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两个年轻人,把漆器玩出了“漆”十二变

【本文首发在微信:物道(wudaoone),专注中国精致生活的文化平台】


老白和芳园的土氣

文 | 物道

曾经以为漆器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但这两个年轻人,却用他们的生活来告诉我们,漆器本来就是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器物的美,不因人的心意而改变。人对美的感知,没有消失,只是需要被唤醒。

一个用柚子皮做成的小碗,像瘪气的小皮球。碗里头很光滑,风干了的表皮却看得见一粒粒金黄色小疙瘩。整只碗好像被笼罩在温柔的暖光里,摸上去又很坚实,原来它被刷上几层大漆。忍不住想装点青菜、几颗小丸子,再把它捧在手心里。


看我“漆”十二变

这只柚皮碗是白昀泽和李芳园做的。他俩在北京的小巷子里开了家名为“土氣”的小店。名为“土氣”,但做的生活用具却精致得很。这两人喜欢鼓捣各种工艺,修补老东西,最热衷玩大漆。这几年,他们将漆用在不同材质的器物上,不仅是竹、木、陶瓷,连果皮、皮革、藤编,甚至葫芦都做上了,简直是“漆”十二变。

比如这些木胎葵口小碟,有着清晰的树木纹理。这个黑漆漆的茶盘,却是块老皮胎做的。用双手轻叩几下,不像木头的“空空”声,反而很深沉。看着还有点西部牛仔的酷感,一点都不像老古董。

还有藤编的花器、茶杯,本是轻盈小巧之物,在刷上了一层又一层大漆后,却有了古朴之意。在黑漆的包裹下,藤绳的反复盘旋依然清晰。手捧着它喝茶,会忍不住摸摸那纠缠的绳线,总想将它抚平。而总是很古旧的陶壶,刷上漆后,却圆润得很。芳园说,他们着迷于漆的包容性,更着迷它能碰撞出这么多花样。


过一个“漆”彩生活

许多人对于漆器的认知,可能来自日式料理店。但其实在很久以前,漆器就是贵族家中的器物。它不仅精美,还能防腐防虫。但因为种种原因,曾渐渐消失在生活里。芳园说小时候看到很多塑料器具却印着漆器的图案。后来她才明白,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漆器的图案,其实它并未消失。

因此,老白和芳园这几年都在做漆的茶具、食器。每天他们早晨起来后便在工作室做漆,下午芳园去开店,老白有时会做到晚饭时间。做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件小小的器物,多则半年,少则两三个月才完成。做漆要刮灰、裱布、刷漆,而且每刷完一道漆后,要放在阴房风干一天。漆,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对漆做的各种尝试,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一种“意古”。葫芦瓢做的碗,斑驳的纹理仿佛在讲述被阳光照耀的日子,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誓言。茶席上,一只葫芦做的茶则,流水的线条,茶叶款款地从中落下,温婉动人。

这些漆器,仿佛被大漆带上一种时光的润泽,封存了某些回忆。但是当它们出现时,并不遥远,反而像是老友相逢,生活有了“漆”彩。器物的美,从不因人的心意而变迁。正如我们对美的感知,并未消失,它只是等待被唤醒。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土氣」授权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生总有不期的美好,和不息的守望。

关注“物道”头条号,发现更多中国精致生活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漆器之美厚重显珍贵,脱胎化羽方成蝶!|这货怎么样
中国漆艺第一人:创办新院系,58岁被判脑死亡,活过来继续牛逼
失落千年的手艺灿烂回归!
国漆文化||福禄连绵之漆艺葫芦(第014期)
视觉 | 金缮修复,残缺之美
【艺术生活】品味千文万华的漆语世界,享受匠心独运的漆彩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