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检验职考】脑脊液/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高频考点汇总
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①有脑膜刺激症者;②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③疑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脑膜白血病患者;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系统观察或椎管内给药等。    脑脊液检查的禁忌症有: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病人处于休克、衷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2、正常人脑脊液总量是120~180ml。
3、脑脊液采集标本采3管,每管1-2ml,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
4、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d、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d、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疱疹性脑膜炎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d穿刺采集标本。
5、脑脊液的颜色(1)红色:见于穿刺损伤(新鲜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前者在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后者扔为红色。(2)黄色:主要见于陈旧性出血,脑脊液呈黄色称为黄变症。(3)黄色胶冻状:主要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4)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5)褐色或黑色:见于黑色素瘤。(6)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6、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毛玻璃样微混, 静置12~24h,表面有薄膜或纤维凝块。该薄膜或凝块做结合分支杆菌检查,阳性检出率高。
7、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有凝块或沉淀。
8、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呈透明。
9、正常脑脊液的pH为7.31~7.34。
10、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的常用方法是潘氏试验,检测的是球蛋白。球蛋白含量增高提示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当脑脊液中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会出现凝块。11、正常脑脊液白细胞为: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主要以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为主。两者的比例为7:3。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
12、急性炎症期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亚急性增殖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13、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为血糖的50~80%,2.4~4.5mmol/L,脑脊液葡萄糖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原因是细菌的分解,生长需要能量所致。
14、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血浆的1.2~1.3倍,这是由于脑脊液内蛋白含量降低,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之间平衡,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高于血浆。120~130mmol/L。氯化物减低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 点上方绿标闭着眼睛学习
更多音频信息,公众号内搜索“考点梳理”
本章划重点
1.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2.脑脊液的理学检查如颜色、透明度、凝固性等与疾病的关系
3.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4.脑脊液化学与免疫学检查如蛋白质、葡萄糖临床意义
常见易错题型精选1.下列检测脑囊虫病特异性较高的试验是脑脊液A.镜检B.补体结合试验C.胶乳凝集试验D.间接血凝试验E.酶联免疫试验【解析】E脑囊虫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脑囊虫的阳性率可达88%;致敏乳胶颗粒玻片凝集试验诊断脑囊虫的符合率为90%;ELISA法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2.用于检查脑膜炎球菌的染色方法是A.碱性亚甲蓝染色B.革兰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印度墨汁染色法E.苯胶墨染色法【解析】A显微镜检查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或碱性亚甲蓝染色检查致病菌。革兰染色用于检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碱性亚甲蓝染色用于检查脑膜炎球菌。显微镜检查对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阳性率为60%~90%。如果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可采用抗酸染色,油镜下寻找抗酸杆菌。新生隐球菌检查常采用印度墨汁染色法,若呈假阳性,可采用苯胺墨染色法。3.脑脊液标本经放置1~2小时后,即可形成明显凝块,并有沉淀物出现可见于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脑脊髓梅毒D.蛛网膜下腔梗阻E.流行性乙型脑炎【解析】B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4.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理化特征,以下正确的是A.血性脑脊液,蛋白增高B.浑浊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C.透明脑脊液,氯化物增高D.透明或微浑浊,氯化物降低E.透明脑脊液,葡萄糖降低【解析】C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理化特征是:透明,无凝固,蛋白质和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增高,淋巴细胞增高,细菌培养阴性。5.下列关于脑脊液中肿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提示价值,但无确诊价值B.肿瘤细胞阳性率仅为15%~40%C.CSF中转移性肿瘤的阳性率高于原发性肿瘤D.弥漫性癌肿、脑膜黑色素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检出率较高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脑膜转移时,脑脊液中易见【解析】A大约70%恶性肿瘤可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涂片或免疫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则有助于肿瘤的诊断。6.Ross-Jone试验主要检测脑脊液中的A.白蛋白B.球蛋白C.黏蛋白D.糖蛋白E.纤维蛋白原【解析】B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定性可用硫酸铵试验,包括Ross-Jone试验和Nonn-Apeit试验。饱和的硫酸铵能沉淀球蛋白,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若球蛋白增多则Ross-Jone试验阳性;Nonne-Apelt试验可检测球蛋白和清蛋白。7.脑脊液氯化物低于有可能导致中枢抑制而呼吸停止的浓度是A.55mmol/LB.65mmol/LC.75mmol/LD.85mmol/LE.95mmol/L【解析】D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低于85mmol/L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出现呼吸停止。8.脑脊液第一管标本适合于A.寄生虫检查B.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C.常规检查
