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妃子诗的话题

唐诗帝国里,妃子写的诗,几可忽略不计。但却不能不计。《全唐诗》(近五万首诗)里,不但留下了武则天、杨玉环等的诗,还留下了五代十国花蕊夫人的诗。因此便有了这个话题:妃子诗。

《全唐诗》录杨玉环诗一首《赠张云容舞》,全诗如下: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诗前有一小序(从语气看,此小序大约也就应是诗人所写):“云容,妃侍儿,善为霓裳舞。妃人幸绣岭宫时,赠此诗。”按照白居易《长恨歌》所叙,霓裳舞的真正舞者是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仙乐风飘处处闻”等也许都与这舞有关。当然最重要的两句是“云鬓花颜金步摇”“惊破霓裳羽衣曲”。从白居易的描述和赞赏来看,在唐玄宗一代,整个大唐霓裳舞的班头,非杨玉环莫属。正如《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乐》所称:“太真妃多曲艺,最善击磐,拊搏之音,玲玲然多新声”。但我们却在杨赠自己的侍儿张云容的这首诗里看到,原来“高手在民间”,原来霓裳舞的顶级舞者是张云容。袖的飘飞、身的舞动,如烟如云如风如水。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霓裳舞了(只能从唐人留下的诗文和敦煌的璧画上看到),但却从杨贵妃的这首赠诗里,看到张云容的舞技不会比贵妃差。同时,我们还看到,那一时代,无论社会还是艺术,呈现的是满满的绮丽和奢糜。而且,杨贵妃这诗所显示的诗才,也非二等诗人可为。

紧挨杨玉环诗的是另一位唐明皇的妃子的诗。全诗如下: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位妃子叫江采萍。《全唐诗》有江一小传:“妃,名采萍,莆田人。开元初,高力士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从这一小传看,梅妃先到明皇身边,而且先得宠。不过,江采萍与杨玉环一样,新旧唐书后妃传都无记。从后人的臆想与杜撰,梅妃的故事,虽不能与杨太真相比,但也属风流千载。就以这诗看,或见梅妃的个性。此诗前的诗人一小序“上在花萼楼,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梅妃爱梅不爱珍珠,你明皇明明知道,非要以珍珠相赐,只好不受。时,你君王有杨贵妃的轻盈、艳丽且浓烈的霓裳舞相陪,梅妃只有寒梅数枝寂寞相伴(当然也懒得梳洗打扮以等君王临幸)。现在想起送珍珠了。谢谢夫君,谢谢皇上。小女子不需要那亮晶晶的珍珠的安慰。吃醋也好,怨气也罢,还真谢谢《全唐诗》为后世留下了这么一首诗(据说梅妃还写过诸如《楼东赋》等其他华彩的文章):深宫里居然有这等志气的人物!算得上是一件了不得的宫闱大事。

后宫三千(据称梅妃得宠时,后宫近四万名),失宠得宠,几乎是分分钟钟的事。武则天的《如意娘》,就是武则天失宠(准确地讲,应是打入冷宫)时写的。全诗如下: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据《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记,“文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武则天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即624年,14年后即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归天,武时年25岁,入感业寺为尼。据说,这诗是写给高宗李治的。随便一说,在唐一季,由于唐宗的血统以及唐人的开放,其(帝王)的婚姻并非传统伦理所限。譬如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譬如武则天是唐高宗的小妈等。已经无考,武则天做太宗才人时,何时与太子李治“好”上的。但可以肯定的说,武则天与年轻有为的李治,定是一见钟情。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能理解“看朱成碧思纷纷”这般的相思,更不能理解“憔悴支离为忆君”这般幽情。若干若干年后的李商隐写下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名句,很难说没有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下泪”诗句的影子。“不信比来长下泪”的悲伤,把一位青春正炽,相思正浓的尼姑,晕染得一塌糊涂。典出梁元帝“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开箱验取石榴裙”,则把悲伤写得无以复加:“如果你来感业寺,你看看吧,你看看吧,想思流下的泪,已经染透了(你送给我的)红裙子。”这首情诗,入选任何一部爱情诗选集,都当之无愧。

而正是这首诗,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大唐的命运。当已经从太子升格为执掌大宝的李治看到这首相思的诗、这首怨妇的诗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急速把武则天接出了感业寺。于是,武则天,通过她的聪明、智慧、能干、果敢、阴谋、阳谋,以及杀伐,从贵妃、皇后、天后、双圣……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武周时代!武周一朝(684-704),如果从武则天做天后(674)开始算起,武则天执掌王朝近三十年。而这三十年,成为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重要节点,成为从初唐到盛唐的奠基时代!武则天,不仅治理国家有功,其诗人也不输他人。《全唐诗》录武诗47首。尽管大部分都属皇庭、御前的应酬之作。但一些诗,依然可以看到则天大帝的另一种情怀即人间的情怀。譬如《早春夜宴》:“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是的,武则天不仅自己有才,而且还爱才。《太平广记/第二百二/怜才》录有:“则天增友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宋之问诗成,则天称词更高,夺袍以赐之”。

花蕊夫人,从时间代际看,应算是五代十国的人。《全唐诗》把五代十国的诗列入了唐诗范畴来对待,并非牵强。对于清人编的《全唐诗》来说,无可厚非。因为,其制度、其文化、诗风传承来看,五代十国都与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生为蜀地青城的花蕊夫人所属的“蜀国”,更与唐有着直接的关系。《全唐诗》花蕊夫人的小传是这样的:“《全唐诗》录花蕊夫人宫词99首。小传: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诗九十九首”。宫词,一般的认定是指,以七言(也有五言)四句的方式,记录并描绘宫廷琐事的一种唐人诗体。当然这样的界定并非定论,譬如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写的就是以宫中小事映射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命运的大事。《全唐诗》录花蕊夫人的宫词九十八之后,录了一首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另称《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此诗更可见宫词另个一种气度和格局。妃子的诗,一样地可以写成悲壮悲怆和痛不欲生。

自然,花蕊夫人的大多数诗写的宫里的衣食住行和花草虫鱼,或者见景生情和宫愁庭怨。来看后蜀君王孟昶妃子花蕊夫人的几首宫词: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

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

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

少年相逐采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

每到岸头长拍水,竞提纤手出船来。

……

无论宫中还是宫外,其诗情画意尽在七言四句里。如果我们不持偏见(重男轻女,或者只有大诗人的诗才算诗),花蕊夫人所写的这近一百首宫词,当然一些是应酬是附合,但却在这咱应酬和附和之中,把自己的感时伤怀,借景寓情,尽量写得来真切和动人,而且女性十足(这很重要)。另外较武则天的诗,自由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红颜梦(美才女鉴赏)
古典美女的
中国50位奇女子大全
“始于风花雪月,终于一地鸡毛”
武则天、甄宓、长孙皇后:十首后妃诗词,比比谁的诗词写得最好!
最美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