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早逝长兄的后裔,明朝建立287年后脑洞大开想当皇帝

清兵入关之后,明朝藩王纷纷对大位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正当唐王和鲁王在福建、浙江两地争立的时候,分封在广西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梦想黄袍加身。

(广西桂林靖江王府)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靖江王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

朱元璋分封的22个藩王之中,大多为其儿子,只有被封为靖江王的朱守谦是其侄孙。

朱守谦的祖父朱兴隆是朱元璋的长兄,元至正四年(1344),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瘟疫也到处肆虐,朱兴隆和其父母朱世珍、陈氏先后去世。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列祀家庙。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他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

(朱文正,1336年—1365年)

后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私通张士诚,为朱元璋得知,被软禁起来,最后郁郁而终。但朱元璋还是顾念亲情,后诏祀朱兴隆为靖江王始祖,朱文正为二世,首膺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为三世。

洪武九年(1376)朱守谦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直到顺治七年(1650)终结,成为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

朱亨嘉想当皇帝,僭越妄想的成分居多,但如果仅仅说靖江王在诸王当中谱系最远,按照宗法观念他根本不具备继统的资格,也不完全准确。

(明朝皇族服饰)

靖江王是明朝一个规制特别的藩王,与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郡王在政治、经济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许多方面享受了相当于亲王级别,或低于亲王,但高于郡王的特殊待遇。《明史》中将这种情况描述为“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洪武九年定下靖江王“每年米二万石,钞万贯,余物半亲王”的待遇。

这是因为靖江王虽以侄孙封王,但其始祖是朱元璋的长兄,故地位十分独特,洪武三年(1370)朱守谦首封靖江王时得授与亲王礼制一样的金册、金宝;洪武三十五年(1402)八月成祖登极后亦授予朱赞仪金册、金宝,但制如郡王之册宝;永乐九年(1411)朱佐敬袭位时初给银印,低于郡王,宣德中改用金涂,与郡王等,但册一直是金册。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明史》卷五十四《礼志》记载:“靖江王则以亲王封,故视秦、晋仪。”在禄米赏赐方面,靖江王最初也是与亲王一样的。永乐以后降为“禄视郡王”,但在皇帝恩赏方面仍享受亲王待遇。此外,靖江王府还置有庄田,这也是其他郡王所没有的“福利待遇”。

(靖江王朱亨嘉)

朱亨嘉见猎心喜,确实和靖江王的地位有关。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消息在七月传到桂林,朱亨嘉觉得机会来了,“即借勤王之名,有妄窥神器之心”。

他对左右亲信说:

方今天下无主,予祖于分封之日以粤西烟瘴不愿就封,马皇后慰之使行,于是以东宫仪卫赐之。目今东宫无人,予不俨然东宫乎?太子监国自是祖宗成宪,有何不可?

因为马皇后赐给了靖江王祖先东宫太子仪仗护卫(这件事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现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现任靖江王就是太子,然后太子监国是祖宗家法,所以我就可以监国。

这逻辑也是完全醉了!

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也想有拥戴之功,屡次劝进,推波助澜。

八月初三日,朱亨嘉身穿黄袍,南面而坐,纪年用洪武二百八十七年——这是模仿明成祖取消建文年号的路子,实际上是将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的年号和其所代表的合法性一笔抹杀,也是疯了——同时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

拥戴朱亨嘉的众人也得到了酬庸,杨国威被委任为大将军,封兴业伯;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顾奕为吏部给事中。

为了扩大影响,争取多方支持,朱亨嘉还派使者前往湖南、贵州等地颁诏授官,檄调柳州、庆远、左江、右江四十五洞“土狼标勇”,以增加自身兵力。当时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郑封正在梧州,得到靖藩僭位后立即檄令思恩参将陈邦傅保持戒备,又以巡抚印文通知土司“狼兵”不得听从靖江王调令。朱亨嘉深知广西巡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自己“事业”的成败,企图加以笼络。他先派顾奕为使者,携带诏令任命瞿式耜为刑部尚书,遭到瞿式耜的严词拒绝。八月十二日,朱亨嘉亲自统兵来到梧州,把瞿式耜拘捕,十九日押回桂林软禁于靖江王府,不久移居刘仙岩。

(瞿式耜,1590年—1650年,江苏常熟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

朱亨嘉能够自立同当时的两广高级官员态度游移有关。隆武帝在福建即位后颁诏南明管辖区,两广、贵州等地的官员并没有立即表态(即举行开诏宣读仪式和上疏祝贺)。两广总督丁魁楚心怀观望,有的史籍说他同朱亨嘉有秘密联系,对谋立活动故意采取放纵态度。巡抚瞿式耜在弘光朝廷覆亡后,本来打算奉桂藩安仁王朱由榔(神宗的孙子,其父桂王朱常瀛已病死)为帝(即后来的永历帝),在接到福州颁发的隆武监国和即位诏书以后,他认为唐王只是太祖的疏属后裔,世系实在太远,所以没有及时上疏表态拥立。被朱亨嘉拘捕软禁之后,瞿式耜才秘密派遣家人携带奏疏祝贺朱聿键即位,并且报告朱亨嘉僭位及其必败之势,请求隆武帝派遣军队平定叛乱。

