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热血绽放风雪唐古拉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青春热血绽放风雪唐古拉
作者:李勇

格尔木,西北边陲重镇,承载内陆与西藏军地物资转运任务,八十年代,常驻格尔木汽车兵有原总后汽车1团、汽车3团、汽车35团和76团4营。

1982年2月22日,3团8连接上级命令,承运西宁至拉萨大米任务。2月的高原,北风怒吼,寒风凛冽。战士们全部的衘寒被装即白天绒衣、棉衣、皮大衣,睌上4斤网套做垫被、7斤棉盖被,仅此而巳。当年的兵站住宿:一个大厅,临墙搭挂一排木板通铺,那可是室外北风怒嚎,室内冷风飕飕。上床时全身冰凉,瑟瑟发抖,早起时冰冷全身,毫无暖意。只因常年处于超负荷的疲惫状态,纵是掉进冰窖也能入睡。日常生活同样艰苦,戈壁高原,荒无人烟,蔬菜都来自内陆,但只有土豆、萝卜、莲花白耐储。因此常年吃的是土豆、萝卜、莲花白,循环往复也就不奇怪了;主食呢,坊间有句话:"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说的就是五道粱开始海拔逐渐增高,氧气稀薄,高山反应更严重:大米饭做不熟,只有夹生饭;据传,每年新兵进藏,过五道梁后均有殉难者。

再谈谈路况,格尔木至拉萨砂石路改沥青路是1974年开始,1985年结束,历时11年,82年正处唐古拉至羊八井段断断续续施工期,原有的毛路推倒重来,车辆行驶在新开的便道上。要么是经风雨洗涮过的硬土坯路,凹凸不平,尤如波浪,战友们形象地称为"搓板路〃,只能跑2档,耗油量大,车速慢,倘若挂3档、4档,车辆颠簸跳跃,驾驶员要紧握方向盘,用力顶住驾驶座;副驾座就不安逸了,纵使抓紧工具箱手柄,人也是七倒八歪,脑袋起疱;车辆的破损率和抛锚率自然就高了。要么就是软不溜湫象橡皮一样的沼泽路,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在零下40度的高寒地区,滴水成冰,最怕车抛锚,工具握手里掉在地上尚不知晓,拉纲丝绳,满手鲜血淋漓还浑然不觉;实际上人是处在麻木状态的。部队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恶劣的环境下透迤前行,砥砺奋进!

1982年2月28日凌晨3点,在离唐古拉山兵站约15公里、107道班下800米处,74#车驾驶员张国忠,因行车疲劳且冰雪覆盖路面,驶离公路后滑行到山脚下去了。此时,连队已前行远去,收尾车不一定能发现自己。怎么办?两种选择考验着他:一是放弃守护,到公路边拦车去兵站,既可解决温饱,又无性命之忧;二是坚守岗位,寻求机会,等待救援。此时出发前连长、指导员在动员会上的讲话又响在耳旁:是军人就要坚守岗位,人不离车,车不离人,这是连队的纪律和传统。为守护国家财产,不辱军人使命,张国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在守护的三天三夜里,饥寒交迫,直至晕厥过去。幸天无绝人之路,一地方车。,师傅发现了他并实施了救援,才检回了一条性命。

3月5日,连队从拉萨返回格尔木,车行至唐古拉山顶,距兵站约18公里处,遇大雪封山,狂风席卷漫天雪花,如脱缰野马奔袭而来,铺天盖地,白雪皑皑。车队无法行驶,就地等待救援,这一等就是二天三夜。在这期间,战士们饥渴难忍,有些人上山扒开雪,扯把野菜充饥,有些人饥不择食,一把一把生吞大米;渴了抓把雪润润嗓子。更折腾人的还是车:一不能熄火,否则冻裂了发动机;二不能放掉冷却水,没有水补充;三不能持续运转,油料很珍贵。如此交叉矛盾,战士们只有待在车上怠速运转一刻钟,熄火一刻钟,昼夜循环。饥、渴、寒、瞌、累,疲惫不堪,频于崩溃。岂止于此,更严峻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

