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川银色瀑布 | 陕西古老挂面技艺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面食,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一碗挂面,朴素而温暖,从坚硬的麦芒,被镰刀收割,到莹白细腻的面粉,历经数道工序,最终成为那银丝般的面条,入口清香,滋味绵长,带着家的味道。

日光强烈的陕西高原,走进一些古老的村庄,放眼可见悬挂在高处架子上,闪着银光的挂面,似瀑布,白如秋练,偶有微风掠过,面条轻轻摇摆,宛如琴弦。

陕西挂面可谓面中一绝,在过去,祖祖辈辈以挂面为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到农闲时节,只要天气晴好,几乎家家都要挂挂面。如今,仍有一些地方,村民们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做出的挂面独具特色。

最传统的工艺,纯手工制作,每根均为空心,条细如丝,营养丰富,且无任何添加剂。挂面制作要经历和面、揉面、盘条、醒面、上面、开面、挂面、晾面、收面、切面、捆扎等工序,需经历近30小时,方可完成。

第一道工序是和面,这是决定挂面品质的关键环节。将面粉按一定比例加盐和水,搅拌即可,看似简单,然而要和出上乘的面并非容易的事。接着揉面,待面揉得软硬适中,把面放到瓮缸里,盖上厚厚的棉被,等面发酵的过程,叫“醒面”。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面醒了,就要盘条,历经先粗后细三盘三醒三次揉搓。先将醒好的面放到案板上,揉搓成胳膊粗的面条,再一圈一圈盘在瓮缸里,这叫盘大条。大条盘好后,给瓮缸盖上棉被,再次醒面,一个多小时后,进行倒二条和三条,三条有指头般粗细,盘完三条后继续醒面。

次日凌晨一两点,就要开始上面。上面就是将盘好放在瓮缸的三条,交叉缠在两根平行放置的拇指般粗细的约五十厘米长的竹棍上。熟练的师傅上一百斤面需一个多小时。面上好后,依次平行摆放在面窖里,面窖上要盖着厚厚的草帘和棉被,以便使面窖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恒定的状态。开完面后再放入面窖里继续醒到第二天早上,村民们吃完早饭开始挂面,家家户户门前忙活起来。

挂面需要两个人协作完成,将面窖中的面拿到院子,一个人将面上的一根竹棍插在面架上,另外一个人攥住另一根竹棍慢慢往下拽,此时站在架上的人就用两根竹棍划面,面划开了就不会粘在一起,也有助于面条均匀受力,在拽拉的作用下面条变得纤细,面的韧性极好,可以拉伸至四五米长,因此晒面的架子要四五米高。每当晒面时,就会看到村民像踩高跷一样劳作。

接下来就是等待面条晾干,此时挂面已经基本成型,挂面丝儿细细长长的,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纯手工制作出的面条,细如发丝,又光又筋,味道鲜美,极易消化,最神奇的在于,即使拉得再细,面都是空心的。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等面晒干后,切成小段,用纸包装就可以售卖了。

挂面,清香筋道,滋味绵长。面条主福,象征长长久久,细长的面条,缠住岁月,缠住惊艳味蕾那一刻的温情。最平凡朴素的味道,却要经历漫长的制作过程,生活,也是如此。食物往往是最好的慰藉和陪伴,不仅暖胃,也能暖心。

正蹊堂,以苎麻纤维制成的夏布为料,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打造时尚布鞋。苎麻,茎皮纤维如挂面般细长,强韧,洁白,有光泽,苎麻纤维经历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终成夏布。这些看似平凡而单调的生活物品,背后往往有着不简单的制作过程,看得到的质朴,看不到的是手艺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无尽的热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三大挂面村 轻盈流水挂面如琴弦(组图)
【三秦文学】每小平:【手工空心挂面暖人心】
吃在陕西 || 周刚振:手工挂面惹人馋
秘面条怎么煮更好吃?饭店大厨不外传的····让你煮的面软Q弹牙!
如何煮面不混汤|饮食小常识|QQ表情|Q吧图
冷水下面还是水开了下?老妈说了一诀窍,彻底知道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