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尿蛋白检测对慢性肾病的意义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因是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感染、药物滥用等。中国约10%的发病率(全球基本一致),且病情隐匿性强,不易发现。CKD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有并发高血压、贫血、骨骼疾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1
肾病检验诊断流程
尿蛋白检测是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对早期的发现治疗、鉴别诊断、病程发展、预后有重要价值。
慢性肾脏疾病诊断标准
(任一项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
肾脏损伤标志
(一项或以上)
白蛋白尿(UAER≥30mg/24hr;UACR≥30mg/g)
尿沉渣异常
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的电解质和其他议程
组织学检查异常
影像学检查出的结构异常
肾脏移植病变
GFR下降,GFR<60ml/min/1.73m²
注:UAER:尿蛋白排泄率;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GFR:肾小球滤过率。
02
尿蛋白发生机制
◆ 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
◆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
肾小球滤过功能:
由于肾小球的特殊结构,使得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尿素等可以自由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等则很少能滤过。
在内皮细胞层、基膜及上皮细胞层结构表面携带有负电荷,因此,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电荷的多少、分子构型及可变性是决定能否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重要因素。
血液动力学也是影响蛋白质分子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又一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流量的减缓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均会相对增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肾小管重吸收:
成年人每日约有500~1000mg白蛋白由肾小球滤过,但终尿中仅有20~40mg,这是由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完成的。主要在近曲小管进行重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远大于肾小球的正常滤过量,各种蛋白的重吸收具有竞争抑制性,当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即会造成蛋白尿。
03
尿蛋白的实验室指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关键的3个肾病指标,可惜多数肾友只看第1个
新的“肾脏病分期”发布,看看自己属于哪一期
肾病严不严重,看这三点!
肾病严不严重,看这3点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
应用经典古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