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建筑导报》| 日本 | 日建设计作品专辑(三)|绿色建筑+ 智慧技术

回归自然的【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of Returning to Nature

我们理想中的绿色建筑是像一棵真正的大树或一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建筑生命的本身也是改善我们居住的星球环境活动的一份子。

日建设计的绿色建筑思考是从其所处的环境入手,追本溯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模拟为基础,或复原过去城市化进程中遗失的自然,或采用最为原始的材料,或导入先进智能的技术创新,尝试创造使建筑回归自然的都市环境。同时引发人们对未来新一代都市环境的关心与注目,为城市的和谐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作品 1

木材会馆

日本东京

Mokuzai Kaikan

Tokyo, Japan

人与木材共生的城市建筑,现代技术开拓木材的无限可能性

木材会馆是因东京木材批发商协会会馆迁址而新建的项目。该项目开辟了在市中心使用木材打造建筑的可能性,促进了建筑材料中对国产木材的低迷需求,检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可能性。

尤其是针对法规限制方面,利用避难安全检证法缓和对全馆范围内的内装不燃的限制,通过耐火检证法和接受构造评定,为构造材和外装材均可使用木材开创了先河。

针对占据建筑大部分的办公空间,在面对广场的西面设置了有进深的木制露台,形成与外部环境过渡的缓冲区,整体呈木质多格状。结构、设备和配管根据功能和方位布置在外周,形成半室外空间包围工作区域的双层结构。

深檐遮挡了日晒和雨水,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半户外空间,打造了如同生活在森林里一般的现代“走廊”空间。这是针对适应日本温暖潮湿气候的新型空间分界所做的一种尝试,力求通过使用木材打造公共空间,为人们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活动,构筑更和谐的人与城市的关系。

希望在市中心使用自然木材打造建筑,是迈向未来城市建设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实景照片

▼ 近景  Close shot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构造图  Structure map

 平面图  Floor plan

 剖面图  Sectional view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东京木材批发协同组合

竣工日期:2009年

摄影:野⽥东德(雁光舍 ),Nacása & Partners

文字作者:山梨知彦,胜矢武之


作品 2

YKK80大厦

日本东京

YKK 80 Building

Tokyo, Japan

面向城市的细腻银屏

YKK80大厦是全球性企业YKK株式会社的新总部大楼,位于东京秋叶原地区。

独特的主外立面长60m、宽35m,与中小型建筑鳞次栉比的街区构成相比,巨大的幕墙展立其中,彰显建筑的个性与存在感。在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的同时,通过幕墙可以过滤掉从内侧可见的城市喧嚣,调整与外界在视觉上的连接,创造惬意舒适的办公环境。

通过该“银屏”可以减少约50%的日光照射、同时设置向外延伸的巨大屋檐和装有内置百叶的双层外墙玻璃,既有效地避免了强烈的西晒,也保留了良好的眺望视野。

为打造可适应多种工作方式需求的办公环境,设计中加入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理念,比如通过采用隔震结构、辐射空调系统和除湿空调等先进技术,力求实现安全舒适的办公空间。

考虑到在此工作的员工健康,以及有效地向国内外宣传企业对地球环保的重视和社会责任感,YKK80大厦积极进行LEED认证,并获得办公建筑类LEED-Core and Shell的白金认证,也是日本第一个取得该项认证的办公建筑。通过积极采用各种节能环保办法,YKK80大厦与日本国内一般办公建筑相比,使用状态下耗能可减少60%。

实景图片

▼ 鸟瞰  Aerial view

▼ 近景  Close shot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分析图  Analysis chart

 平面图  Floor plan

 剖面图  Sectional view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YKK不动产株式会社

竣工日期:2015年

摄影:铃木研一,Forward Stroke

文字作者:中村晃子


作品 3

COOP共济PLAZA

日本东京

Co·Op Kyousai Plaza

Tokyo, Japan

吸取震灾经验的如街道树木的写字楼

在东日本大地震中,许多建筑物的天花板掉落,迫使人们在缺乏照明和空调的情况下生活,办公室的窗户无法打开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COOP共济PLAZA作为COOP共济联合会总部大楼,在汲取震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配置了最新的环境设备系统。

