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31)2008年上海第一次拍摄(8)外滩之四

外滩8号——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
   1877年美国旗昌洋行将所有资产转让给轮船招商局,其中也包括位于外滩的几处房产。1901年,轮船招商局在原址上新建了总部大楼,大楼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各层之间的腰线十分明显,大楼底层用石块砌成,上面两层为清水红砖墙,面朝浦江一侧设外廊,以科林斯石柱支撑,屋顶立山墙,开老虎窗,整座建筑的“三段式”特征明显。入口处的门楣上清晰地刻着“轮船招商局1901”的字样。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为上海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和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办公地点。

   与招商局大楼紧邻的福州路1719号是一座二层砖结构建筑,小楼的外观无法与身旁的招商局建筑相比,但它却是黄浦江一线的外滩建筑群中现存最老的一座建筑。它大约兴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与外滩北侧的英国领事馆属于同时期建筑。从其建筑风格,尤其是二层排列的哥特式尖券窗户上与紧邻的旗昌洋行十分相似。经过专家考证,这里却属于旗昌洋行的房产。招商局接管后,这里又成为招商局房产,1901年招商局重建时,只是拆除了外滩一线的房子,这座小楼得以幸运的保存下来。建筑的基座采用条形砖砌筑,方木屋架,二层为数个尖券构成的纹饰,底层为多个半圆券组成,原为平瓦坡屋面,现在改为白铁皮坡屋面。它是当年横行长江的旗昌洋行唯一的见证,也是见证外滩一百五十年来从无到有一处最古老的痕迹。

(旗昌洋行旧址)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

(大北电报公司)

   大北电报公司(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成立于1869年,是由丹挪英电报公司,丹俄电报公司和挪英电报公司组成。总部设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家公司的背景比较复杂,俄国资本在其中占有一定优势。所以,在俄国的支持下,公司参与了远东地区电报业的经营,并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该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电报业的竞争,他们在七十年代铺设了上海——香港,上海——长崎,长崎——海参崴的海底电线,从此,公司在上海,北可经日本与俄国通报,南经香港与欧、美通报,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信联络便正式开始了。

   大北公司还参与到中国国电报事业中,为福州和天津电报学堂提供教员、技术等。1881年,津沪电报线开工后不久,公司就向李鸿章进言,提出“中国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及总领事往来之电报,在中国、日本、泰西等处,凡大北公司自设电线寄发者,大北公司情愿奉让二十年限内均不收费······”作为诱饵,换取该公司在20年内专营中国海线的权利。李鸿章思量一番,认为中国电报欲通往海外,势必会利用大北公司的优势,而且丹麦只是个小国,应该不会滋生其他事端,便称“考之西国通例,尚无不合”“准如禀办理”。不料此举却遭致几个国家的联合抗议,于是清政府只得继续出卖国家的电信主权来换取和解。所以,称大北公司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电信主权的先河并不为过。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1882年大北电报公司迁入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外滩7号,原属于旗昌洋行的房产内办公。同年,上海电报局成立,在大北电报公司隔壁的招商局房屋内办公。旗昌洋行撤离后,招商局买下了位于外滩7号的旗昌房产,交给电报总局使用,同时大北电报公司仍租用部分房屋作为办公之用。进入二十世纪后,外滩7号的房屋已经入不敷出,不堪重负,于是招商局拆除了原建筑,在原址上修建了新楼。新楼由通和洋行设计,于1906年动工,1907年正式建成。建筑为四层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带假五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每层之间的出檐划分为界,层与层之间展示出不同的设计样式,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建筑入口处设五处长方形大门,墙面刻有凹槽。二至四层的窗框均用山花、倚柱等进行装饰,使立面富于变化。屋顶两侧各有一座半圆形穹窿,上覆黑顶,与建筑整体上的乳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1924年,电报总局迁至它处,此楼由轮船招商局自己使用。上海解放初,轮船招商局解散,众多的航运机构进驻电报大楼。在1995年外滩房屋置换中,泰国盘谷银行获得此大楼的使用权,现在这里是盘古银行的上海分行以及泰国驻沪总领事馆的办公楼。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

   1897年5月27日这一天的上海外滩热闹非凡,广东路口停满了迁来道贺的轿子,外滩6号大楼的旗杆上高高竖起一面大旗,上书“中国通商银行”六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一天,载入了史册,外滩6号,也成为了近代中资银行的发源地。