D.细菌培养检查
E.颅内压测定
【解析】D
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
浆膜腔积液检查
1、浆膜腔积液做理学检查留取标本2ml。厌氧菌培养留取标本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标本10ml。
2、标本采3管,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肝素抗凝);第三管细胞计数(EDTA抗凝)。
3、标本采集后应在30分钟内送检,以防止细胞变形。
4、正常人胸腔液<200ml,腹腔液<50ml,心包腔液15~30ml。
5、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色
临床意义
红色
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
白色
化脓性感染、真性乳糜积液、假性乳糜积液。有恶臭气味的脓性积液多为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所致
绿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棕色
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腔或腹腔
黑色
曲霉菌感染
草黄色
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等
6、有恶臭气味的脓性积液提示厌氧菌感染。
7、腺苷脱氨酶(ADA)增高主要见于结核性,风湿性积液。
8、癌性积液时,积液CEA/血清CEA比值>1。
9、浆膜腔积液检查分为三级:(1)一级检查:为一些较简易的项目,包括比密、PH、总蛋白、黏蛋白试验、细胞总数、分类与形态学检查以及细菌检验。(2)二级检查:有CRP(C反应性蛋白)、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LD(乳酸脱氢酶)、ADA(腺苷脱氨酶)、ASP(酸溶性蛋白)、AMY(淀粉酶)、GP(糖蛋白)等。(3)三级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同工酶、蛋白质组分分析、肿瘤特异性抗原及细胞免疫力功能等。肝癌是导致腹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
10、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颜色
淡黄色
黄色、红色、乳白色
透明度
清晰透明
浑浊
比密
<1.015
>1.018
凝固性
不易凝固
易凝固
Rivalta试验
阴性
阳性
蛋白质定量(g/L)
<25
>30
积液蛋白/血清蛋白
<0.5
>0.5
葡萄糖(mmol/L)
接近血糖
<3.33
乳酸脱氢酶(LD,U/L)
<200
>200
积液LD/血清LD
<0.6
>0.6
细胞总数(×106/L)
<100
>500
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为主,可见间皮细胞
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或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
11、Rivalta试验检测的是胸腔积液中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为pH 3~5。
12、关节腔液高度黏稠,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呈正相关。炎性积液的黏稠度减低,关节炎症越严重,积液的黏稠度越低。
13、关节腔积液中的结晶:①尿酸盐结晶见于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见于软骨钙质沉着症。③胆固醇结晶见于结核性,类风性关节炎症。
♬ 点上方绿标闭着眼睛学习
更多音频信息,公众号内搜索“考点梳理”
本章划重点
1.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2.浆膜腔积液的理学检查、显微镜检验及临床应用
常见易错题型精选
1.胸腔积液的英文
A.transudate
B.exudate
C.hydrothorax
D.hydroperitonium
E.hydropericardium
【解析】C
transudate漏出液;exudate渗出液;hydrothorax胸腔积液;hydroperitonium腹腔积液;hydropericardium心包腔积液。
2.结核性关节炎时,凝块占试管内积液体积的
A.4/5
B.3/4
C.2/3
D.1/2
E.1/4
【解析】C
结核性、化脓性关节炎时,形成重度凝块,凝块占试管内积液体积的2/3。晶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形成中度凝块,凝块占试管内积液体积的1/2。SLE、骨性关节炎、骨肿瘤、系统性硬化病时,形成轻度凝块,凝块占试管内积液体积的1/4。
3.为了保存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形态,最适的防腐剂为
A.乙醇
B.4%甲醇
C.4%甲醛
D.丙酮
E.福尔马林
【解析】A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4.可导致渗出液产生的原因是
A.转移性肺癌
B.晚期肝硬化
C.丝虫病
D.肾病综合征
E.充血性心力衰竭
【解析】A
导致渗出液产生的机制包括微生物毒素、缺氧及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胞浸润、外伤及化学物质刺激等。
5.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与血清LD的比值小于
A.0.4
B.0.5
C.0.6
D.0.3
E.0.1
【解析】C
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与血清LDH的比值小于0.6。
6.患者,男性,60岁,肺炎,伴有胸腔积液,疑发展为心力衰竭。胸腔积液检查结果为:蛋白质18g/L,细胞数50×10/L,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少见中性粒细胞。
漏出液中细胞数为
A.<100×10/L
B.<10×10/L
C.<500×10/L
D.<500×10/L
E.>500×10/L
【解析】A
漏出液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为<100×10/L。
7.软骨钙质沉着症形成
A.羟磷灰石结晶
B.类固醇结晶
C.胆固醇结晶
D.草酸钙结晶
E.焦磷酸钙结晶
【解析】E
软骨钙质沉着症形成棒状或菱形的焦磷酸钙结晶;急、慢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结晶是羟磷灰石结晶;类风湿性、结核性、骨性关节炎的结晶属于胆固醇结晶;慢性肾衰竭所致关节炎内为草酸钙结晶;注射类固醇自然形成类固醇结晶。
脱落细胞检查
1、脱落细胞学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2)不足  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2、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内底层、外底层)、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完全角化)。(2)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①细胞体积由小到大。②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③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④核胞质比由大到小(内底层1:0.5~1;外底层1:1~2;中层1:2~3;角化前 1:3~5;不完全角化 1:5以上;完全角化无核)。⑤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增生、再生、化生。
