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灭亡的根儿并不在黄巢,而在这个家家户户都要用的东西

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各朝各代的盐业政策反反复复,时而官营,时而民营,到了唐朝,围绕食盐的经营,终于掀起了轩然大波。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唐,并进攻中原地区。当时的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的叛军,需要筹措大量军饷,于是他用政府资金垄断了当地的盐业市场,先将食盐全部收购,然后高价卖出,赚取了足够的军费。

颜真卿的做法是战时不得已而为之,但“安史之乱”后,却被唐朝庸官们奉为至宝,把这当成政府发财的真经,唐朝的盐业制度立刻从民营转向了官营,而且官盐的价格还节节攀升。原本民营期间,食盐的价格每斗不过十钱,官方垄断之后,就涨到了110钱。

唐朝后期官营盐业给统治者带来了巨额财富吗?没有!

过去十文一斗的盐价格暴涨,这不是明摆着给冒险家们一个获取暴利的机会吗?当时只要是产盐的地区,就少不了私盐贩子的身影,私盐大批涌入市场,强烈地冲击了官盐的市场。唐德宗把食盐价格推上了高峰,但总收入却不升反降,因为百姓都去买私盐了,官盐根本无人问津!

面对蜂拥而起的私盐贩子,唐朝皇帝们高高举起了屠刀,想用杀无赦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盐业垄断地位。最终直接把底层民众推向了穷困的深渊,既然活不下去,干脆就亡命一搏好了。

曾经辉煌的大唐王朝摇摇欲坠,如果此时官府能够和私盐贩子们和解,也许这个王朝还有救。但是唐王朝的统治者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最终让唐朝灭亡,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私盐贩子—黄巢。

黄巢的老家是山东菏泽,祖上三代都是私盐贩子,家境殷实,但他非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只可惜总是名落孙山。唐末的大动荡是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发动的,当他带领造反的队伍攻城拔寨时,他的私盐合伙人黄巢看到了一条通往仕途的另类道路,于是拉来一队人马响应王仙芝。后来两伙私盐贩子武装会师一处,实力壮大了,但他们却不像其他的农民武装那样攻占城池,扩大地盘,而是四处流窜,打下一城抢劫后就弃城而走,转战另一城。

其实,黄巢和王仙芝造反,目的是功名,而不是地盘。所以他们打了胜仗后,立刻派人和唐朝官府商量,要求接受招安,给自己要个官职;吃了败仗后,就先夹起尾巴做人,伺机再战。但他们多次要官都遭到拒绝。最后黄巢攻入长安,自己当了皇帝。

后来,唐朝向周边民族借兵,终于平定了黄巢的暴乱,但唐朝遭此重创,已经奄奄一息,没过多久就灭亡了。这糟糕的结局,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唐朝后期执行的糟糕的盐业政策。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雷 音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食盐有多贵?一两食盐一两金,许多人因它丧命
历史上的那些“盐”事儿
三个“私盐贩子”推翻元朝:为何关于“盐”的争夺堪称古代“石油战争”?
五千年封建王朝,成也盐政,败亦盐政。古代官盐与私盐的历史
程咬金、黄巢、张士诚,古代私盐贩子为啥特别爱造反?
没有盐的历史也会变淡:不受今人待见的食盐如何调剂着风云大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