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柳青同盛和周家之三周家瓦木作

作为平日里闲暇的消遣,自己写点儿历史方面的小段儿文字,总是驾轻就熟、信手捏来。在博客上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通,悠哉、乐哉。原本写杨柳青同盛和周家的故事,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对于这些文章,我既不想发表,更不为出名,只是想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历史讲给大家听,回味一下杨柳青本来的韵味。在了解古镇的过程中,我发现同盛和周家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为镇上有名的豪门,兼具杨柳青八大家和津帮八大家的双重身份。是小镇最早的定居姓氏之一,以周家瓦木作闻名,亲手参与了古镇建设,又以赶大营而发家致富,是独具杨柳青地方特色的名门望族。但当开始动笔后我才发现,这既不像写小说注重人物刻画,又不像写戏剧强调戏剧冲突。这样的历史文章是需要确凿可信的历史资料做支撑的,是需要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做基础的。同盛和周家不像石家那样被充分开发,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待我们的搜集整理。所以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偏差,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先在这里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早年间在杨柳青搭建房屋,多采用民间互助形式。由房主把所需材料准备齐全后,请来邻居亲友帮忙施工,房主只需按时供应茶、饭即可,并不需要支付工钱。待完工后,房主是否有酬谢,或多或少,那就由主家决定了。所以,明末清初以来,在镇上从事此业者,多是没有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贫雇农。在青黄不接之时,干些此类临时工,最起码能维持生计,运气好还能挣点儿零钱。但由于北方冬季不适于建筑业施工,所以寒冬时节要另谋他业。

自明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杨柳青便日渐繁盛。到了清代,经过康乾盛世,经济达到了顶峰。便随着豪门大户的发迹,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也应运而生,道光二十三年(1893)出版的《津门保甲图说》中,大寺胡同两侧就已有大面积豪宅。由此便可想象当年小镇上大院鳞次栉比的景象。

大量豪宅的修建,必然导致对建筑工人的大量需求。民间互助建房的形式早已不能满足当时的要求。为了承接较大的建筑工程,一些泥瓦工和木工联合组建施工队,这就形成了最初的瓦木作。杨柳青清末相继出现了五大较为知名的瓦木作,他们分别是:贾家作、吴家作、周家作、杨家作、白家作。因为瓦木作里的成员主要都是同组宗亲,所以日久天长,人们便用家族的姓氏为这些瓦木作命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建筑业的品牌。上面提到的周家作,主要是由镇西十三街周家庄的居民组成。他们均为明永乐年间武昌周缙的后代。而在其中,周家“乾”字辈的四兄弟,周乾吉、周乾义、周乾玉、周乾凤,成为同盛和创业的第一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说西青视频:几度易名杨柳青
古树园
千年古镇杨柳青,其历史比天津卫还要早
天津杨柳青:再游石家大院
他父母早亡,逃过难,却做了皇帝,死后纸衣瓦棺,传帝位给外姓
老宅第(4):青砖黛瓦嵌明珠:精美的杨柳青砖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