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大庄写经斋:六世同好,一朝散尽(下)韦力撰

关于叶大庄藏书的来源,王长英,黄兆郸编著的《福建藏书家传略》中有《叶大庄与“玉屏山庄”藏书》一文,然从相关文献来看,玉屏山庄乃是叶大庄之父所建庄园,而从叶大庄的署款来看,他的藏书处乃是写经斋。对于叶家藏书的来由,该《传略》中有如下综述:

叶大庄对书籍的喜好,来自家族的熏陶。叶氏是有名的藏书世家,叶大庄的五世祖叶观国,字家兴,别号毅庵,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他平日好收藏,家有“绿筠书屋”,藏书60000余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命各省采进遗书,观国应聘入局。他深入民间搜辑群书,为朝廷采集到不少古籍。他还利用收集到的闽中资料撰成《闽中杂记》一书。其曾祖叶申蔼,字惟和,号次慢,乾隆六十年(1795)举乡荐,大挑一等,以知县试用江苏。叶申蔼嗜书胜过其父,其一生致力于读书,藏书,建有“荫余轩书楼”,藏书达30000卷。叶申蔼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为官江苏期间,他积极筹款捐资文游,肇文两书院,又购贮书籍捐充书院藏书楼,受到士子的称赞。叶申蔼卒后,所藏书籍大半毁于水火。叶大庄的祖父叶仪昌及父亲叶滋森均为嗜书之人,分别建有书屋“芝石山房”与“池上草堂”,但此时的藏书已今非昔比,叶家藏书至叶大庄时再一次发展到高峰,达50000卷之多。

三山叶氏藏书从叶大庄的五世祖叶观国算起,到大庄这里已经递藏了六代,对于叶大庄藏书数据的来由,乃是本自其所撰《写经斋初汇·诗二》中的“吾家藏书五万卷,手艺花木三十年。”叶大庄长年买书运回家乡,他在诗中写道:“村人迎归船,书箧两奴运。晚潮风又热,到门廿里近。荔枝惜已迟,龙眼啖不尽。蛤田疍屋间,浪花绿接畛。数个橘柚林,园翁半族亲。”

叶大庄每次乘船回家都会带回整箱的书,而陈宝琛在所写《过玉屏山庄》中也谈到叶家有大量的藏书:“五年不舣阳峙棹,几树頳桐欻出檐。旧货当门惟石坐,尔时插架尽牙签。官货到手谁能厌,诗卷随身可也添。恨别只怜花竹色,江神未必管贪廉。”

对于其藏书特色,《传略》一文中写道:“他庋藏明代福建麻沙本与浙江凌、闵二家刻本甚多,这是其藏书的一大特色。他的镇库之本有宋刊本《礼记要义》《汉书》两部书。”

而对于叶庄藏书的失散,《传略》一文中写道:“叶大庄的藏书,原先家人还保护甚佳,后来叶大庄病逝于邳州知州任上,叶氏家道中落,为了生计,藏书大部分被家人典当或卖掉,其中一部分流入福州宫巷口书肆‘薛颐记’。”

而这些书散出后,有一部分为谢章铤所得,他看到故人之藏如此失散,以至于为之垂泪。虽然他的藏书失散了,但玉屏山庄却留存至今。卢美松所编著《福州名园史影》中《玉屏山庄》一文写道:“玉屏山庄系叶大庄亲自主持设计,精心选料而修建的。规模宏伟,布局典雅别致,建筑精巧,为福州地区所仅见的山庄建筑。山庄占地1万多平方米,民国时期,先后分割售予他人。现存庄南1120平方米游氏住房。”

如此说来,玉屏山庄乃是叶大庄在其父亲所购庄园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建。叶大庄去世后叶家很快衰落了下来,该庄园也被分割成几部分,但到如今仍然留存十分之一。对于这一部分,卢美松在文中有如下描绘:“该房由门廊、天井、披榭、大厅、厢房、后院组成。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山封火墙。前门墙上设女墙,便于守卫。大厅前之游廊廊枋及梁柱均用楠木,枋长13.4米。后院有花园、假山、鱼池,造型奇特,花木扶疏,山水辉映,极富山庄情趣。”