其特点是采用「倒置板结构」消除土量多的阳台和被花草包围的窗边,窗户及吊顶,通过倒置天花板辐射空调和地板出风空调系统,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热容量大的混凝土天花板为辐射面,结合使用离人体较劲的地板出风空调,可有效减少温度不均和气流感,实现更适合人体的温度环境。

收集太阳能和发电机排热可解决夏天60%、冬天90%的热能源,同时利用地热和井水抑制外气负荷,配以使用干燥剂的除湿新风机,在注重舒适性、环保性的同时兼顾了灾害时的事业持续性。

办公空间通过更换有孔和无孔地毯,可对地板出风量进行调节,还可通过任务和环境光照随时调整工作照明。

天气条件良好时,窗户自动开启,提醒人们主动开窗自然通风。通道设在窗边,通过人流引导让在此工作的人们能时时通过季节变迁感受春华秋实之趣。对员工而言,这种能手动参与的工作环境,为工作增添了更多舒适性。

另外,被绿植覆盖的外立面,在夏天能缓解热岛效应,使建筑融入街头,为城市带来随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致。

实景照片

▼ 近景  Close shot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构造图  Structure map

 平面图  Floor plan

 剖面图  Sectional view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

竣工日期:2016年

摄影:野⽥东德(雁光舍 )

文字作者:羽鸟达也


人本主义的【智慧技术】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of Humanism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面对数据化变革的大形势我们的城市和建筑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与发展,日建设计的建筑师们正不断进行着各种新的尝试和挑战。从全球首个民间开发运维的智慧城市成功案例、到工业4.0和物联网的最先端的物流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生鲜市场、再到东京的成田新候机楼、科学未来馆等各类建筑中,不仅能看到他们对新技术的运用把控得张弛有度,更能在这些先进尖端的设计中体会到日本建筑中共通的关注生态环境、公共空间、社会共享的人本主义关怀。

作品 1

桐朋学园大学音乐学部调布校区1号馆

日本东京

Chofu Campus of Toho Gakuen School of Music

Tokyo, Japan

兼顾视觉上的连续性与声学上的独立性

规划于低层市区的郊外音乐大学的校园。体量控制在地下1层和地上2层,地面作为学生的校园予以开放,教室则设置在2层和地下1层。上下层的多孔体量与不均匀排列的立柱,使校园空间既具有与周边环境的连续感,又不失作为大学的统一感。

设计目标是「打造唯美教室,摆脱传统音乐大学教室牢笼般的空间感」。

音乐大学的校园之所以给人牢笼般的感觉,大多是由于音乐大学的教室在设计时必须重视隔音性能,所以往往采用不设窗户等开口的厚重的混凝土墙体。即使漫步在校园走廊,也是一片寂静。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为摆脱那种封闭空间的固有印象而做了各种尝试。

我们首先听取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意见,大家希望将以往同样形状、大小、混响性能的教室「根据乐器特点进行多样化设计」。虽然乐器的种类和特性各不相同,但我们相信世上无难事。过去形状单一的教室被重复设计,其原因大多归咎于建设方的诸多原因。本次项目以「摆脱牢笼印象」和「实现梦想中的教室」为愿景全面启动了设计工作。

根据不同的乐器设定不同的建筑体量,在兼顾相互关系的同时,使用BIM像堆砌积木一样布局各间教室。由于BIM自身的特点,即便是复杂的体量,也很容易进行面积计算。为保证隔音性能,每间教室都不使用自然采光。但为了打造更舒适的环境,我们提案在各教室之间通过走廊空间的设计进行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走廊也成为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隔音层。此外,在教室走廊一侧拐角的墙上设置大型开口,通过大面落地玻璃窗,温暖洋溢的自然光洒入走廊,视野开阔,视线交错,为培养备受瞩目的演奏家等专业音乐人才提供支持。在这些采光、通风设计及确认视廊的研究过程中,BIM模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实景照片

