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南及百越:文人心里的蛮荒之地、历代帝王眼中的香饽饽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文化及旅游话题

百越之地,自古在朝臣文人心目中就象征着“蛮荒”,用“发配到百越之地”一恐吓,不少没风骨的文人往往片刻就蔫了下来。

其实“百越之地”的实际状况到底如何,估计历代帝王心里都会有数,否则也不会大耗军力进行征伐了:“如此香饽饽,岂能流于皇宇之外?”

西汉南越王墓

“百越”的范围之广,为中原不少地区所汗颜

今天的广州有“南越王宫署”,春秋时的江浙地区有越国,古时的广西越南一带还有“骆越古国”......就其范围看,“百越”西自交趾(越南)、东及江浙,东西延绵七八千里,其范围之广,有哪位帝王不会为之心动呢?

今日概念上的“岭南”地区原指“南越”,仅为“百越”中的一小部分,此外还有“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诸多体系,其中的“越”字含义与今天的“粤”是一样的,只是地域范围产生了巨大变化而已。

史学家吕思勉曾如此定义:自江以南则曰越。这是因为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都曾有过少量越族人口,不过我则不这么认为:少量移居性质的越民分布不具备历史延续性,将长江以南都定义为“越”显然属“空大泛”的概念,估计长江南岸的居民都会有意见了!

部分百越地区逐步与中原融合,仅岭南地区的“南越(粤)”存续至今

自秦始皇平百越、设郡县以来,汉朝在这基础上给这些越地冠上了郡县之名,此后,“百越”的叫法才逐渐从史载中消失,代之而来的就是具体的地方名称。

南越国宫廷场景

如果将这些南方郡县罗列起来,其数量完全不亚于中原任一发达区域,加上其独有的地理特征,“百越之地”对中原王朝的贡献自古就非常巨大,更让不少常遭涝灾的黄河长江流域地区汗颜。

秦始皇通过修筑灵渠征服“百越”之后,在秦末汉初时曾短暂出现过脱离中央政权的状况,尤以南越、东瓯和闽越为甚。汉武帝时期,刘彻派兵再度平定了越地,始后的数千年里,岭南越地就与中央王朝就牢牢附属在一起了,仅“交趾”(越南北部)在明朝后彻底脱离了中国。

岭南地区与中原合一,卫青功不可没

这里需补充一下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人们多知道他是以平定匈奴著称的,实际上,南方越地的收复才是他的成名之战。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描绘“初出茅庐”的卫青时,其首次功勋就因收复越地而来。

百越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自旧石器时代开始,“百越之地”就有了古人类文明的踪迹,古人之所以认为“百越蛮荒”,那是因为从前还没有考古事业。从今天出土的“百越文物”来看,古越人的文明也是高度发达的,范围涵盖了农业、冶铸、制陶、纺织、造船等许多行业,其灿烂程度丝毫不输中原的黄河流域。

古越人的文化发祥状况盛于黄河流域

从考古结果上看,百越的代表性考古项目”良渚古城“规模远远大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黄帝城,故而今天有历史学家总结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而非来自黄河流域!

当然,以上只是学术上的论证,无碍于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这一结论,不过这至少说明了,要说”百越“自古就是蛮荒之地,那只是狭隘的地域偏见,历史学家们不同意,南粤百姓更不会同意。

“蛮荒”之说,来源于古代典籍遗下的印象

古时候,中原人多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称呼周边各方的部族,“蛮”仅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与“蛮荒”之意毫无关系,也不存在歧视和侮辱性的含义。

“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之后,中原地区与周边夷狄的战争多了起来,于是出现了“夷夏“之间的分水岭,与此同时,剩余的“蛮、戎、狄”也因此进入了中原人的”危机视野“当中,”南蛮“之意因此被逐渐曲解:对中原人来说,南方就是一处”蛮荒之地“,故称”南蛮“。

“蛮族”为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另外一种考证是说,由于我国南部山高林密多瘴气,与中原地区的”沃野千里“大相径庭,因而给人留下了“落后、未开发”的印象,其实这只是地理特征造成的偏见。按此概念来说,古埃及周围还都是沙漠呢,不一样孕育出发达的尼罗河文明?中东一带更是”蛮荒高原“,但一样存在高度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自唐代起,岭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就与中原密不可分

