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通篇:天津建卫六百年·漕运 天津发展的酵母
大规模的漕运兴旺了三岔河口,船员供奉妈祖更加兴旺了天后宫地区

  天津的历史文化是多元的,其中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又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由于天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不仅是京畿重地的门户,也是南北大交通的枢纽,所以天津很快地发展起来,漕运带给天津卫的不仅是财富,也把天津卫推向北方重镇的辉煌。

  漕运分为河漕和海漕两大部分,但甭管是哪一路的漕运,都必须从南北大交通的要冲———天津卫进行中转,北方的高粱、南方的大米,甚至是各种生活消费品,各路的漕运船只纷纷云集在三岔河口,南来北往的船只带动的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活跃、国家政治的稳定,也带动了天津卫的发展。

  早在元朝时期,尽管天津还没有建卫,但元朝政府看中天津这块宝地,因为天津在南北大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成为元朝大都的生命补给线。到了明清时期,天津卫正式设立后,尽管海漕、河漕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但都不影响天津卫在漕运中的地位,天津卫依然是政府看中的一块宝地。

  有专家说,天津卫之所以成为政府的生命补给线,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后几个朝代,国家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而国家的经济重心却在南方,政府需要南方的经济做后盾,所以就必须将物资从南方调到北方,庞大的运输线就因此产生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漕运,国家在稳定政治的同时,也促成了南北物资的大流通,天津卫作为南北大交通的枢纽,自然成了南北大交通中的最大收益者。

  三国因军事而形成

  隋朝南北贯穿运河

  天津是水陆咽喉之地。所以古时又是漕运的枢纽。在古代,通过水路调运粮食、物资,供应京城或军需,这就是漕运。漕运又分为河漕和海漕两大部分,但不管所经过的路线如何,运送物资的本质却从没有改变。

  早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北征乌桓,曾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沟通南北水道,以方便军队和物资的调度。应该说,天津水路运输的重要地位,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

  隋朝时期开通了南北大运河,将南北的水路贯穿起来,方便了南北物资的运输,而天津正好处在运河北端,而且又是河运、海运的交汇之地,自然成了古代水路运输的重要转运中心,南北货物的集散码头。

  成政府生命补给线

  河海漕运各领风骚

  国家的政治稳定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在中国的后几个朝代,国家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为了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就需要将南方的物资调运到北方来,漕运自然成了国家的生命补给线。如果把国家比喻成大脑,物资比喻成血液,那么天津卫就成了国家的心脏,各种物资都需要经过天津,传送到国家的首都。

  1205年,政府修通南运河独流以北,经杨柳青入天津,使山东、河南、河北的粮食河运汇集到天津,然后再转运到京城,从而拉开了漕粮经天津供给京城的序幕。

  从元朝时期,由于运河淤浅不畅,河漕的运力明显削弱。1282年,元政府从江苏刘家港试行海漕经天津入京城取得成功,海漕从此正式开始,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漕粮在天津进行转运,漕运也成了政府的生命补给线。

  到明朝时期,大运河经过疏通,河漕又逐渐兴盛起来,进而取代了海漕在漕运中的地位,根据史料记载,每年都有300万石漕粮被运抵京城,运粮官军多达十几万人。

  再到清朝时期,政府依然沿袭使用河漕,到“康乾盛世”百余年间,政府采取开放海禁,允许漕船捎带更多土货交易,优惠闽粤商船税率等一系列措施,海漕又逐渐恢复了生命,社会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天津卫作为漕运最大的收益者,城市也因此更加繁荣。

  河海漕运相互交替

  出现轮船运输货物

  尽管海漕和河漕在漕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天津卫的水路中转地位没有动摇。尽管在清朝后期出现了轮船运输,但天津卫的水路中转地位依然没有动摇。正是因为天津卫在水路运输中坚定的地位,促使天津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发展势头。

  河漕的兴盛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年间,1826年由于运河河道失修,政府又改行海漕。1872年,清朝的轮船招商局成立,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漕粮由轮船运输,到三岔河口再用木船转运。

  作为漕运的最大收益者,天津卫的城市发展迅速,与华北腹地的货物交流也非常密切,根据史料记载,1903年,通过河道进出货物交易额占全国总量的66%,船数达48286只。可见天津卫在近代中国,依然扮演着南北大交通中的重要角色。

  漕运对天津的影响

  在“老城文化”的背景下,城里是天津卫的行政中心和居民区,留下很多天津的传统建筑。可是随着以“漕运文化”为背景的移民热潮到来之后,天津建筑中另一种形式凸显出来,人们常说的“棚房”、“杂院”式民居建筑随之出现。一般几户或十几户居民,一起居住在一个院子里,称之为“杂院”。

