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真的不洗澡吗?

有一种说法,

说中国古人一辈子只洗三次澡,

出生的时候洗一次,

结婚的时候洗一次,

入葬之前再洗一次。

对此我只想说,

那不早馊了。

洗澡,

对现代人来说,

想啥时候洗就啥时候洗,

也是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重要活动。

但是在古代,

洗澡可是一项庄重的“仪式”。

其实中国古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干净,

在清洁方面的要求,

也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

比如中世纪欧洲

人们认为防止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洗澡

西周时期,

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

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们也对沐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不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

祭祖前要沐浴净身,

表示内心洁净虔诚。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也对“沐浴”有所记载。

沐,字形像双手捧起水盆中的水做洗发状,

意为沐,是“洗发”之意。

而浴,字形像人置身于器皿中,

并在人的两边加沙锅内水滴,

会意为浴,是“洗澡”的意思。

今天一说洗澡,

那肯定是全身都洗,

但古人却分得很仔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云:

“沐,濯发也。

浴,洒身也。

洗,洒足也。

澡,洒手也。”



最初的沐浴,

想必是在池塘或者河里,

这样的天然水系中进行的。

在洗涤的过程中,

远古人类发现用泥抹在身上,

再用水洗去,

能够有效去污,

于是乎,

一些泥土成了最早的香皂。

难道汪汪们喜欢在泥潭里打滚也是因为……

直到今天,

有些老师傅在双手沾上机油以后,

也会使用泥灰搓手,

来快速去除油污。



到了秦汉时期,

人们发现了皂角这种植物。

将它的果荚剥开,

里边的粘液是一种天然的清洁剂,

用来洗衣物和头发,

清洁程度自然比泥土高得多。

到隋唐时已形成专门贩卖皂角的行业。

一般将皂角磨成粉使用

虽然有了好的清洁剂,

但要洗澡,

可不是每天都能进行的事。

古代并没有淋喷头和自来水,

生活用水都得从井里来,

所以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此时的百姓大约五天洗一次澡,

三天洗一次头,

根据这个时间,

官员还享有每五天一次的“沐假”,

大概皇帝也受不了官员身上的味儿了。

澡堂里百官都要“坦诚相见”



▽▽▽

还有一种效果甚好的清洁剂,

也在大约战国到汉这段时间出现,

那就是猪胰子。

你们要干嘛!

在过去,

猪是家庭中稀松平常的常客,

很多人在家中养猪,

不知最初是哪个聪明人,

偶然发现了猪胰脏的去污能力,

便开始用它当肥皂使。

制作过程中,

除了胰脏,

还要准备一些食用碱,

再添加一些香料,

用起来会有一股芳香,

同时又能润滑皮肤,

百姓将这样的制造出的肥皂,

叫做猪胰子。

直到今日,

中国有些地方还把肥皂叫做胰子。

猪胰子皂

唐朝人对胰子的喜爱,

到了一定程度。

不仅仅用它沐浴,

还将它当做冻疮膏使用,

据说效果非常显著。

甚至还有专门制作的,

更高档的“奢侈品”胰子,

称为“面药”和“口脂”,

用来涂脸和嘴,

算是最早的面霜和唇膏。

杜甫《腊日》中有这样一句: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说的就是朝廷给官员发放高档胰子。



▽▽▽

除了胰子和皂角,

更早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

曾经使用过淘米水来洗头,

有时还会加入一些醋,

古时候称为“潘”。

但是这种做法清洁度不高,

而且容易在头发上留下米汤的味道,

很快就被胰子和皂角取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人也洗澡,只不过用料很特殊,离不开猪的器官
没有肥皂,古人用什么洗衣洗澡呢?
肥皂传入中国前,古人是用什么洗东西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纯天然洗涤用品 古人早就用了!
没有肥皂的年代,人们用猪内脏洗澡
故园往事(10):去污佳品——胰子(许广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