   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6号的建筑,原是“会德丰拍卖行”的用房。19世纪中期后,美国旗昌洋行通过交易购进了这座房子,此地成了它的物产。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又从旗昌洋行手中买下此楼。轮船招商局恰好是中国通商银行的股东之一,所以,中国通商银行的行址便设在了这里。

   原外滩6号的建筑是一座早期殖民地风格的建筑,三层砖木结构,有内外阳台。与开埠初期的外滩建筑大同小异。中国通商银行进驻后,因业务规模的扩大,在1906年对原建筑进行了重新翻修。新建筑由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设计,仿照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末期的市政厅式样。主体部分三层,屋顶处外开老虎窗,算做第四层。大楼占地面积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1平方米,原外墙面为清水砖墙,不过现已粉刷上水泥。主立面每层的造型均有变化,一层为券廊式构造,二层变化为半月形的大落地窗,三层平窗过渡一下,四层则与众不同地使用了哥特式风格的尖券,配以小尖塔给人一种蒸腾向上的感觉。102年的历史,也使它外滩建筑群中保存至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抗战时,此楼被汪伪政府占有。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总行从重庆迁回上海,依然在此楼内办公。上海解放后,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的业务划归人民银行后,这座大楼交给了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靠近元芳弄,又被称为元芳大楼。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一层沿街为国际顶级品牌专卖店。

(左至右依次为有利大楼、日清洋行、中国通商银行、大北电报公司、轮船招商局)

外滩5号——日清洋行:

(日清洋行)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航运企业陆续来到中国,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城市,自然成为他们在中国的落脚点。从1875年开始,后来日清汽船株式会社的四家发起公司日本邮船会社、大阪商船株式会社、大东汽船会社、湖南汽船会社先后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1907年,日清成立后,在上海设立了驻华分公司的总部。

   1918年,日清洋行购入了外滩五号地块,建造日清大楼。大楼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1921年动工,1925年竣工。整幢大楼地上6层,地下1层。大楼占地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因最初建设资金不足,日清洋行与一犹太人合作建设,下三层由日清修建。建筑具有日本近代西洋式建筑风格特征,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建筑的三段式特征明显,一二层,三至五层,六层以不同的风格特征自成一段。一层入口设在外滩一侧的两端,爱奥尼克立柱分列大门两侧,两个入口之间是拱形落地窗,二层正好与一层相反,两侧为拱形大窗,中间两个矩形窗外各立两根古典石柱。三至五层正中原为一棵巨大的爱奥尼克石柱,两端的窗户嵌在凹进的墙壁内,开三窗,视角很好。五六层之间的挑檐很深。顶层两端设拱形大窗,上方饰有断裂式三角山花。大楼内有两部电梯和木梯,均可直达楼顶。不过建筑的外立面再后来的使用中明显经过处理,原本复杂的装饰都已消失,建筑略显平直。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楼被国民党政府没收,一度由轮船招商局所用。解放后,大楼由上海海运局等单位使用,并在大楼一侧设有海运局上海海岸电台。目前该楼主要由华夏银行上海外滩支行使用,另外还有几家各式风格的餐厅在此经营。


 

外滩3号——有利大楼:

(有利大楼)

   有利银行上海分行的行址初设于杭州路一处普通房屋,1892年缩小营业范围后,降级为代理处,附设于怡和洋行。到1915年重新升格为分行。1920年,租用位于外滩26号的扬子保险大楼。1922年迁入位于今外滩四号的大楼内办公。

   外滩四号原为天祥洋行的一幢三层砖木结构房屋,1918年倒闭后,产权归保安、保家两家保险公司。1922年,在原址处一座崭新的六层大楼落成。这座建筑由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历时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框架结构房屋。以广东路与中山东一路交口处展开立面,折衷主义风格。二至四层有贴面的爱奥尼克壁柱,转角处六层顶部有一凉亭。这座凉亭的特点在于顶部是葫芦形状,颇具伊斯兰教风格,在外滩建筑群中独一无二。外墙为花岗石贴面。

   1937年,有利银行以八万英镑的价格从原业主手中买下产权,这座建筑也更名为有利大厦。1953年,上海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设计院进入办公,后又有上海市地矿局使用这座大楼,1996年,新加坡一家私人投资公司迁入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2号——英国总会:

(英国总会)