  天津卫是依海河而生的城市,作为漕运的主体———海河,很多天津人都纷纷把家安在了城外,靠进海河边的地方,所以天津城外的建筑是依海河走势而建,随着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城里,造成天津卫的建筑逐渐失去了方向感。天津人不分东南西北,只分前后左右,就是建筑“依河而建”的结果。

  天津属于京畿地区,由元至明清形成日趋重要的国门地位,再加上天津卫是水路运输的枢纽,南北大交通的要冲,所以天津卫的政治地位也日趋重要。

  漕运的兴盛,大量的人口进入天津,有的来做生意,有的来此定居,有的则是过客,形形色色的人来到天津卫,造成天津的人口组成非常复杂。到漕运日渐兴旺的时期,天津卫甚至出现过多次“移民潮”,大量的移民涌入天津卫,在城里城外定居,成为天津城市的主要居民。

  天津卫作为南北大交通的要冲,商业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这完全和漕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饭馆、客栈、当铺、铁匠铺、木匠店、杂货店……为漕运服务的商业是天津商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随着漕运逐渐成为京都的生命补给线,大量的运粮官军、商人……都在天津卫进进出出,他们需要吃饭、住宿;水手们还要添置适应季节所需的物品;漕运船只的南返北归,更需要备足一路上所需要的粮食和副食等等。

  漕运需要的,就是天津卫的商业所要提供的,于是在天津卫出现了一大批商贸店铺,饭铺、车马店、造车船用具的铁木作坊、估衣铺、杂货店等应运而生,这些商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规模,带有浓厚的漕运文化特色。

  大直沽酒

  漕运文化的必然产物

  说到漕运,就不得不提大直沽。大直沽地区是实行海路南粮北运入京的转输地,最早管理漕运机构接运厅、临清万户府就设在这里。

  从元朝到清朝,中国的漕运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海漕期间,大直沽是漕船停卸码头或临时泊地。即使实行河漕期间,从辽东海运入京的漕船也不曾间断。

  之所以选择大直沽作为转输地,主要是因为大直沽历史上陆地有高台,少受水患威胁,水路海河在这里形成大湾,水深流缓,适合停泊。每年春秋两季,每次数百艘漕船,数千名船工在这里集聚,呈现繁忙壮观的景象。年复一年,漕船每次都要停留一二个月。

  提到大直沽,就应该提大直沽酒。元代海漕给大直沽酒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方运来的稻米,辽东运来的高粱,都是酿酒的上佳原料,再加上大直沽靠近海河,为酿酒提供了充足水源,更重要的是船工们经海上辛苦劳作,到这里停靠歇息,往往选择要饮酒解乏,给大直沽酒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大直沽酒因此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大直沽酒从生产之初,就受到广大船工的喜爱,销量也非常好。再加上大直沽酒质醇味香,制作工艺蕴涵着丰富的酿酒文化,很快便开始行销南方,这与南方船工们的饮酒口味有很大关系。应该说,大直沽酒文化,与漕运文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漕运,就没有大直沽酒的产生。

  供奉妈祖

  三岔河口的活跃因素

  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初建时仅为船夫、商贾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后扩展成百姓求福祈顺、消灾灭疫之所,并以此为中心成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点。

  天后宫坐西朝东,占地5360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四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在漕运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应该说,大规模的漕运兴旺了三岔河口,船员供奉妈祖更加兴旺了天后宫地区。根据史料记载,到元朝时期,政府主持修建妈祖庙,每逢漕运开始,漕运官都要到妈祖庙祈求安全。后来,妈祖庙成为当时船工、渔民、舟商、汇集活动的地方,也是老百姓娱乐的场所,三岔河口一带也因此繁荣起来。到明朝时期,由于每年出入天津卫的漕粮都有300万石,运粮官军达十几万人,使得三岔河口更加兴旺。到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加封妈祖为天后,乾隆皇帝更亲临天后宫观看酬神活动,并将三岔河口举行的“娘娘会”改称为“皇会”。到清朝晚期,三岔河口的兴旺更是到了辉煌的顶点。

  三岔河口地区的兴旺,一方面得益于天津地处水路交通枢纽,另一方面得益于人们对妈祖的供奉。从早期的船工供奉妈祖,到后来的老百姓祈求平安。从早期的船工聚会场所,到后来的老百姓娱乐场所,三岔河口的热闹始终不减,三岔河口的兴旺始终不减。正是因为人们对妈祖的供奉,三岔河口的人气也始终不减,也将漕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说说天津卫——漕运带动天津对妈祖的信仰
元代海上漕运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天津漕运文化概说(一)
三岔河口记
天津海河导游词
三岔河口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