叶大庄的玉屏山庄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2019年4月8日,在福建省委党校林怡和林星两位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前往该地探访玉屏山庄。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前往此村费了一些小周折,然在村内很快找到了严复祠堂。经林星老师联络,过了一会儿祠堂的管理者陈应杰老人给我们来开门。

标牌

老人颇为健谈,然其所讲方言我大多听不懂,于是请二林老师代为翻译,但不知什么原因,陈老先生却对她二人的问话置若罔闻,而我的问话他却有问必答。刚开始我三人不明就里,与之交谈一阵后我渐渐明白了原因所在:老先生有可能只能听到低音频,而对于女性所发出的高音频他无法接受。这种状况令我甚苦,只能不断地催促二林老师紧跟在我们旁边,以便随时翻译老人的所言,这让我恍惚间觉得自己是国家领导人正在接待国际友人。

参观完祠堂后,老先生又带我们去参观严复故居。故居因为产权纠纷不对外开放,但因严复的大名使得故居附近的道路正在拆迁拓宽。陈应杰说这一带要进行大的改造,他问我改造完后这里会不会热闹起来。闻其所言,我踌躇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应该咋回答,而林星则恶作剧地看着我直乐。

午桥的介绍

桥旁的老屋

从严复故居门前的道路掉头回返,准备穿过前面的一座古桥前去探看玉屏山庄。这座古桥名午桥,这让我想到了晚清时的端方,因为端方字午桥,我不清楚此字的来由是否跟我所见的这座桥有关联,但他被乱军所杀也算因公而亡,从这个角度而言,叶大庄与端方有一比。而叶大庄曾写过一首名为《午桥》的诗:“午桥人唤五门桥,元祐题名字未消。想得落成洒酒日,富韩司马正当朝。”

古老的石桥

看来午桥在宋代就已有之,而今的桥面和护栏均为古老的石条,陈应杰向我讲述着此桥与叶大庄后人的故事。经过林怡的翻译,让我了解到叶大庄的后人生活颇为奢靡,其后人引领新潮的方式却很特别,老人称这位后人喜欢穿一种瓷鞋。我质疑于这种鞋是否很容易碎,老人称正是如此,因为走不多远鞋碎了他就可以再换一双,以此显现他家有花不完的钱。然我觉得鞋碎了似乎破费不大,但若断口把脚割破了则得不偿失。老人闻我所言,迟疑了一下说,他没听说过这位后人是否割破了脚,但每次走到午桥时,这位公子哥就会从兜中摸出两块银元顺手丢入河中,有些人会立即跳入水中捞银元,而他就以此来取乐。

河边的枯树

我听闻陈应杰老先生的讲述,同时脑补着这位穿瓷鞋后人走路的样子,可以想象的到此人将银元丢入河中时姿态应当很优雅,否则的话,有损三山叶氏家族的英名。想来,叶家的衰落就跟此人的优雅举措有一定的关联性。我向陈老先生求证我的猜测,他认为我的所言不错,但老人却认真地向我讲解着桥头原本有两棵古树,因为台风的原因倒掉一棵,而另一棵已经枯死。这让我想到了《诗经·小雅》中所言的“何草不黄?”