 3、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1)细胞核的改变:核增大、核畸形、核深染、核胞质比失调。 (2)细胞质的改变:胞质量异常、染色加深、细胞形态畸形、空泡变异、吞噬异物。(3)核异质: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4、高分化腺癌细胞呈印戒样,低分化腺癌呈桑葚样。
5、肺癌:是导致胸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周围型腺癌为多见,鳞癌和未分化癌则很少见。
6、胃肠癌:主要出现于腹水中,多数是分泌黏液的腺癌,可以见较多印戒样癌细胞,多为胃癌。
7、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的染色有HE、巴氏及瑞-吉氏染色,其特点如下。(1)HE染色  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2)巴氏染色  此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色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复杂。(3)瑞-吉氏染色  此法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8、报告方式  分级法是常用的报告方式,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学的变化。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1)三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性细胞。②Ⅱ级:可疑。涂片发现核异质细胞。③Ⅲ级:阳性。涂片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可根据癌细胞形态,进一步分类。(2)四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②Ⅱ级:核异质。涂片中发现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③Ⅲ级:可疑。涂片中有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癌细胞标准。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性。④Ⅳ级:阳性。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3)五级分类法(Papanicolaou分级):①Ⅰ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②Ⅱ级: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③Ⅲ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④Ⅳ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但仍缺乏特异性癌细胞,⑤Ⅴ级:可见典型癌细胞,并能根据细胞学特点,作出初步分类。9、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时期
区间
影响程度
变化情况
月经期
3-5天
轻度
大量红细胞+成团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
月经后期
5-11天
轻度到中度
角化前细胞为主,部分角化细胞,多在20%以上。
排卵前期
11-13天
中度
角化前细胞为主,角化细胞占30%~40%,涂片背景较清晰
排卵期
14-16天
高度影响
角化细胞占50%~70%,胞质鲜艳多彩,涂片背景清晰
排卵后期
16-24天
轻度
角化细胞减少,以中层细胞为主
月经前期
25-18天
轻度
上皮细胞破碎,易见裸核和碎屑。
♬ 点上方绿标闭着眼睛学习
更多音频信息,公众号内搜索“考点梳理”
本章划重点
1.脱落细胞学概念、正常脱落上皮细胞形态
2.核异质上皮细胞形态
3.恶性肿瘤细胞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
4.常用染色方法
常见易错题型精选
1.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
A.成块
B.网状
C.固缩深染
D.粗糙
E.疏松细致
【解析】C
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细胞核固缩深染。
2.有关病毒感染细胞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核畸形
B.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C.核染色质粗糙且深染
D.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E.核增大,大小不一
【解析】D
病毒感染细胞胞核或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3.脱落细胞学涂片上,诊断结核的特异性细胞是
A.干酪样坏死伴淋巴细胞
B.干酪样坏死伴单核细胞
C.干酪样坏死伴组织细胞
D.干酪样坏死伴间皮细胞
E.干酪样坏死伴类上皮细胞
【解析】E
干酪样坏死:坏死较彻底,呈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在红染无结构坏死的背景上难以找到细胞碎片,在干酪样坏死附近其中伴有类上皮细胞,则支持结核的诊断。
4.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是
A.核大小显著不一
B.核仁多个且巨大
C.核边明显增厚
D.胞质的质量常正常
E.核质比无明显改变
【解析】E
重度核异质与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为:重度核异质细胞虽有胞核的异型性,但其大小、染色及形态变化均未达到恶性肿瘤细胞标准,特别是核与胞质比例仍无明显的改变。
5.标本固定的目的是
A.防止细胞自溶、变形
B.加速细菌的腐败作用
C.保持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D.保持细胞的受染性
E.保证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
【解析】E
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蛋白质和破坏细胞内溶酶体酶,使细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态,而且结构清晰,易于着色。
6.能使细胞核着色的染料是
A.伊红
B.亮蓝
C.橘黄G
D.EA36
E.苏木素
【解析】E
苏木素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7.巴氏染色中的蓝化试剂是
A.0.5%盐酸酒精
B.95%酒精
C.稀碳酸锂
D.磷钨酸
E.伊红
【解析】C
巴氏染色中的蓝化试剂是稀碳酸锂。
8.在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上,产后细胞核的特征是
A.核溶解
B.肿胀退变
C.核碎裂
D.核固缩
E.瓢形核
【解析】E
瓢形核为产妇或晚期流产患者的阴道外底层脱落细胞形态。该型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致密,常被胞质内空泡挤压至边缘呈扁长形或皱折陷成瓢形,这种瓢形核为产后细胞特征。
临检常见pH值汇总
血液:7.34~7.45
瑞氏染液缓冲液:6.4~6.8
HiCN:7.2~7.4
尿液:随机尿4.6~8.0
脑脊液:7.31~7.34
精液:7.2~8.0
前列腺液:6.3~6.5
阴道分泌物:4~4.5
胃液:0.9~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脊液的理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脑脊液的秘密
2016资格考试临检基础分章节复习(十二)
实验诊断-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脑脊液检测
【诊断学总结】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穿刺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