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时髦、曾经温暖:李鸿章杂碎与霍珀

两个女子面对面坐着。一个穿绿,一个着紫,看起来是开司米毛衣,在Vogue的时尚图录里,那是当年流行的款式。两个人还都戴着一模一样的钟形帽子,想来也是摩登的。背对着我们的这一个,看得出来梳着沙宣短发,脖子上垂着条黄蓝两色的围巾,那一点蓝色呼应着帽子的颜色,应该是认真搭配过。面对着我们的那一个,是画面的中心,众人目光的焦点所在,她面容姣好,眉毛细细弯弯,嘴唇红润欲滴,眼圈描得很重,面颊上略有潮红。她戴着球形的蓝色耳坠,不可能是宝石的,倒像是赛璐璐的。还有一件土黄色的大衣挂在她身后的墙上,大衣也许是邻座那个男人的?他有些愁眉苦脸,正听着对座的红帽女士说话,手指间夹着一支烟。嗯,如果放大了看,大衣的领口镶着皮毛边,疑似貂皮的,所以还应该是属于女主角的。

两个女子正在聊着什么,女主角露出一副倾听的神情。是在商议点菜还是已经点过了、正在等菜上来呢?这餐馆看起来很简陋,没有桌布、也没有窗帘,大理石台面上放着一个绿碗,那该是烟灰缸?再就是一个方形的紫砂陶壶……

什么?有没有搞错?紫砂陶壶?

的确,中国的紫砂陶壶!再看看,每个座位旁边有盏小灯,那灯罩是翠绿色的。窗外的红底大店招上辨认得出四个字母:S-U-E-Y。是啊是啊,这是家中国餐馆嘛。画家卖了个乖,这幅画叫作“Chop Suey”,译成什么好?目前确切的翻译是:“杂碎”。

杂碎这东西说来杂碎,据说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家菜肴,在19世纪50年代由广东移民带到美国。根据统计,加州在1850年约有四千华人,在淘金热的带动下,1852年有两万华人涌至旧金山。他们头戴斗笠,穿着宽松的长裤和外套,挑着扁担,担上包括被褥、衣物和食物——大米、海鲜干货和调料。到60-70年代,随着大铁路竣工,不少华工又迁往纽约,1873年时《纽约时报》的记者说城内有五百华人,想来这个数字随后稳步增加,促成了唐人街的繁荣。在当时,美国人对于中餐的感觉相当不好,由于巨大的饮食文化差异,他们觉得中餐的食材恶心、滋味寡淡而多油、卫生状况堪忧。在美国,关于“杂碎”的来历,有种种人云亦云的传说,一说是修建大铁路时某华人餐馆要应付一群半夜闯来的醉醺醺的工人,厨师只好搜罗了厨房里一切剩余的材料,烩了一大盘。又有广东台山人声称炒杂碎是来自他们四邑地区的传统中餐,并非什么“美式发明”。后来还有安徽人站出来说,“杂碎”实为“杂烩”,是地道徽菜。

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对于中餐的辩护、也是第一个书面提到“杂碎”的史料,大概要追溯到纽约第一家中文报纸《美华时报》(Chinese-American)的创办者、来自上海的王清福(Wong Chin Foo, 1847-1898)。1884年,他在报纸《布鲁克林鹰》(Brooklyn Eagle)上发表了第一篇由华人写作的英文文章,不仅为中餐正名,还介绍了在美华裔的主要“特色菜肴”,包括馄饨、汤面、荷叶糯米粑、以及一种“Chop Soly”。他介绍说,这个“Chop Soly”算是“中国国菜”,每位厨师使用的材料不同,主要包括猪肉、腌肉、鸡肉、蘑菇、竹笋、洋葱和胡椒,也可以添加牛肉、鸭肉、萝卜、豌豆等等。在王清福生活的时代,这道菜显然已经比较流行,如果是“炒”的,也被称为“chow-chop-sui”,最后才定名为“Chop Suey”。

