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否知否》中的宋代官员朝服没有“方心曲领”,道具乃大失误

这两天看热剧《知否知否》,对宋代的官服产生了兴趣。不禁想知道电视剧《知否知否》中的官僚们,他们的道具服装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吗?于是去查阅一些历史资料学习。

古代官服就是朝廷官员所穿的服装,有朝服,公服,常服,时服之分。许多电视剧里,官服都有“补子”,可以区分官阶。其实“补子”不是每个朝代都有的,“补子”要到了明清时期才成为官员服装的标配,而宋朝官服是没有“补子”的。

宋代崇尚文治,但官服等级森严,不可随意僭越,穿错官服或者衣冠不整上朝会被打死的。宋代官服制度渐趋繁缛,曾经多次修改,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宋朝的官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特别是相对其他朝代来说,显得朴素、简洁、线条不繁杂、看起来清爽、干净、干练。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

宽袖设计重现宋朝官服,以红色为主。以朝服为例,绯色罗袍裙、内衬白花罗中单,腰束大带,辅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脚穿白绫袜黑皮履。六品以下官员没有内衬,腰间不挂玉剑、玉佩和锦绶。宋朝的官服也是以颜色和花纹来区分各层等级。宋代朝廷规定,紫色属于三品以上才能用,而朱红是五品以上,七品以上用绿色,像县令这样的九品芝麻官只能用青色。除了在颜色上有规定,佩戴的东西也做了规定,比如三品官员必须要佩鱼袋,就是腰间吊一个小物件,所有官员都必须戴幞头叫“乌纱”,所谓“乌纱帽”就是这么来的。

有些细心的朋友还注意到,在一些严谨的宋朝电视剧中,官员上朝都要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一白圈。这是什么东东呢?这个白圈的名字叫“方心曲领”,早在西汉时期,这东西就出现了。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将曲领改造成上圆下方,有天圆地方之意。宋朝皇帝强制所有上朝的官员都必须要佩戴“方心曲领”,就连皇帝也不例外。有两个原因:

一、防止叛乱。五代十国时期,起兵叛乱是常有的事,赵匡胤也是黄袍加身才当了皇帝。深知危害的他,设计了“方心曲领”,上面代表着天,下面则是代表赵宋皇权。借此让臣子恪守礼教,不要生出起兵谋反的心。

二、代表威严。因为宋朝官员的衣物十分朴素,很难让人有威严的感觉,有了这个“方心曲领”设计,便能让官员瞬间变得很威严。根据史书记载,“方心曲领”一直被沿用到了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后,施行剃发易服,“方心曲领”这才消失。

《知否知否》剧中男主角顾廷烨此时为红色官服,官阶是五品以上的三品,是符合官阶的。

总的来说《知否知否》剧中的官服等级颜色区分还是比较符合当时体制的,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父亲盛弘官阶是五品,所以应为绿色。而宰相韩章乃一品大员,所以官服为紫色。但不知为何“方心曲领”不见了,这一点是很大的一个道具失误。也许可能电视剧道具师傅是查看了宋代画像,但画像不是上朝时间,上朝是必须佩戴“方心曲领”的。

▲宋仁宗画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官服上为什么套个“大项圈”, 这有什么含义吗? 有什么用?
宋代服饰 质朴自然
中国历代官员服饰掠影
宋朝官服为何脖子处套一白圈?除了符合潮流主要为了方便皇帝
《清平乐》热播,宋朝官服一条腰带值好几万?
大明王朝1566:9.5分的豆瓣神剧,服饰却成最大历史笑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