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错了,以为深圳抛弃了制造业,原来它仍然是经济基本盘

这两年听得最多的是,深圳的人少了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工厂迁走了,人也跟着走了。我也看到了很多店铺关张了。也听到不少这样的声音:深圳土地面积少,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只发展金融和高科技就够了,制造业转移到周边城市。也听到深圳官方的“腾笼换鸟”计划。

我也和广大网友一样的担忧:笼子腾出来了,鸟却没来。

今天,看到深圳《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才明白,原来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一种偏面现象。

没有想到的是,制造业依然是深圳经济的基本盘,占GDP35%以上。深圳很清楚,香港的空心化、房地产化决不是深圳效仿的对象。深圳也明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创新可能就会受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也会受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竞争力。

一,多样性才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专门研究美国城市的书籍,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城市的多样性才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书中写道: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关联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

书的结尾总结道:充满活力、多样性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用很多的例子说明了其观点。

例如交通,交通的规划就要考虑多样性,汽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缺一不可。即使美国号称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但人行道在城市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汽车道也分公交车道和普通车道,公交车道就是用途集中的设计。

深圳的交通规划之前是没有自行车道的,近距离的交通很不方便。于是近年新修的道路都有了自行车道,这就是一个城市需要多样化的表现。

例如城市,底特律是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的城市, 上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制造业的骄傲。虽然后来因为美国汽车工业的衰退城市也陷入了负增长,但产业单一使得城市难以顺利转型。

2013年底特律这座城市申请破产。

底特律城市卫星图

另一个城市的例子,则是香港。香港的空心化使城市的活力降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以致出现了近年来的极端事件。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导致实体经济衰落,走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数据显示,香港的制造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仅为1.4%。其早先繁荣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深圳等珠三角区域,开启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前店,指香港是产业链的前端,包括研发和营销;后厂,指深圳等珠三角区域的加工厂是产业链的后端。

分工合作是没有错的,但是,一个城市是需要多层面互相支撑的。城市的发展是人性的集合,是生活的集合,不是生产几样东西、卖几样东西那么简单。

城市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如同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

二,香港空心化、房地产化的弊端

香港曾经是多么的繁华之地。灯红酒绿,人多钱多楼高。

然而,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达,香港越来越看不上解决了大量就业人口、利润比较低的制造业。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加上中国内陆改开对于制造业的急需,便顺势将制造加工业转移到了深圳等珠三角区域,大力发展金融及贸易业,还有房地产业。

香港确实赚到了更多的钱。但是,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土地拍卖推高了地价,楼价也随之升高,让富人的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多的穷人就只能挤笼屋。

香港笼屋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从事高端服务业的能力。再加上制造业的贫乏,吸纳就业人口的乏力,让年轻人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社会矛盾的加剧,便产生了很多的戾气。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近几年来香港的极端事件。而这些事件,又反过来给社会带来负面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了香港的形象,影响了金融、贸易业。

香港全面的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制造业是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制造业的上游是科技创新,下游是贸易和服务业。如果一个城市剥离了制造业,产业链则是不完整的,那么这个城市的就业结构就会出现断层。

而制造业占比过高,也不行。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今天,没有上游的研发、创新,就是落后。没有金融等高端服务的支持,制造业也不会快速升级换代,失去竞争力。

芯片创意图

社会发展的最终本质,就是各种消费的集合。比如军事、医疗、交通、教育等等。消费的目标,就是各种各样的产品。有的产品实体形式,有的产品是虚拟形式。而虚拟形式也是由具体的人来实现或创造的。

实体经济才是实实在在的,各种虚拟经济,也必须是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道理就是这么来的。

制造业也是一个城市多样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四,深圳持续强化产业链,做强制造业这一环

城市的多样性要求,制造业的重要性,都决定了深圳不能抛弃制造业。

深圳能够从一个个的小渔村,经过40年就成为了国际化大城市,加工制造业是立身之本。在城市的升级换代之中,腾笼换鸟不能不要制造业,是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占地多、消耗能源多的粗放式制造业,升级为现代制造业,打造国际竞争力。

深圳已经不是为了生存图发展的时期,如今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就是国际竞争。需要新一代的工厂和新一代的工人,需要新一代的工业区。

深圳今后要做的是: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以达到《若干措施》中提出的“强链”“补链”“稳链”,持续强化产业链,所以严守30%工业用地红线,让实业兴邦成为全社会的理念。

其实,人们对于深圳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看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看座座空置率高的写字楼,看着每年都刷新的高房价,人们不禁要问:务实肯干的孺子牛精神还在吗?

或许,深圳管理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若干措施》表达了深圳管理者的态度,回答了科技成果为谁服务的问题,也将产业链摆在了和人才、空间同等重要的位置。

强化产业链,强化制造业,一定会让有了一定浮躁之气的深圳,重拾务实之风,以自我再生的特质,以40周年的成熟人格,在双区建设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那个时候,再也不会有人说深圳是炒房示范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实体困境怎么破】去“产业空心化” 回归“实业立国”
青岛,一座加速崛起的北方资本之城
爽爽的贵阳,制造业也很强
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超过上海、深圳,登上全球第一
中国六城市新晋“万亿俱乐部”,史上首次!对深圳有何启示?
中国即将“最富”的十大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