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子法兴寺——十二圆觉甲天下




法兴寺山门

法兴寺(第三批国保)

时代:唐、宋

地址:长子县东南15公里的翠云山(原在慈林山后搬迁今址)

门票:15元,正常参观。平时各殿锁闭,请管理人员开门参观。

交通:较便利,乘坐长治到长子的公交4元,1小时车程,转长子到色头镇的中巴,法兴寺门口下5元,1小时车程。

    始建于后凉神鼎元年(401年),初名慈林寺,唐上元元年(760年)改名广德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始称法兴寺,宋、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

法兴寺中轴线上的建筑 舍利塔、圆觉殿和毗卢殿


  寺坐北朝南,现存平面布局为唐代特征,经楼、佛塔在殿之前部,中轴线依次布列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和毗卢殿,两厢为关公殿、伽兰殿和碑廊。寺内现存石塔6座,均为唐代遗构,其中舍利塔、燃灯塔形制特殊,雕镌细致,反映了唐代石雕艺术的发展水平。法兴寺现存自唐迄清碑刻17通,记载了寺史沿革和建制情况。寺内唐塔、宋代建筑和彩塑荟萃,是研究古代建筑、石刻、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到法兴寺不能不看法兴寺三绝

       1、 唐塔孤例舍利塔

       2、 青石雕刻长明灯

       3、十二圆觉宋塑唐韵

 国保碑

 省保碑

山门

法兴寺原址的平面布局形式,雏形定于唐代,并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缮增建,清代的一次竟用十三年之久。但漫长的历史中常遭损毁,山门不知何年己荡然无存,此门属于复建部分。

山门采用分心斗底槽,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

 山门北面

 山门南望

    远处的山为郎公山,法兴寺因年久失修,面貌破旧,加之所处位置正是慈林山煤矿的主要采掘区域,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地面陷庙基裂缝,殿宇倾斜,院墙走形,有倒塌被毁的危险。县、市、省沿至中央文物部门反复勘察研究,确认这座北魏建筑原地已不能修复,于是,便确定把法兴寺搬迁到目前的翠云山上。

新建的法兴寺景区牌坊

崔庄村 

法兴寺于1980年动工搬迁,新建的寺院座落花翠云山南麓,占地面积60亩是原寺面积的6倍。寺前新修的停车场与山脚下的崔庄村连为一体。


 法兴寺全景


入口处巧妙地保留了二棵长在山坡、伸向前方的柏树,象迎客松一样欢迎游客的光临。从停车场登上60个石阶方到山门。

  舍利塔

进入山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中轴线上的这座唐代舍利塔。

 

简介

唐咸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郑惠王赐藏经三千卷,并建石舍利塔一座。

     塔通体沙石板构造,平面呈回字正方形,底边长8.8米,塔身五层,四壁有壁画,十分精致。塔身整个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为我国现存古塔中仅有的一座。

南北安拱形石板门,东西置窗,重檐楼阁式,塔檐叠出三层。

 塔内石佛

 石塔内部(西壁)

下层内槽可绕行一周

石塔内部(北壁)

内部构成四方藻井

 据记载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史时曾到法兴寺观光,他看到这里风景壮丽便大施钱财扩建亲自主持建造了这座石塔。将自己珍藏的37颗舍利子和大藏经赠送给寺院,并被保存在这座石塔之内。他主持建造的石塔,虽经千年风吹雨淋,至今仍完美无缺,矗立如故。

四角攒尖宝珠顶

南北置门,东西开窗。

 唐代石塔

    在舍利塔的西南方,远处的小石塔也为唐代雕制,但形制为石幢式。

 唐代石塔

在舍利塔的东南方,楼阁式石塔。

 东厢关圣殿


 西厢伽蓝殿

 唐塔

叠涩出檐,同大的唐塔细部作法一致。

 两座小唐塔像两个卫兵一样,拱卫舍利塔。

 法兴寺的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

 

  寺庙按中轴线完全对称布置

 燃灯塔

舍利塔后,前殿之前有一座燃灯塔。


通高2.26米,平面呈八角形,有两层基座。


 上雕四门空心八角灯亭,塔身中空,每门边雕束莲柱一根,上置栌斗,两柱间上刻阑额,雕有方形门与破子棂窗,夜间灯光由四门射出,光照寺院。

上层底座雕圆形仰覆莲瓣 

 下层基座为叠涩束腰式,底盘周围雕刻有跑兽,壶门内雕有伎乐天八个。

   隔柱上刻有“唐大历八年清信士董希……于此寺敬造长明灯台一所”。

   国内现存唐代石灯塔仅有三个,法兴寺这盏石灯造型最精巧,雕刻工最细,保存最完整,被誉为古石雕的珍品。

 圆觉殿

    圆觉殿为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重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台基高0.9米。

