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枢微言》第十二期——众说纷纭的人迎寸口


作者:穆超,陈立新先生的入室弟子。高级工程师,生于三代中医世家,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佛道医儒武,山医星卜相均有涉猎,自18岁始为人调病,先后跟随多位中医老师学习。于2011年创立泰和堂医馆,开展中医全科诊疗。


责编导读:“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此处的荥输,应该指的是五输穴(井、荥、输、经、合)而不仅仅是荥穴和输穴!因为临床中的疾病千变万化,单靠荥输两个穴位是无法通调外经的。只有把五输穴完全弄明白了,才能实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大数”)。


在《灵枢·终始第九》中有一段文字:“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而在其他篇章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其他类似的说法在内经中不下四五处,有说“脉口”“气口”,有言“寸口”,实为异名同处,故依常言以“寸口”代之!



到底在哪

人迎寸口的说法在内经中出现多次,且以大量篇幅论述,说明人迎寸口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人迎寸口具体在哪?历代医家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左人迎,右寸口”理论,此论出自于王叔和《脉经》中的《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此论述在临床中也有大量应用,据说效果也不错。


那么在内经中是如何定位的呢?

《灵枢·本输第二》:“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

《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搏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寸口,又称气口。

《灵枢·经脉第十》:“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灵枢·经脉第十》所说:“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也就是手腕内侧手太阴肺经循行所过的脉动处。

“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搏动处。



倍、盛之意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中用的“倍”,《灵枢·终始第九》中用的是“盛”,“倍”“盛”两个字其实是一个意思,代表人迎与寸口的力度大小!说到这里,有的人就说了,颈动脉的搏动一定大于桡动脉啊!还用比较吗?呵呵,其实古人摸的不是脉管的宽度而是力度,只要仔细摸一定能够知道里面的区别!



盛、倍的比较

到底什么是一盛,怎么样才是二盛、三盛呢?

如何操作呢?以摸病人的左侧脉为例!医家左手摸其寸口脉,右手摸人迎脉,取最强脉位的脉度来比较盛、倍!如何判断呢?一盛:人迎与寸口能感觉出区别;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二盛:介于一盛与三盛之间!



如何应用

《灵枢·终始第九》:“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补泻的穴位数为三个(单侧),即: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2、因为太阴、阳明“大富于谷气”,它们是多气多血之经,所以一天扎两次,厥阴、少阳一日一次,太阳、少阴两日一次!



如何取穴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此处的荥输,应该指的是五输穴(井、荥、输、经、合),而不仅仅是荥穴和输穴!因为临床中的疾病千变万化,单靠荥输两个穴位是无法通调外经的。只有把五输穴完全弄明白了,才能实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大数”),所以,调人迎寸口是通过选用适当的五输穴来进行补泻的!



先后顺序

《灵枢·终始第九》:“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当阴盛阳虚的时候,先补阳后泻阴;当阴虚而阳盛的时候,先补其阴后泻阳!所以,调人迎寸口脉时的先后顺序是:先补后泻。



写到这里,其实感觉有些无味,因为在应用七针的过程当中我曾验证过病人治疗前后的脉象变化!当你辨证准确,针具选用得当,手法精准细腻,不管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还是脉象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变化!此篇文章当为喜欢脉法和喜读内经之同道抛砖引玉之作,不当之处还望海涵为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迎脉和气口脉位置
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 人迎、寸口脉法探秘
3.人迎大于寸口旺盛的问题
人迎 气口疑?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四圣医学解丝集·四圣心源解丝·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