▼ 近景  Close shot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分析图  Analysis chart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桐朋学园

竣工日期:2014年

摄影:野田东德(雁光舍)

文字作者:山梨知彦


作品 2

柏之叶智慧城市

日本千叶

Smart City of Kashiwa-no-ha 

Chiba, Japan

面向打造“环境共生·健康长寿·新产业创造”未来城市的挑战

针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能源、安心·安全、高龄化、低增长时代等诸多课题,柏之叶智慧城市以实现「世界未来概念形象」这一构想为目标,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以打造人与环境共存,具有高强度抗灾能力的「环境共生」城市,各年龄层都能享受安心健康生活的「健康长寿」城市,孕育成为日本发展新活力的创新领域的「新产业创造」城市这三个概念为主导,柏之叶智慧城市力争使「世界未来概念形象」逐步成为现实。

GATE SQUARE是一项在低碳环保、被动式节能、采用高效设备、导入太阳能发电装置等节能环保和环境共生方面十分卓越的规划。此外,鉴于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的警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了面向商户和居民提供安心·安全以及事业持续计划(BCP)、生活持续计划(LCP)等服务。

街区内各建筑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复合热电联产系统、大型应急发电机和大型蓄电池等多种能源装置,并在智能中心内导入AEMS(地区能源管理系统),构建街区整体能源可视化和电力融通、需求控制等智能电网系统。在打造「健康长寿」城市方面,开设为居民提供促进健康服务的健康研究所「A·SHI·TA」,作为区域健康支援基地,提供关于营养、步行、护理预防等相关健康知识以及使用相关产品的服务。此外,打造孵化器设施「KOIL(柏之叶开放创新研究所)」,作为更具创造性产业的基地,各种人才和最先端信息的交流激发创意构思、开发效率得到提高。在这里,通过获得创业援助专家的支持,构建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网络等,开拓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实景图片

▼ 鸟瞰  Aerial view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General layout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

整体设计:Hopkins Architects

合作设计:株式会社钱高组(GATE SQUARE),株式会社成濑・猪熊建筑

设计事务所(KOIL)

实施设计·监理:鹿岛建设株式会社

竣工日期:2014年

摄影:读卖广告社,三井不动产

文字作者:荣千治


作品 3

成田国际机场第三旅客航站楼

日本千叶

Narita Airport, Terminal 3

Chiba, Japan

通过设计创造崭新价值

因国际关系、恐怖主义、航空公司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巨大影响,成田机场一直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扩容改建以顺应时代需求。随着新商业模式LCC的兴起,新的航站楼计划被提上日程,始建于20世纪的成田机场,为更好地适应21世纪环境变化,也在发生着种种改变。虽然LCC航空本身存在低成本和廉价服务等负面因素,但也提供了航空也可如快销时尚般的新价值观,为旅客根据自身需求提供更多选择。我们将航站楼打造为运动场,让旅客化身为选手,自行选择使用方法。导航旅客的“跑道”采用真实跑道材料,并采用世界通用图标进行指示,旨在为乘客带来超出指示的交流互动。

“More than two into one”是一个力求降低成本的理念。例如防火涂层同时具有消音效果,这种一个项目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影响航站楼性能的前提下,统合优化各个构成要素。设计中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装,醒目的中庭,但力求打造让旅客情绪高涨使用舒适方便的航站楼,为社会增添“新的价值”,为旅客带来“新的体验”。

成田国际机场第三旅客航站楼,为曾经是日本门户的成田机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实景照片

▼ 近景  Close shot

 内景   Interior view

技术图纸

 平面图  Floor plan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成田国际机场株式会社

竣工日期:2015年

摄影:长谷川健太,三轮晃久写真研究所

文字作者:金内信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构材料系列—木材
日本吉野保育园和幼儿园
Good Design 日本优良设计大奖室内建筑获奖作品
会飞的鱼-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隈研吾: sunny hills japan 甜品店
建筑风光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