玉屏书院

消费升级

陈老先生先生边走边讲解

穿过一条窄巷

穿桥而过,左手边是一片高房大屋,陈应杰说这些老房原本都是玉屏山庄的一部分。我注意到某个院门口挂着“玉屏书院”的匾额,其门牌号为“下岐村下岐90号”。书院锁着门,不知里面的情形。我等继续跟着老人前行,在路的转口处,看到了“停车先交50元”的牌子。此处经济之富裕看来远超帝都,琉璃厂的停车费是15元一小时已被不少爱书人诟病,然与本村的起步价相比,显然只能算是小巫。

大门套小门

陈老先生边走边讲,他大概意思是告诉我,这一带原本的建筑格局是怎样的。虽然他的一些话被二林老师翻译的不及时,但我从表情和神态上依然能够感受到老先生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挚爱。他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大院门口,经过用力敲击,过了一会儿一位老人给我们开了门。从开门人的表情上,我感到陈老先生语气十分熟悉,而此门的门牌号为“下岐村下岐82号”。这个院门乃是严严实实的大铁门,在门的左下角又开了一个门上门,然而此门的高度我估计超不过一米二。陈老先生只能弓身钻入,他已经考虑过我的身高,其进门后从里侧将整个大门打开,而后示意我们入内。

正院

的玉石已被抠掉

进门之处应当是玉屏山庄的侧门,由此穿过一段回廊,来到了故居的中厅,此处的木雕保护得十分完好,只是门扇上的一些镶嵌花卉却出现了很多空洞。陈老先生解释说,这上面原本嵌的是玉石,后来玉石被人抠走了。看来当年的玉屏山庄果然是大户人家。

新贴的壁纸

垂挂

非玉石得以保留

进入中厅,这里的影壁上贴着新式的寿字纹壁纸,陈应杰解释说,这里曾拍电视剧,这是当年剧组的人贴上去的。而另一个堂屋的影壁上则贴着线描本的菩萨像,陈应杰说,这同样是剧组所为。

另一间厅堂

造型优美的隔扇

穿过几栋房屋,在每栋房屋内都能看到精美的木雕,而后陈老先生带我们来到了后花园,在花园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太湖石垒起的假山。陈应杰解释说,这座假山以前更高,只是前几年因为刮台风倒了一棵树砸到了假山顶上,使得这座山的高度降低了一半。

房屋与后花园之间有木栅栏

进入院中反观

后花园

顺着石阶我走到了假山近前,果真看到四处有很多散落的太湖石,站在这块高地上,可以看到院后的情形,我突然感到叶大庄建造的房屋在某些手法上借鉴了上海的石库门。环境影响人,叶大庄在上海任职期间,不知道他是否买过一些西学著作,而严复曾经系统地介绍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他的观念应当对叶大庄有重要影响。而严复跟玉屏山庄也有很多关系,王长英,黄兆郸编著《福建藏书家传略》中写道:

讲解假山

后院墙

登上假山的平台

严复在世时很喜欢玉屏山庄,有一年,他与叶大庄一起回老家阳岐村,因祖居人多住不下,就曾借住玉屏山庄。1918年年底,严复为三子严叔夏订婚,还向叶家买下了玉屏山庄的一些房子。1919年元旦,严叔夏与台湾巨富家族的林慕兰小姐结婚,洞房设在左厢房,因新娘陪嫁太多放不下,还将前后厢房打通。严复在玉屏山庄亲自为儿子操办婚事,婚宴三十桌,阳岐的乡亲们都来赴宴,山庄里喜气洋溢,非常热闹。

站在台上看到后面的屋顶

已经被砸倒的假山

参观完玉屏山庄,跟着陈老先生原路返回,他在路上一直不停地说着什么,我努力地倾听着,大概明白他在关心本村未来的变迁。我向他预言,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对严复的价值会认识得更深,今后为这里参观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而玉屏山庄竟然跟严复有直接的关系,想必游客来此处参观时,这里也会成为必访之点。

被劈掉了一半

田园将芜胡不归

陈老先生听闻我的预言后,似乎长舒了半口气,我不知自己的预言能有百分之多少可以实现,但做过好事的人,人们不会忘记他。而叶大庄的鞠躬尽瘁,也早晚会被后人能够充分认识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福州盖山阳岐玉屏山庄:百年私家园林 严复成亲处
阳岐严复故里(2022.6)
【书楼】叶大庄写经斋:六世同好,一朝散尽(上)
严复为何叫“几道先生”?曾经住在杂物间?
陈子性藏书(四)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