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下令撤藩,61岁的吴三桂为何宁愿起兵造反,也不愿做富家翁?

说起吴三桂,大家能想到便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将清军引入关内的明末大汉奸,也正是他的这一举措,使得中原地区落入满清之手,并被统治了两百多年。当然,吴三桂之所以投靠满清,一方面和李自成的某些操作有关,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为自己升官发财找出路。对此,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吴三桂是为了功名利禄,那为何还要61岁高龄起兵造反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仔细看看,毕竟从一开始,康熙并未对吴三桂动杀心,只是想要免去吴三桂日益强大的兵权。根据史料记载,在撤藩之前,康熙是打算将辽东地区划给吴三桂,当做其养老之地。并公开说明会好好善待吴家上下,绝不妄杀一人,也就是说吴三桂完全可以当个富家翁直到终老。而对于之后的事情,我们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吴三桂所处境地,就能大概明白,除非吴三桂一心求死,否则他是真的没有什么选择余地了。

自吴三桂降清开始,他们之间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于其他两位藩王不同,吴三桂从一开始就和满清是明码标价的交易,一旦藩王被撤, 那么尚可喜、耿精忠还能当个奴才,而吴三桂在整个清廷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并且在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是充分领会到了满清皇室的阴狠手段,对此他是心有余悸的,这份交易在吴三桂心中本就没多大安全感。而吴三桂为了彻底得到满清皇室的信任,更实将南明永历皇帝活活勒死,以此作为投名状来表达诚意。

但是,吴三桂杀永历皇帝反而成了败笔,这不仅引起明朝遗老们的憎恨,同时让满清皇族更加对吴三桂提高警惕。对于这件事,同为降将的洪承畴就曾说过:'若要安,切不可使云南太平无事,永历若在,康熙何敢想撤藩'。但是对于这番警告,吴三桂并未听到心里,而是执意的将永历皇帝杀死,这也使得他自己失去了'养寇自重'的底牌。

那康熙为何要执意撤藩呢?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沉重的经济压力。我们就拿康熙继位前一年,也就是1660年来说吧,当时清朝的全年财政收入也才875万两白银,而云南地区的支出就高达900万两白银,这两者之间是完全的失衡状态,哪怕康熙皇帝不吃不睡,也很难供得起云南一省的开支。以致史书曾这样记载'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所以,康熙如果不尽快裁撤三藩,那么整个清朝都有可能被积怨所推翻。既然横竖都是反,那还不如直接干脆的削藩。

所以,当康熙下定削藩之后,就把逼到了吴三桂不得不造反的地步。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吴三桂手下的人不愿意了。毕竟你吴三桂被削了照样还能当个富家翁,可这手下的数十万士兵怎么办?康熙可不会管他们的死活。

毕竟这数十万士兵,已经过惯衣食无忧的生活了,这突然间失去了供给那还了得?此时吴军上下可谓是一片喊杀喊打,拒绝削藩并要求武力造反,在全军的鼓动下,吴三桂已经没了退路,如果他不顾兵士反对,那么整个吴家的性命都会不保。

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这场耗时8年的撤藩战争就此爆发。而作为吴三桂,不仅错失了上天赐予的机会,不愿继续向北进攻,企图与满清划江而治,结果给康熙调整战略的机会,让其重新部署兵力。一举击败了三藩联军,使得吴三桂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三桂起兵造反,却不得民心,只因当初做得太绝
吴三桂明明已经占据了军事优势,为什么和康熙的较量还是失败了?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康熙在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折上批了什么话,让他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都是忽悠惹的祸,吴三桂起兵一开始声势极大,最后为何脆败?
清初“三藩之乱”席卷了中国半壁江山,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