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使如此,他们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感激和爱——这本书帮助美国人打赢“二战”



读书帮美国人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我从《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里得出的结论。


因为阅读,美军士兵们虽然身处地狱般的战场,内心却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一个好故事,就能治愈一点战争的创伤,让这些昨天还是学生、工人或农夫的男人,有勇气能坚持到战争结束。


在所有抚慰过士兵内心的图书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这本《布鲁克林有棵树》。


我的灵魂获得了重生


我看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的人是一名20岁的美国水兵。写信的时间,大概是1944年,因为常年飘浮在海上,我没法确定他写信时的地点,有可能当时他正在太平洋上跟日军作战,也有可能,他刚刚熬过奥马哈海滩死神的收割。


信是写给《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家贝蒂·史密斯的,这名20岁的水兵,正在承受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带给他的压力,他刚读完《布鲁克林有棵树》,有很多话想给她说。


“你是否有过心烦意乱的时候,以致很想找个人倾诉,想坐下来安静地把它写出来?这便是我此刻的感受。”


“你知道,我20岁……但是我感觉自己已经40岁了。在海外的两年战争生涯中,我经历了地狱般的日子……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尽管我年纪轻轻,却见识过那么多苦难。”


写这封信的时候,这名年轻的水兵正饱受疟疾的蹂躏,被迫卧床休息。这场疾病,让他感受到孤独,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感受:他躺在病床上,只有20岁,他很想念父母和高中时爱恋的那个女孩,但上一周还跟他一个宿舍的战友,已经消失在丛林中了。


在船上的医务室里,他百无聊赖,好在新的军版图书有一批送到船上,扔给他的那本,刚好是《布鲁克林有棵树》。“我已经读了两遍,现在正从中间开始读,”他在信中说,“每次读这本书,我都比上一次有更深的感受。”


“我第一次在齐膝深的沼泽地里挣扎前行……抬着一副担架,战友的鲜血从担架上一滴滴地漏下,他的生命正在流失,我对此却无能为力。我非常难过,对世界充满愤怒和恐惧,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再爱上任何事和任何人。”这名水兵写道。经历了这场灭绝人性的战争之后,“我怀着一颗死了的心……麻木的心”,一个20岁的青年,宣称自己已经要丧失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一切都因为《布鲁克林有棵树》而变化。在阅读这本书时,水兵的内心重新感到温暖:“我无法解释自己的情绪反应,只知道它发生了,我的心被翻转过来,重新焕发活力。……我感觉或许经过一番努力,我还是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机会的,我永远无法向你解释清楚,你的书对我有多重要,我的心里充满着怎样的感激和爱。”


“今晚,我没法入睡,”他说,“除非我向作家袒露心声,因为她使我的灵魂获得了重生。”


哭泣帮助了我 

 


一直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人对战争都毫无概念。他们关注发生在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却极力想远离它。而一夜之间,美国人被日本人拖入战火,数十万人志愿参军。前一天,他们都还是普通平民,突然间,就要在接受简单的训练之后,开始面对急行军以及与暴力、死亡相关的世界。


没有什么训练能消除这种普遍的焦虑,士兵们面对的是死神,早上跟你一起进餐的人,晚饭时可能已被埋葬。士气低落,前途渺茫,任何一场战争中,每个指挥官都会面对这种无奈。


一位将军说过:在战场上,我用尽所有心力,只是想让我的士兵免于死亡。但是,一支内心充满恐惧的平民军队,如果不能让他们对未来感到希望,谁都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像麦子一样倒伏在敌人风一样的子弹面前。


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尝试了各种方法之后,最有效的方法竟然是——给士兵们书。只要士兵们愿意阅读,他们就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欢乐和希望,一本书,会把一个人带向另一个世界,“当人们无处逃避的时候,图书可以成为暂时的避难所。对于美国的许多战士而言,图书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


前一夜雨骤风狂,士兵们窝在帐篷里,一面听着炮声和雷声,一面读一本有温暖故事的小说。



翌日清晨,从一个故事中醒来,四周都是炮弹炸出的弹坑,头上还会有敌人的飞机掠过,但生活似乎已经不是那么绝望了。他们还会冲上战场杀人,但他们心里很清楚,我们还是人类,仍然有资格过有价值的生活,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变得空虚,没有走向崩溃。


士兵查尔斯·博尔特告诉我们有一个故事。他在战场上受伤,面临截肢,为此,他几乎要绝望。在医院里,一位病友扔给他一本海明威的《第五纵队与49个故事》。在其中的一个故事里,博尔特看到,书中的英雄因为哭号而减缓了内心的痛苦。在此之前,博尔特从来不敢在战场上哭,“这个故事帮助了我,哭泣帮助了我。”





这样的故事,帮助士兵们不要过于专注于战争的毁灭和杀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甚至,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发明声明,宣扬图书在战争中的作用,他说:

人会死,但图书永存。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毁灭记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拿走那些表达人们永远与任何形式的暴政作斗争的书。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知道,图书便是武器。


