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风貌建筑“更旧”:天津旧城怪现状之二



天津的旧城与北京不同,除了老城厢,还有“风情各异”的八国租界。这张从网上下载的老明信片,上面的“天津公部局”其实应该是英租界的工部局,就是画面左侧远景的露出一角的“碉楼”——曾经赫赫有名的戈登堂(建于1890年);右面是眼下时常被提及的利顺德饭店(建于1884年);左侧的围墙内,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887年);那两个骑警所巡查的,是现在的解放路。自19世纪以来,这里就是天津新都市空间的象征。

 


 

利顺德饭店旧影,也是它初建时面貌。因近代以来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都与这个饭店有关,所以利顺德饭店是天津最具知名度的建筑。

 



实际上从19世纪以来,利顺德饭店临解放路的这座主楼一直在变化,近十几年来,它也在不断扩张。这是从谷歌地球上下载的照片,显示出饭店本世纪初的面貌,与一百多年前的样式相比,已经别具风情。后面两座海河边上的高楼,是饭店扩建的部分。

 



但是猛然间,饭店“新颜旧貌”,就像北京的前门大街一样,按照老照片“更旧”(“更新”的反意)了。

 



而且从木雕到围墙细节,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当初这个角落是汇丰银行的办事处,有独立院落和出口,眼下为了“复原历史”,新的城市亮点消失了。

 



其实,在近现代历史上,或者对老天津人来说,利顺德饭店对面的戈登堂(英国工部局)更为知名,它是租界中第一座市政建筑,也是天津19世纪规模最大的建筑。大楼里有巡捕房、法庭、工部局、会议厅(举行音乐会和公共集会),还有消防队,它与眼下的政府建筑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公共性,市民可以随意出入。

 



抗战胜利后,租界收回,这里就成了市政府,建国后也是如此,这张不太清晰的照片显示出建筑中心高悬的国徽。所以戈登堂就像上海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建国后曾经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地标建筑。

 



可惜的是,这座就是在建筑史上也很著名的公共建筑,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震损,几年后被借故拆除,建起了新的市政府大楼(图中远景),戈登堂就只剩下图中这段原消防队的附翼。在罗哲文和杨永生主编的《失去的建筑》一书中,收录了北京旧城消失的古建筑二十余例,天津旧城只有两例:鼓楼(已重建)和戈登堂。

 



十一假期在街上游逛间,猛然发现新市政府大楼被拆除了。

 



但是外墙喷绘的新楼的样式好像与戈登堂毫不相关。

 



好在消防队遗留建筑还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戈登堂遗址,左侧是消防队遗迹,右侧是利顺德饭店——由此,戈登堂连同它的历史湮灭了。就在同一条街上,对待著名历史“风貌”建筑,如此迥异的态度,令人不解、诧异和震惊。

 



且慢,就在不远处的海河边,在号称天津第一楼的“津塔”旁边,赫然出现了一座拷贝的戈登堂,就像上文例举的实验中学和四十一中之于工商学院一样。

 



不论在体量(戈登堂只有两层)、色彩运用(戈登堂使用的是本地青砖)、细节处理,还是与城市的关系上,这座光鲜的“戈登堂”都是它所拷贝的1890年的建筑的倒退,这是一座寡廉鲜耻的建筑。

 



与起士林西餐厅共同塑造了小白楼区域都市空间(眼下已被规划为天津的CBD)的音乐厅,曾经是天津的第一家电影院。二十多年前,逢日本电影周,记得曾在这家影院连看两场《火红的第五乐章》。音乐厅的外墙有多个外门,每到散场,诸门訇开,由黑暗空间没有过渡地卷入小白楼闹市,是永远值得玩味的空间体验。

 



眼下,这座建筑已被拆除,被一座风格更为“古典”、“纯正”的、巴黎荣军院式建筑置换了。

 



新音乐厅虚张、造作、孤芳自赏,四围是车流滚滚的大路。

 


 

这是紧邻戈登堂遗址的城投大厦,也是一个新建的假古董。

 



极尽奢华、富丽,气势已经盖过了租界区的原有建筑。细看过去,女像柱比例失准,样貌诡异。

 



与这座尚未竣工的巴黎式大楼隔街相对的商委大楼,也是同样过分的赝品。

 



巴洛克病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伪古典兄弟遥相呼应,相隔的是新现实的通衢大道,失去的是这类建筑风格本应营造的都市性——这将是徒有其表的、只有车流的“巴黎”。尤其令人心酸的是,就像近前的小车所“暗示”的,这还只是个满街“夏利”级别出租车的城市。

 




马场道上一处联排住宅,是有名的风貌建筑。曾有中学同学住在里面,在那个举国贫困的年代,其室内布局、装修和陈设的精雅细腻,让我经久难忘。

 



被拆除中(上面两张照片都是从网上搜得)。

 



在它的斜对面,一座历史风貌建筑赫然入目,其实不过是座虚张声势的假古董,我们街区的曾经的早点部所在。

 



还是在它的旁边,一座哥特式小教堂颇有古意,其实这是放映电影的俱乐部,几年前,这里还是儿童公园,地震的时候,我家和邻居们曾在此搭地震棚,居住了两年。

 



终于在网上搜到了这张照片,图片中的小教堂是上面建筑的“蓝本”,位于上图不远的地方,在万国公墓(俗称“小蘑菇坟地”)中。公墓墙外的湛江路上有座小洋楼,是我生长的地方。那一带的空间格局早已经过多次剧变,连围墙外“海口路”的名字都没留下来。
多亏那些怀恋天津旧时风貌的朋友,惊惧于日新(旧、怪)月异的现实,孜孜于历史旧影的搜寻,不断让真正的历史浮现出来,让我们的城市记忆有所附着,也令我们面对现实,唏嘘,汗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有个泰安道
1860年,中国北方第一个租界——英租界设立于天津
今晚报
劝业场91岁、解放桥92岁、利顺德156岁,天津,615岁
天津租界地的历史风貌建筑 (冀來馬150806N)
一座戈登堂里的百年天津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