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苑文会】当斗栱与彩画相遇(2)清代斗栱彩画

斗栱与彩画,是中国木构建筑最为重要的结构部件和装饰手法。斗栱由结构走向装饰,建筑彩画也从庄重简朴走向华丽繁复,两相结合,成为古建技艺体系的重要组成。

斗栱彩画与构件结合密切,和台基、梁柱、屋面共同构成古代建筑的整体视觉形象,故《营造法式》谓之“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华锦之文尔”。

封建社会中后期,社会经济取得极大发展,木构建筑体系也日臻成熟,彩画艺术迎来历史高峰。《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分别记录了宋、清两朝官式建筑彩画的工艺做法……





故宫博物院藏明余士、吴钺绘《徐显卿宦迹图》册中的明代午门彩画



故宫博物院藏明佚名《宣宗宫中行乐图》卷中的御苑建筑彩画


清代由满洲人建立,皇室尊崇藏传佛教,重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因此,蒙古、西藏、回部等边疆民族之文化元素比较常见。同时,商品经济得以发展,江南汉族文化被统治者所倾慕。此外,随着中西交流日渐频繁,清代官式建筑也融入一定的西洋元素。


因此,清式彩画在不同时期融合不同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图像元素,色彩和图案都呈现出丰富变化。


2008年修缮完工后的紫禁城体仁阁(摄影:华胥)


清式彩画共有五类,其中每一类又包括等级不同的多种样式,分别是:

(1)宝珠吉祥草彩画(2种);

(2)和玺彩画(6种);

(3)旋子彩画(9种);

(4)苏式彩画(3种);

(5)海墁斑竹座彩画(1种)。


2008年修缮后的太和殿外檐和玺彩画(摄影:华胥)


另外,当时的大型木料供应已相对紧张,梁柱构件常以小块帮拼而成,必须对不平整的表面进行处理,才便于绘制。因此形成地仗工艺,出现“彩画作”和“油漆作”的分野。



紫禁城武英殿区域 焕章殿旋子彩画(摄影:华胥)


彩画作指水性颜料绘制工艺。油漆作包括地仗、贴金及油性颜料(油漆)绘制工艺,因此,清式“彩画”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御花园漱芳斋入口绘有聊斋故事《青凤》的苏式彩画

(摄影:华胥)


清式斗栱体量较小,构件表面积减少,因此,清式彩画装饰重点及等级差别主要体现在檩、垫板、枋,俗称“檩三件”。三组构件上下叠加,形成面积较大并有所区别的装饰区域,成为识别彩画种类的关键。



御花园绛雪轩斑竹彩画(摄影:华胥)


清式斗栱彩画分五种:浑金、金琢墨、平金、墨线、黄线,除浑金斗栱彩画为全部贴金外,其余四种普遍采用青绿两色,有固定的配色规则:

整攒斗栱之内,将构件进行分类,升和斗为一类,昂和翘为一类,两类分别使用青绿装饰。

整间斗栱之内,若柱头科的升斗为绿,昂翘为青,则相邻一攒斗栱的升斗为青,昂翘为绿,以此类推。青绿相间,统一又有区别,形成斗栱彩画的基本色调。


柱头科的升斗为绿,昂翘为青,则相邻斗栱的升斗为青,昂翘为绿。太和门斗拱彩画就体现了这种青绿相间的配色规则(摄影:华胥)


此四种彩画的区别主要在于构件边框的描绘:

(1)金琢墨彩画边框沥粉贴金,并装饰白色内框;

(2)平金彩画边框无沥粉和白框;

(3)墨线彩画边框为黑色;

(4)黄线彩画边框为黄色。

四种彩画做法渐简,等级随之降低。


紫禁城太和门斗栱彩画采用金琢墨彩画(摄影:华胥)


紫禁城宁寿宫花园禊赏亭斗栱墨线彩画(摄影:华胥)


此外,斗栱地仗工艺多采用单皮灰做法。斗栱之上的枋类构件也存在与斗栱构件类似的青绿相间配色方式。


斗栱之间的垫栱板一般以红色刷饰,按照等级不同,边缘有相应做法,中心部位有坐龙、升凤、夔龙、夔凤、三宝珠火焰、西番莲、灵芝、菱花、梵文等图案。



近年复建的建福宫花园延春阁,体现了清式斗栱彩画在斗栱间的红底上饰夔龙纹饰的做法

(摄影:华胥)


由于种类数量不同,斗栱和“檩三件”彩画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只能靠材料和工艺的相似性,大致体现等级对应。



紫禁城御花园千秋亭藻井、天花与斗栱彩画(摄影:华胥)


清式彩画以清代皇家宫殿、园林、坛庙、陵寝为主要代表,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不仅能够清晰展现彩画历史演进序列,还能体现针对不同建筑功能的特殊彩画做法。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挂屏,以掐丝珐琅工艺表现了紫禁城宁寿宫东侧畅音阁建筑的诸多细节


例如:辽宁“一宫三陵”基本代表清早期彩画风貌,而河北承德皇家藏传佛教寺庙则有蒙藏文化影响。



沈阳故宫凤凰楼外檐彩画(摄影:华胥)


清式彩画距今时间较近,在北京朝阳、河北易县等地尚有活态传承的匠作群体,至今仍是清代建筑修缮施工的主要技术力量,但彩画的工具、材料和工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清式油漆作木件表面处理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油漆作地仗材料制备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油漆作地仗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油漆作油饰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彩画作颜料配制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彩画作谱子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彩画作沥粉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彩画作绘制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彩画作贴金工艺(摄影:段牛斗)


【原文以《华锦鲜丽:中国古代建筑斗栱彩画》为题,发表于《华夏地理》2015年第11期。本文为其节选,经作者授权发布。阅读第(1)部分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产视野丨华锦鲜丽:中国古代建筑斗栱彩画
丰雨楼汉坊木作赋
《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建筑构件 | 中国元素网
《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建筑构件
《升斗计》
《思乡》    升斗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