3月8日上午,雪路终于铲通,同时也得知张国忠车辆滑沟,四吨大米亟待转运,连队领导深知这将是一场恶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连长肖新育、政指徐华忠这对老搭档,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总能相互默契,张驰有度。简短的商议后达成共识:为不辱军人使命,确保国家财产安全,尽可能快捷把大米转运拉萨,圆满完成承运任务。经简短动员,一场空腹二天三夜后,精疲力竭的战士们又将投入到转运大米和吊拖车辆的残酷战斗中。

车辆滑落点距公路约500米,45度坡。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空气含氧量仅海面面的一半,人坐着不动也相当于在江浙上海地区负重20公斤。四吨大米,放在平时不费吹灰之力,但今天可是饥肠辘辘,"劫后余生〃的连续作战,真正是"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了〃。在风雪肆虐,寒风刮在脸上尤如刀割的坡上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100斤重的大米扛在肩上有如千斤重担。战士们咬紧牙关,喘着粗气,谁也不肯轻言退缩。连长肖新育身先士卒,战士们踊跃而上。三班长共产党员张致清,由于体力透支,扛着大米一头跌倒在雪地里,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向上挪移;九班长共产党员唐桂成、老兵韩成堤,高原反应严重,头晕呕吐厉害,吐完后扛着大米继续爬行;战士钱永协,耳朵冻疮溃烂,手肿得象馒头,膝关节疼得无法自由弯曲,索性跪在地上让别人把米袋放在背上,坚持不下火线;共产党员崔玉柱,两天粒米未进,胃疼得大汗淋漓,紧咬牙关不放弃;战士李勇,一个人坚守掉沟收尾车二天三夜与各方失联,没吃饭,没喝水,双脚冻伤完全失去知觉,走路头重脚轻严重失衡,追上连队后也义无返顾地投入到转运大米的战斗;还有象战士王贵生、马茂堂、张亚楠、杨敏等等,几近虚脱也坚持到最后。如此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经过近四小时的战斗,80袋大米终于完整无损地转移到公路车上。下一任务就是拖车,六班长共产党员姚民健,强忍饥寒,自告奋勇开来79#车在前面拉,其它战士在后面用肩膀扛,一鼓作气将74#车从沟底拖上公路;五班付李志军,当仁不让,主动请缨转运大米上拉萨,连续作战,又风尘仆仆踏上去拉萨的崎岖之道。

表象上看就是风雪堵车和转运大米的故事,实则是八连指战员长期以来严于律己,、勇于担当、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官兵们不负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重托,用青春和热血在拼博!是高原战士长期以来,在恶劣环境中摸爬滚打锤炼出来的钢铁意志!是八连官兵用健康、意志、家国情怀、乃至生命威胁谱写的一典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是肩负祖国、人民、父母、家人殷切期望的精神支撑!是人民军队优良品质和强大凝聚力在高原部队中的闪光和彰显!是一支共和国培养出来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团结坚强勇往直前的顽强战斗集体!他们无愧于党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真正践行着青藏线官兵"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他们的事迹是高尚的、是壮丽的、是可贵的、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民日报》专访报道了他们(1982年7月19日头版),《解放军报》转载了他们,部队上级领导给予了八连官兵顽强战斗精神的充分肯定和嘉奖!

现在这些老兵们虽然已介暮年,但他们还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发光发热。虽然战友们各奔东西,但那种凝聚力、顽强意志、牺牲精神及家国情怀已融入骨髓,伴随终生,影响后辈、永放异彩!

李勇2018年10月01日写于湖南邵东

作者简介:李勇,三团八连战士、连统计员,80年湖南兵,风雪唐古拉山的亲历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藏高原上的风雪仓库,不是念青唐古拉的唐古拉山
青藏铁路之唐古拉至拉萨段,5分钟带你认知“天路”
醉美西藏: 四月梦幻飞雪更迷人
热血青春 连队之魂
【军人的诗】记住那些地方(组诗)
44年前,我与梁政委在雪古拉山遭遇雪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