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金枝之后

《打金枝》这个故事源自于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和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之间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有一次小两口吵架,郭暧说了几句气话(一说打了公主),升平公主就回娘家向唐代宗和代宗皇后告状,郭子仪带郭暧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笑着答道:

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打金枝》在京剧、晋剧、豫剧等戏曲及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现)

宽宏睿智的代宗将一场可大可小的的风波化解于无形,不但郭子仪得以保全,郭暧和升平公主也成为了一对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

他们两人生的第二个女儿,就是本文的主角懿安皇后郭氏(约779—848)。

郭氏在唐宪宗李纯还是广陵王的时候被选为广陵王正妃——这算得上是亲上加亲,但是辈分上两人有差别,唐代宗是郭氏的外祖父,但却是唐宪宗的曾祖父,所以郭氏其实是唐宪宗的表姑。这在某种意义上和李唐皇室的胡风有关,似乎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诟病。

李纯和郭氏结婚以后,当时还是太子的唐顺宗李诵,因为郭氏的母亲升平公主是他的姑母,而郭氏的父亲,特别是她的祖父又都是唐王朝的大功臣,所以对这位儿媳非常宠爱。李纯本人对自己的这位嫡妻似乎也没有冷落,贞元十一年(795年)时,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后改名李恒),这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之后又生一女,就是后来下嫁杜悰被称为贤公主的岐阳庄淑公主。

(懿安皇后郭氏,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

唐宪宗继位后郭氏被册为贵妃,但一直没成为皇后,李宥也没有被册立为太子,这就有点奇怪了。

元和四年(809),唐宪宗的庶长子邓王李宁被册为太子。元和六年(811),太子李宁去世。次年(812)十月,李宥才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元和八年(813)十二月,百官三次上奏唐宪宗,请求册立郭贵妃为皇后,但唐宪宗以已至岁末,来年干支阴阳犯忌讳,需要再观察星象为由,婉言拒绝了百官的奏请。

(热播TVB剧《宫心计》中郭太后霸气台词不断,但她本人其实在政治上还算谨慎)

这当然只是借口,《旧唐书后妃传》说:

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新唐书后妃下》也说:

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这就是说,唐宪宗之所以不想册立皇后,是因为后宫有很多被他宠爱着的嫔妃,而郭氏门第高贵,家族势力庞大,唐宪宗担心,如果立郭氏为皇后以后,皇后会干涉自己宠爱别的后宫佳丽,所以就一直拖着不册立郭氏为皇后。

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星象是不是吉利固然是借口,怕皇后干涉宠爱后宫佳丽其实也是借口,宪宗的本意或许是为了不形成能够干预朝局的外戚集团,但不管怎样,对郭氏来说,这显然不太公平。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唐宪宗去世,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郭氏一生历经唐朝七代皇帝,其中五朝极尽尊贵)

(《宫心计》中的唐穆宗剧照)

死了老公好过年,郭氏也苦尽甘来,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尊奉母亲郭氏为皇太后,追封郭氏的曾祖父郭敬之为太傅,父亲郭暧为太尉,母亲升平公主为齐国大长公主,不仅如此,穆宗提拔郭氏的兄长郭钊担任刑部尚书,郭鏦担任金吾大将军。

穆宗朝,每逢岁时庆问宴飨之时,后宫亲属内外命妇,车骑填塞太后宫门,环佩之声盈耳,穆宗本人性情亦颇为豪奢,朝夕供奉,务求豪华盛大,郭氏这个皇太后当得非常快意。

可是好景不长,穆宗只当了几年皇帝就去世了,郭氏拒绝了有人要她临朝称制的请求,扶立唐穆宗的太子李湛继位,这就是唐敬宗。

唐敬宗死后继位的唐文宗、唐武宗都是唐敬宗的弟弟,郭氏作为太皇太后,一直安享富贵尊荣。

直到唐武宗去世,郭氏的命运发生了逆转,原来,唐武宗去世后,宦官们立唐宪宗之十三子、唐穆宗异母弟光王李忱继位,这就是唐宣宗。

(《宫心计》中唐宣宗剧照)

唐宣宗被后世称为“小太宗”,号称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中兴之主,但是从宗法角度,宣宗其实是得到宦官势力的培植和拥戴,以庶夺嫡逆袭上位,使得穆宗三子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瀍各自的子嗣都无法继承皇位,换言之,与郭太后有血缘的后代从此丧失入承大统的机会。

(《宫心计》中的马元贽是宣宗的敌人,历史上的马元贽是拥立李忱为帝的功臣)

郭太后更被迫与当年曾侍候自己的宫女也就是宣宗的生母郑氏平起平坐,相较于先前诸帝,宣宗对郭太后的孝养也比较怠慢,这样的地位和心理上的跌落,使得郭太后对宣宗母子颇有芥蒂和微词,反过来,宣宗也更加仇视这个嫡母。

(《宫心计》中郭太后剧照)

大中二年(848)六月初一日,郭太后与几名侍从登临勤政楼,准备跳楼自尽,左右侍从唯恐事情搞大,死命拦住。唐宣宗闻知此事很不高兴——这是因为他认为郭太后跳楼自尽就是为了把不孝罪名载到他头上,当天晚上,郭氏在兴庆宫突然去世。

郭太后的暴崩也许是自杀,也许是宣宗指使人所为,总而言之,宣宗难辞其咎。

范祖禹在《唐鉴》中评论宣宗:

抉适细微以惊服群臣,小过必罚而大纲不举……特一县令才也。

孙甫也在《唐史论断》中这么评说宣宗:

知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体。

(史称宣宗李忱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总之都是好话)

宣宗一即位,就贬谪千古名相李德裕,还大力打击压制会昌时期的大臣,比如西川节度使李回左迁湖南观察使,桂管观察使郑亚亚贬循州刺史,连死去的会昌宰相李绅都被追夺三任告身;李德裕所重用的名将石雄请求一镇终老,宣宗就是不许,使得石雄怏怏而终。

宣宗还最不喜欢大臣谈论立太子的事情,大臣提醒宣宗时,宣宗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胡三省注通鉴时对此评论说:“孰谓宣宗明察,吾不信也!”

郭太后是宣宗生母如假包换的情敌,但在宗法制度上,她毕竟是宣宗的嫡母,她晚年的难堪以及最终非常不好看的暴卒,可以说也是这个私心自用的所谓“小太宗”的手笔,所以所谓的“大中之治”,毕竟比不上贞观之治,即使宣宗表面上亦步亦趋学习太宗。

(唐宣宗画像)

(唐太宗画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主之女嫁给表侄为妻,靠子孙成五朝太后,尊荣数十年但结局凄凉
14唐穆宗李恒(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宪宗第三子,820―824年在位,终年30岁)
为何从唐宪宗开始,以后的唐朝皇帝,便不册立皇后了?
史上唯一历经八朝的传奇皇太后
揭秘史上唯一历经八朝的传奇皇太后
宫心计的历史原型是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