在历史典籍上,与岭南地区相关的字眼确实自唐代之后才多了起来,那时候的岭南地区除了距离以外,其他发展因素都与中原地区无异了,而且还开拓出内陆无法拥有的港口贸易。

唐代开始盛起的南方港口贸易

人们熟悉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说的正是岭南佳果送往京城的状况;唐代宫廷里的张九龄、高力士等都是岭南人----这说明,岭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沟通在那时候已跟全国各地一样,东西南北各地人员的流动已成了普遍现象。

唐代佛教文化的“本地化”兴起,还是由六祖惠能从岭南带到北方的呢,明代心学的奠基同样由岭南而发、由陈献章带到中原地区后再由王守仁发扬光大。以上都是古代的状况,至于到了近现代,岭南地区的政治与经济文化对中原的影响就更不言而喻了,这已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里。

宋太祖眼里的“岭南印象”

每当中央王朝遇到经济困难时,“蜀中、岭南、江南”永远是绕不开的“鼎足天下”的三大地域。宋太祖赵匡胤曾说:“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这三个地方,绝对都是历代帝王眼中的香饽饽呀!

之所以成为发配流放的“热门要地”,仅因为遥远的路途

古时官员在犯错被流放时,皇帝往往并非为了要他的命,而是需要以“遥远的路途”打击其意志。在大多数中原官员的眼里,西北、东北、岭南地区都是这样的“好地方”。

尤其在宋代,由于西北与东北地区不在控制范围内,岭南地区就成了“最佳流放地”了,甚至将官员派到岭南为官,也算得上是一种惩罚---包拯正是这样被“炖冬菇”下放到了广东肇庆。

流放岭南的苏东坡

流放岭南最著名的古人当属苏东坡无异,他的流放结果给世人带来的都是些“馋人”的东西,这一点估计是很出统治者意料之外的。由于唐宋以来,岭南地区都是重要的海运贸易通道,除了岭南丰富的物产之外,被流放者往往也能接触到不少外来的“奢侈品”(至少相对于中原内陆是如此)。

从许多层面上,流放岭南的人员实际上过的并不会差到哪去,仅是由于他们的身体并不适应岭南地区的湿热和湿寒气候,故而并不会给这片地区留下太好的评价~~到岭南是被发配的,难道还要赞美你?

至于苏东坡说的“不辞长作岭南人”,那自然只是一种自嘲,为了告诉流放他的人:“我在南方过得还不错、你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吧!”。

岭南越地承接了我国“中世的结束与近世的开始”

国外的汉学家们考究,我国历史上的“中世”是结束于唐代,自宋开始,就迈入了历经千年的“近代化进程”。这个过程当中,影响我国历史的许多举措都是发自于岭南地区,因为港口贸易正是全球近代化进程中最主要的通道。

《隋书》里载:“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蝳蝐、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这里说的是隋以来岭南港口贸易兴起的盛况;到了唐代,“雄藩夷之宝货,冠吴越之繁华”就描述了其鼎盛之况。

宋代的岭南建筑

有了隋唐以来形成的强大经济基础,后来的宋太祖才感叹:取“蜀中、岭南、江南“三地之一即“国用富饶矣”,在他的眼里,岭南之地何关“蛮荒”?

可笑的是,今天尚有人称岭南地区是“蛮荒之地”

得益于海运贸易这中原所不具备的地利条件,宋代以后的岭南地区“处处发于先机”正是我国近代化历程的必然结果。

在经过岭南文化的数次”北伐“之后(佛学、心学,还有如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及民主革命思想),直到今天,依然还有部分“御用文人”说:”岭南地区经济是发达了,但文化上还是蛮荒之地“,真不知说这话的人是何等的无知了!

自古以来,各地的文化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底蕴独立而存,自唐宋以来就“鼎足天下”的岭南地区,同样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

可笑的是,“文化荒漠”的论调一直有人在唱,到今天还有人在唱,难道真是“天子脚下好说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熬死自己儿子,最终熬成皇帝
广东的简称为什么是“粤”,而不是“越”呢?
广西和广东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这广字是什么意思?让人不敢相信
天天快报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有广东人出身的皇帝吗?
谁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