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皇帝学朱棣搞大阅兵,目的为了震慑英国,结果适得其反

阅兵是一个国家展示肌肉,震慑宵小的手段。一说起阅兵,大家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国庆时期,我国举行的盛大的阅兵式,我国的阅兵以整齐划一,威武著名。老外在观看我国的阅兵式之后经常会直呼克隆人,可见我国阅兵的精彩之处。阅兵并不是现代军事发展下的产物,早在古代时期就已经有关于阅兵的记载。古代皇帝经常会在部队出征时,检阅军队,能够极大的提升士气。

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为了震慑各国使臣,在京城聚集了十万士兵,举行了前无古人的大阅兵。当时参加阅兵式的蒙古各部落首领和西域各国君主,在观看了明朝阅兵式之后无不被震慑住,纷纷俯首称臣。当时明朝参与阅兵的是护卫京城的京营。下辖明朝最为精锐的五大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在当时展示了各种战法,有骑兵突击,神机营热火器作战,步骑结合,各种先进战法的演示。让周边小国看到了明朝军事力量的强盛,甚至在世界范围都影响极大。

影响最远的地区,埃及国王在得知阅兵盛况之后,更是直接开放了红海,允许明朝军队自由出入,郑和率领的明朝船队由此进入了红海海域。可以说明朝朱棣时代的这次阅兵是极为成功的。后来时间来到了清朝时期,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科技发展严重滞后,甚至不如明朝时期,但是当时的海运已经极为发达,所以清朝政府和国外的交流也是极为频繁,当时的英国派遣了大量人员组成使团前来为乾隆皇帝贺寿。带来了大量的工业革命产物。有蒸汽机,棉纺机等物。其中还有一样,英国将他们当时最为先进的君王号战列舰做成了一艘模型,该舰配备有110毫米火炮,是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战舰。

英国此次前来贺寿,不光有交流的意思,也有对清朝进行武力威慑的意思。当时清朝乾隆皇帝和英国使团在承德避暑见面了,但是当时双方的交谈十分的不愉快,清朝统治者自封为天朝上国,视英国使团为西方蛮夷,要求英国使团学习中国礼法,对乾隆三跪九叩,英国使团拒绝实行,所以双方十分的不愉快。

后来在各国献礼的时候,英国使团带来了当时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卡宾枪、手枪等武器,准备向乾隆展示,但是清朝大将福安康却视这些为奇淫巧技,没有什么好看的。其实,英国使团此次前来,并不是只有贺寿的目的,他们的实际目的是打开清朝的通商口岸,能够将英国的商品向中国倾销。但是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

为了让英国使团看到清朝的实力,乾隆皇帝效仿朱棣为使团举办了盛大的军演,清朝最为精锐的部队全部被调集到京城,但是在英国使团眼中这些清朝精锐并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当时的清朝士兵衣着不统一,部队行进扎乱不堪,大都使用大刀长矛,更是没有热武器。英国使团看到之后,判断清朝的实力远不如明朝,更是在渐渐走向衰弱。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清朝固步自封,西方列强却蒸蒸日上,最终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英国派遣了一支舰队炮轰虎门,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黑暗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易中天批评的乾隆帝,真的是中国陷入落后和衰落的罪人吗?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二 ——民俗.民风.民生篇5
马戛尔尼使团不远万里来华给乾隆庆贺83岁大寿真正目的是什么?
清朝是如何阅兵的?阅兵又有哪些项目?
乾隆为震慑英国而效仿朱棣阅兵,使者:大清会一败涂地
历史上的乾隆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答案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