确实是这样的,美国的战地记者们看到,每到一处临时营地,放好帐篷和吊床之后,美军士兵们最渴望的事情就是阅读。为了这场战争,美国为前线的士兵们 免费配给了1.2亿册军版特供图书,很多默默无名的书,因为被士兵阅读,获得了数百万的忠实读者。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大家都熟知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它因为这场战争变成了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但这些书中,最受欢迎的是我们今天推荐的《布鲁克林有棵树》。


没死的人,靠在石壁上读书


行军中,士兵们等到了新到的特供书,大家排起长队领书,时间太紧张,根本没有人能够挑选,大家都是顺手抓起一本书,看完后再跟战友交换,有一位士兵很幸运,他抓到了一本《布鲁克林有棵树》,马上就高兴地大叫起来。


士兵期待读本,将军们也一样。很多人都知道,艾森豪威尔将军一直是通过读小说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的,诺曼底登陆前,他要求向待命要参加这场登陆的士兵没人配发一本书 ,其中就专门有贝蒂·史密斯的《布鲁克林有棵树》。



后来,很多人都不愿意提及这次登陆的惨烈,第一批到达奥马哈海滩的士兵,死亡率几乎是100%。稍后的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很多士兵被近距离轰击的炸弹炸得休克,呆立在战场中央,等待德军机枪收割性命。那样的惨状,后续的部队不忍目睹。


但即使在这种地狱般的场景中,仍然有人记得,晚些时候登陆的士兵们看到,前期登陆身受重伤的士兵,有很多人靠在悬崖边的石壁上,从衣袋里拿出一本书,开始阅读。这里面,就有不少人捧着军版书里最受大家欢迎的《布鲁克林有棵树》。



这本书写的是童年的故事,很多士兵都认为,这是在写他们的童年。


因为这份感动和感激,给贝蒂斯写信的士兵很多。一位军士长写信说:“当我第一次拿起你的这本书的时候,我垂头丧气,我是个冒失鬼,正如那位男孩说的。”但随着阅读,“我的精神不断提升,终于找到了我自己,有很多可笑的人物让我发笑。”他说:“从八个月前我到这里起,我从来没有真正地笑过。”


有人从书中获得笑容,也有人想到家乡。一位陆军航空兵说,史密斯的这本书让他想到家乡,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犯思乡病”,他把这本书当作一封来自家乡的信。在堆满尸体的死亡的异地,还能想到家乡,就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读这些故事让人感到欣慰,即使世界如此绝望,我们还能从书中找到坚持下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如此渺茫。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告诉史密斯,看着你的书,“我的怨气烟消云散”。


有一位军人刚随部队进入驻扎,他要到了贝蒂·史密斯的照片,他告诉贝蒂·史密斯:“我带着你的照片,因为它帮助我记住我爱的那个人(我的妻子),并鼓励我在生活中最求更好的事物,这也是我打仗要追求的。”几个月后,他负伤进了医院,又写信给史密斯,告诉她,《布鲁克林有棵树》让他的生活起了极大的变化。回家后,他的妻子计划跟他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孩,他们就给孩子起名——贝蒂·史密斯。

所有的士兵都相信,《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故事是真的,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在读小说,而是通过书又生活在布鲁克林了。


接到了太多的来信,连贝蒂·史密斯都想流泪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有生之年,终于做了一件对世界有益的事情。


所有的故事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位陆军上校分享的,他说,《布鲁克林有棵树》让他率领的小组在遭遇进攻时保持冷静。


他说,在敌人的枪炮袭击中,他们被火力压制在掩体里。身边不远处不断有爆炸声响起,他却注意到,不远处,一名士兵正在枪炮的间隙读书。他问士兵在读什么书,士兵回答:《布鲁克林有棵树》。士兵还给他读了一段,在枪炮声中,他们发出一阵狂笑。


死亡的压迫下,他尽量冷静指挥士兵反击,战斗持续了一天,他最终受伤,但即使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小诺兰和布鲁克林仍然在他的脑海里活蹦乱跳,让他感觉到活下去是快乐的事情。


跨过历史的藩篱,我们能想象到这样的画面:美国士兵揣着图书奔赴收割生命的奥马哈海滩,跨过了莱茵河,并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人在一个个死亡之岛上周旋。


图书是他们赖以活下去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而在整本书里,你都会发现,从士兵到将军,大家都在谈战争中阅读的故事。每隔几页,就有人跳出来,拉住你的手跟你讲,他读过《布鲁克林有棵树》,他感激上帝把这本书送到自己手中,让自己挨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这些书,这本书,成为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正的武器,是德国人和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用死亡制造的黑暗,被这样一个个故事化解了。

END

【编辑:杜  普    美编:杜  普  张  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的长篇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的名言名句摘抄(13条)
思维导图102本书→02《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作为“地下经典”的 《布鲁克林一棵树》
走过寒冬,我闻到阳光的味道
读书笔记:贝蒂·史密斯的《布鲁克林有棵树》
荐书:《布鲁克林有棵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