤自己。而已动的童心是很难泯的,既然大人不给,那就自己去找去拿,于是在一天中午,当突然看到挂在三间草房堂屋北墙上的一个长条布袋子时,我踮起脚,往里一掏,居然掏出了五分钱,大喜过望,急忙把钱装在裤兜里,但对于如何去花这五分钱却没有想好。自以为做得高明,认为这五分钱只是小钱,大人不会在意。谁知下午奶奶从外面回家,到堂屋看了一下后,很严肃地问我:你是不是拿钱袋子里的钱了。我不敢隐瞒,回答:是我拿了。奶奶又问:是不是拿了五分。我回答:是的。奶奶接着说:你知道这五分钱对咱们家有多么珍贵吗,是干了很多活才攒来的,能买很多盐。我乖乖地把五分钱交还给奶奶。奶奶说:你知道吗,没有人看见拿家里的钱,那叫偷,以后再也不要这样做了。我点头答应。自此,对于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有了懵懂的认识,而更重要的是奶奶所说的不要在未经大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动家里财产的话语在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直到上到初中后,帮身材魁梧高大力气很大的姥爷帮忙在集上出摊卖五金百货时,姥爷去买东西吃时,我一面帮忙卖货,一面盯紧收钱的包,当忙碌了一天,姥爷给我钱时,我连连摇头说不要。此后,妈妈在提及此事时,说:我们家小二真傻,不知道钱是好的,帮他姥爷干活,他姥爷给他钱都不要。正是奶奶给予我的教育之恩让我对钱树立起了正确的观念。

乡里乡亲的,串门是常事。奶奶是很喜欢带着我串门的,只是在一次串门后,奶奶就不再带我去别人家了。那是住在村里的大汪边上的一户人家,长我一辈,还记得那是一天的下午,奶奶对我说:跟我一起出去串串门。我答应着跟着奶奶出了家门。两家离得不远,我家在巷子的北边,他家在巷子的南边,一会的功夫就走到了。大爷、大娘热情的和奶奶打招呼,也喊着我的乳名跟我打招呼。大人们唠嗑说话,我站在一边安静地听着,隐约记得那天串门奶奶和大爷、大娘聊得时间最长,也许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也许是觉得我一直在旁边站着有点无聊,大娘从旁边的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些糖果点心塞在我手里,说:拿着吃吧,这孩子真乖。我下意识地就接了过来,却没有马上吃。而在我接过来的一刹那,我似乎感觉到奶奶脸上的表情有点变化。也许是我拿了大娘给的东西的原因,也许是需要聊的事情已经聊完了,奶奶在和大爷又说了几句话后,就向大爷、大娘告辞,带着我回家了。回到家后,奶奶脸上的表情就严肃起来,对我说:经过我同意了吗,你就要人家的东西,那会让人家对咱们家看不起,说咱们家穷、家教不严,当着人家的面,我也不好说让你把东西退还给人家,以后我不再带着你去串门了。至于大娘给的东西吃没吃,我现在也记不得了,可还记得当时听到奶奶说这番话时的感觉:是否要人家的东西,决定权在大人手里,是大人带着自己去串门的,自己只是一个跟随者,跟随者就要有跟随者的觉悟态度。奶奶又给我上了人生的一课。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农村大地,村里的人终于知道“白面馒头”长什么样了,而在吃到白白的馒头时,我却感觉与自己第一次吃到的馒头味道不一样,从妈妈那里得到的解释是:听人说,现在的面粉里头加了漂白粉,所以蒸出来的馒头才会这么白,以前蒸的馒头没有这么白。也许是对漂白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也许是味觉上的不同原因,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掏出书包里的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就把馒头扔到了我家的猪圈里,说:以后再也不吃这种馒头了,还没有烙的煎饼好吃。同行的同学诧异地甚至不可思议地看向我。两天后,奶奶在看到我时,问我:听你同学说,你不愿意吃白面馒头,喜欢吃煎饼,你知道现在村里有多少家还吃不到白面馒头吗,你不吃,也不能把馒头扔到猪圈里啊,再怎么说,那也是粮食,真是浪费!那你以后就吃煎饼吧。从这件事上,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粒粒皆辛苦,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觉得不适合的,在别人那里也许就很适合,如果那天我把自己不愿意吃的白面馒头给了旁边的同学,奶奶会怎么评价。

奶奶的性格是很刚强的,在一次身体不适去医院动过手术后,开始信耶稣,那三间草屋就成了村里信耶稣的聚会场所,印象中天一擦黑,就有人陆续到来,即使是一两个人,也立马开始唱灵歌(耶稣歌),冬天来到了,就在堂屋的火盆里点燃柴火,在烟雾里一边烤火一边唱,我则在那一阵阵的歌声里酣然入睡。时间久了,也能哼唱一两句,但不知唱得是什么,印象较深的就是唱到最后的那句:“哈利路亚,打魔鬼”。现在知道,那是奶奶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力量的来源,那时的农村,信耶稣的还是很多的,如今也还是有很多人信。凭着那种信仰之力,奶奶又坚持了很多年。还记得在一次村里小学、大汪前的场院里,天刚刚黑时,打完麦子后,我坐在场院里一动不动,眼光有些呆滞,身上觉得很热,脸通红,母亲看到后,惊问:快来看看,小二怎么了。父亲、姐姐、哥哥都上前来看,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时,奶奶走过来,看看我说:这孩子是中邪了,来,坐着别动,我给你按按。奶奶在我旁边坐下,念叨了一会后,对我说:不要动,集中精神。说完,奶奶就把手放在我头顶处,一边念着:“哈利路亚,打魔鬼。”如同现在变魔术的常说的那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顿时我感觉头顶一阵温热的感觉传来,意识、头脑竟然一下子就清醒了。至今想来,那种神奇真是奇异,也许这就是信仰之力的作用吧,也从侧面激发起了我对学习多方面知识的兴趣,这世界还有那么多未知的奥秘,惟有不断的学习成长进步,才能提高自己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

如今,奶奶已离去多年,但她给我的教诲和启迪却永远铭刻进我的记忆里,让我从中不断汲取力量,奋斗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屋
一颗红心永向党——记安平县西侯疃村抗日女模范薛书文的传奇故事
沐沐说-20211013
有声读物 | 姥 姥
苦乐童年
亲历故事:买来的四川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