(朱聿键,1602年-1646年,南明第二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

朱亨嘉自立后,感到广西“地方狭小,兵马钱粮件件有限,难以为守,立志要下广东,先到肇庆会同两广商议而行,以观天下形势,以为保守之资”。他命杨国威留守桂林,自己带领兵马由水路出平乐、梧州,以参赞严天凤、范友贤为将军,充当左、右前锋。不料两广总督丁魁楚已获悉隆武即位后,除了浙江的监国鲁王以外,江南明朝各地政权都表示拥戴,而且隆武帝已给他加衔为大学士。因此,他认为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天赐良机。丁魁楚立即派出精兵数千名进至广西梧州,同时差官乘船由小路而来,船头打着“恭迎睿驾”的牌子,借以麻痹朱亨嘉。八月二十二日半夜,丁魁楚兵在梧州突然发起进攻,朱亨嘉的部下本来基本上是乌合之众,一接仗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自己狼狈不堪地途经五屯所、永安、荔浦一路逃回桂林。朱亨嘉手下的“大学士”孙金鼎原是个不齿于士林的充军罪犯,凭借靖江王的宠信同思恩参将陈邦傅打得火热,结为儿女亲家。亨嘉兵败以后,孙金鼎逃往陈邦傅处避难。陈邦傅翻脸无情,将他处死,“把石灰淹了,解到两广识认明白”,立了一功。九月初五日,丁魁楚亲自来到梧州,命参将陈邦傅、赵千驷、严遵诰、都司马吉翔等统兵向桂林进发。杨国威同他部下的旗鼓(相当于传令官)焦琏本来就有矛盾,瞿式耜暗中联络焦琏反正,夜间用绳索把陈部将士缒上城墙,一举擒获杨国威、顾奕等。

(南明形势图)

九月二十五日(11月12日)靖江王邸被攻克,朱亨嘉被俘虏。十月下旬,朱亨嘉和同谋文武官员被押解到广东肇庆。 隆武二年二月(1646),丁魁楚派马吉翔把朱亨嘉等人押抵福建。隆武帝“命锦衣卫王之臣用心防护,无得疏虞。仍敕刑部侍郎马思理安置靖庶,还要酌议妥当。所刻《靖案》作速颁行,在闽亲、郡各王并令具议来奏,以服天下万世之心,不可草率,亦不许迟误”。同年四月,“安置靖庶人于连江,敕奉新王严加钤束,不许令见一人,透出一字”“寻命掌锦衣卫事王之臣缢杀之,托言暴疾死。戮杨国威、顾奕、史其文等于市”。

朱亨嘉遗留的部下为其上庙号元宗;谥号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平皇帝,因此也称平帝,但因为是私谥,所以史籍中大都不使用。

朱亨嘉留下的遗孤朱若极就是清初著名画家石涛。

(石涛,1642—1708,清初画家,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石涛作品邮票)

靖江王朱亨嘉之变中,朱亨嘉自然是没能度德量力,行为失当,但是在消灭朱亨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丁魁楚、陈邦博等都是首鼠两端的投机分子,可是隆武帝(唐王朱聿键)却私心自用,给他们加官晋爵(伯爵),甚至下诏褒奖丁魁楚比王阳明还功勋卓著,已经到了不要碧莲的境界。

丁、陈等人因此掌握了两广地区的实权,后来在永历帝时期在朝廷上紊乱朝纲、争权内斗,后来又望风而降清廷,基本上就是两个败类,这一切,和隆武帝的错误决策大有关系。

至于朱亨嘉,其实也需要重新评价,更始光武,亦是汉室疏属,国破家亡之际,某种意义上权位越高,责任越重,天子死社稷,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味指责他荒唐阴谋、僭越妄想,也不公允。

说到底,拥唐拥桂之争虽然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小说家言,与实情不符(台湾郑家后来也是奉永历帝桂王朱由榔的正朔的,并不拥唐),但这种大敌当前内斗不休的状态,也是南明加速覆亡的原因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藩王中最特别的一个,不是朱元璋子孙,一直传承到了清朝
明朝最特殊的藩王——靖江王
他是朱元璋的子孙,为何跪倒在康熙脚下,感激涕零
明朝王爷们的生活有多奢华,看王府就知道了
康熙只说九个字,朱元璋后代立刻跪下磕头,山呼万岁
明朝宗室——靖江王世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