也许是为了提升杂碎的名誉,“Chop Suey”也一度被称为“李鸿章杂碎”。1896年,李鸿章兴师动众访问美国,第一站入住纽约第五大道华尔道夫旅店的皇家套房,他不仅带着大轿子、鸟笼和各种行李,也带着数名厨师、雪山水(用于烹茶)、乃至桂花皮蛋。由于是第一位清代高官访美,纽约的记者们对李鸿章充满好奇,多家报纸进行了报道。报业大王赫斯特的《纽约晨报》是最重细节的一家,他们提到华尔道夫晚宴上的中餐:一份鸡肉、一碗米饭、一例青菜汤,并未提到“杂碎”。而《华盛顿邮报》则报导说,由于李鸿章几乎没动法式菜肴,主人让人将杂碎和筷子放在他的桌前,他马上吃了起来。总之,人们都是“选择性相信”,《华盛顿邮报》胜出,人们相信李鸿章的“鸡肉大厨”做出了“杂碎”这道菜,而且李鸿章喜欢!在中餐馆老板与记者们的“合谋”之下,李鸿章为杂碎“背书”,带动了一股中餐热。

(纽约报纸著名漫画系列“霍根小巷”表现李鸿章抵达纽约的场景)

到了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1882-1967)画《杂碎》的上世纪20年代,“杂碎”几乎成为美国经典中餐的代名词,就像英国人有炸鱼和薯条,就像印度人有咖喱,只可惜正宗华人对这道杂炒又浇汁的“国菜”实在不能认同。需要指出的是,在禁酒法案实施的1920-1933年间,原来出售酒精饮料的西式餐厅和夜店纷纷歇业,唯有提供茶水的中餐馆逆势而上迅速繁荣,大约是因为茶同样具有兴奋怡神的作用吧。安德鲁·科伊在他的《来份杂碎: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一书中提到,1924年,纽约时代广场和哥伦布圆环之间的百老汇,已经有14家大型的“杂碎爵士乐餐厅”,提供杂碎、茶、音乐和歌舞表演。杂碎最红火的年代当在彼时,并非今日完全的“低档中餐”。不仅城市青年男女喜欢光顾,也有不少文艺作品以此为主题或背景,比如爵士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有首节奏欢快的《杂碎短号曲》(Cornet Chop Suey),自1926年问世,风靡一时。

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1882-1967)是美国最重要的写实画家之一,被称为“沉默的目击者”。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评价他笔下的世界calm、silent、stoic、luminous、classic,几个词拿捏得精彩。他也画自然风景,但是从影响上看,还是那些以城市为题材的作品更受人们喜爱。公寓亮着灯光的窗子、冷冰冰的办公室、电影院一角、深夜里灯光通明得怪异的咖啡馆,精致而寂寞,熟悉又陌生。美术史上有“霍珀式的风格”(Hoppersque)一词,专门用于形容荒凉或心理紧张得让人难以忍受的美国情景。

熟悉他的作品的人知道,在霍珀的作品里,《杂碎》这样的温馨场景并不多见,画中的阳光很温暖,两个形象之间也有交流,所以看上去很布尔乔亚。根据2007年Gail Levin 写的传记“Edward Hopper: An Intimate Biography”以及收藏该画的Smithsonian网站的资料,这幅《杂碎》画于1928年年底至1929年年初之间,有趣的是,画中的三位女士都是以霍珀夫人为模特的,正面、背面、侧面。画中的这个“杂碎”餐馆,位于纽约的哥伦布圆环,正是当时兴盛的“杂碎店”中的一家,画外的带电灯泡的店招显示,它位于二楼。这家店室内装饰比较朴实,价格也比较实惠,据说是画家本人经常光顾的一家。

至于为何这幅画“比较阳光”,查资料说,1929年1月21日至2月2日,霍珀的个人画展在第五大道693号的雷恩画廊(Rehn Galleries)举行,展出了他的12幅油画和11幅水彩画。这不是霍珀在雷恩画廊的第一次展览、也不是最后一次,此前分别是在1924年和1927年,此后是1941年、1943年和1948年。根据画廊的档案文件,1924年的那次展览卖出了16张水彩画。1927年的那一次卖出了1张油画和8张水彩画,扣除各项杂费,画家拿到了1924.04美元。而1929年的这次尤为成功,既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有非常好的销售成绩,可谓名利双收。最让画家开心的是,他的油画终于得到了认可,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商业画家”和“水彩画家”,而是一个“大画家”。算起来,那年霍珀已经47岁。“Chop Suey”既然没有参加1月21日的这个画展,想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完成,画展结束不久,霍珀把此画交给了雷恩。因此我猜,此画的最后润色完成是在画展期间。正是因此,它显得如此“温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烩之美(七):李鸿章杂烩(完结篇)
从爱德华·霍珀的《杂碎》到左宗棠鸡
中国人贡献给对英语的词汇
“李鸿章杂碎”一鸣惊人
广东人:美国中餐馆开山始祖
爱德华·霍普的《杂碎》拍出了画家本人的最高价,9200 万美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