殿前檐明间辟板门,石质门上槛刻建造题记,次间为直棂窗。

 石质檐柱,方形抹楞,柱面阴刻缠枝花纹。柱头置普柏枋,斗栱仅施柱头铺作。

石檐柱、 石门框、木板门。

转角铺作

 转角铺作仰视

转角铺作平视

 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昂为批竹式,耍头成昂状。

 檐口曲线明显

 简介

 斗栱第一、三跳为偷心造;第二、四跳为计心造。

圆觉殿西壁

这个角度斗栱构造清晰,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出四跳,其中华栱两跳,下昂两跳。

 圆觉殿北面

檐口曲折,举折平缓。

 圆觉殿西北面

斗栱疏朗,屋顶朴素。

 大殿鸱吻

 俯瞰大殿

殿后檐明间置隔扇门

 圆觉殿西北45°

 斗栱疏朗,举折平缓。

 圆觉殿西檐

      殿中砌一“凹”字佛坛,中放释迦佛像高约3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东西有文殊、普贤菩萨分座。台前分站两驱护法金钢,观音倒座在释迦佛像背后。

 十二圆觉局部殿内西壁

    殿的两次间各塑圆觉像六尊,面部丰腴,肌肉丰满,高髻秀眉,庄重优美,神态俊逸,服饰色彩柔和,衣纹起伏流畅,极富韵律感,体态自如而神情各异,项下璎珞简练,特别是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塑造的圆觉像,一手托腮作沉思状,神情溢于眉梢,流于口角,更给人以和颜悦色可亲之感。此殿彩塑造型俊美,工艺极精,是宋代彩塑的精品,与大同华严寺辽代塑像、太原晋词的宋代塑像都是同一时期彩塑艺术的代表作。

 

 西壁最南端圆觉

西壁南一、二、三圆觉(网络图片)


 西壁四、五和北壁西面圆觉。(网络图片)

 北壁东面圆觉和东壁五、四圆觉。(网络图片)

 东壁三、二、一圆觉。(网络图片)


 西壁五(网络图片)

 东壁四 (网络图片)

 东壁二(网络图片) 

 东壁一 (网络图片)

  西壁一 (网络图片)



 释迦牟尼佛西边的护法金刚

护法北边是胁侍的培训菩萨和弟子阿难

 释迦牟尼佛与胁侍左右的弟子迦叶、阿难。

佛全身金装

    释迦牟尼佛东边的胁侍弟子迦叶,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之上的莲座的是文殊菩萨,菩萨前有一站立的金刚护法。

    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内仅有二金柱,金柱间砌有扇面墙,突出中心,扩大礼佛空间。

圆觉殿东南面

 圆觉殿后西北面的西碑廊

西碑廊单檐悬山顶

 圆觉殿后东北面的东碑廊

与西碑廊形制规模一致,明清风格,单檐悬山。

东碑廊山面局部

斗栱为重昂五踩柱头科

 斗栱较圆觉殿小了很多,装饰性能强。

 现存自唐迄清碑刻17通,记载了寺史沿革和建制情况。

 殿内梁架结构

    屋内采用了前剳牵对三椽栿用三柱的做法。平梁之上用叉手、蜀柱,柱脚有缴背,未用驼峰。

 补间斗栱

单翘三踩平身科

 柱头斗栱

单翘三踩柱头科

 前插檐廊

廊下北壁石碑

 毗卢殿

中轴线上最北的建筑

毗卢殿侧视

面阔五间,进深六椽。

单檐悬山

 正脊脊刹

 正脊鸱吻

 柱头斗栱



 


石经幢残部

 毗卢殿殿后的维修石刻工匠

      寺移景异,随着周围背景环境的改变,法兴寺的景观之美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复建后的建筑依山势而布局,前后错落有致,从石阶、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到毗卢殿、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因形就势,层层升高,作为背景的翠云山不论是在体量还是在进深上都较原来的慈林山小和浅许多。因此,山寺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群山拥一寺,变成了而今的一寺镇群山,山小了,寺的体量却在视觉感官上膨胀、宏伟了许多,优雅别致之美变成了朴重之美。


---------------- END -----------------


—推荐给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长治长子法兴寺
山西长子法兴寺舍利塔(唐·国保)
山西早期古建筑:宋塑瑰宝长子法兴寺
山西孝义:三皇庙
闽海蓬莱第一山
斗拱演示|蓟县·独乐寺·山门,柱头铺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