   上海开埠后,为了满足外国侨民的生活,在租界内陆续成立了一些饭店、酒吧、弹子房、舞厅等娱乐场所。这些场所丰富了侨民的业务生活,解除了他们很多的思乡之苦。但是,这些场所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更好的联络侨民的感情和举行规模更大的社交活动。为此,主要国家的侨民共同发起设立了俱乐部,而中国人称其为总会。总会里集吃住娱乐为一体,打造了上海早期顶级的社交场所。在各国总会中,英国总会首屈一指,这也与英国在当时国际上的地位相匹配。

   1852年,英国侨民举行会议成立了英国总会筹备委员会,后来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计划搁置长达十年。1861年,英国兆丰洋行大班福格出让了位于外滩的一块土地,由上海体育运动基金会提供资金,筹建英国总会。总会于1863年开始动工,第二年一座三层高,英属印度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建筑在外滩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建成后的英国总会,成为上流社会聚会、洽商的重要场所,内设有餐厅、弹子房、棋牌室、阅览室、酒吧间等。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里举行了三次重要的接待庆祝活动:1873年11月17日,纪念上海开埠30周年活动;1879年5月21日,欢迎刚离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来沪访问;1890年4月8日,举行英国皇太子康脑脱公爵及夫人停留上海的欢迎宴会。

   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总会的大楼已经十分陈旧,总会内的娱乐设施也已应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追求。1905年,英国总会决定拆除老楼,在外滩二号原址上重建大楼,并聘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郎特进行设计。建筑经费由上海的几家大型英国公司怡和洋行、卜内门洋碱公司、汇丰银行、英商电车公司及正广和汽水厂联合提供。建筑由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1月竣工。

   新建成的英国总会大楼高五层,带一层地下室,为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纵向三段式布局,占地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大楼两端以主入口为轴对称。底层入口开三个门洞,上方开两扇圆窗,圆窗正中饰以带垂花雕饰的拱心石,凸显主入口的气派。两边的次入口各有两对塔司干式柱子作为装饰。三四层之间立六颗俊秀的爱奥尼克石柱,构成了立面主要的装饰部分。柱间的三层窗户上,分别间次排列半圆和三角形的山花。四层上方设外挑檐,檐口下放两侧饰以精致的藤带状的装饰,五层两侧的山墙内饰以帷幕状的穗带装饰。屋顶两端建一座巴洛克风格的亭子。亭子四面开拱门,饰爱奥尼克柱子,柱基落在宝瓶型的护栏上,顶部罩半球状的穹顶。顶端和亭子四周还建有小锥塔。

   建筑内的装饰斯毫不逊色于华丽的外立面,由供职于马海洋行的日本设计师田菊太郎设计,因此装饰在保持了欧式风格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日本元素,参照了东京的帝国饭店。从大门进入后有一段宽阔的白色大理石台阶引导通往华丽的大厅,大堂竖有8根5米高的爱奥尼克圆柱,顶部是拱形玻璃天棚。大厅南部的酒吧有一条长达34米的黑色大理石吧台,号称远东之最。总会内的一些空间参照了英国皇家的装饰样式,如弹子房有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一世时期的装修风格;酒吧间用5米高的橡木作护墙,有英王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宫廷特色。大楼内部的格局是这样的,地下室内建有地滚球场,一楼有酒吧间和阅览室,二楼是餐厅和宴会厅,三四层为旅馆,五层是杂物间和职工宿舍。新建成的英国总会主要向会员开放,并且与英国在香港、孟加拉、横滨、神户的总会实行连锁互惠。

   上海解放后,随着外侨的陆续撤离,英国总会也结束了营业。旧址先后为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和上海百货公司采购供应站。1956年,大楼交给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八十年代,肯德基刚刚登陆中国,在北京上海开设连锁店,上海店就位于英国总会旧址内。后来,旧址一直闲置,内部设施老化,外墙也有不同程度的风化。2009年,美国希尔顿酒店与上海久事公司及锦江国际(集团)合资的上海新联谊大厦有限公司签订管理合约,决定将外滩二号原英国总会旧址打造成希尔顿其下的亚洲首家华尔道夫(Waldorf Astoria)酒店。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

   黄浦江外滩素有“十里洋场”的美誉,几十座鳞次栉比的各式风格建筑点缀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会,追忆着大上海往昔的繁荣。中山东一路沿着黄浦江滩由南向北蜿蜒,像一条卧在那里的蛟龙,而位于路南端的“外滩一号”就是这条蛟龙的龙头,引领着外滩建筑群。这座大楼就是曾经亚细亚火油公司的中国北方市场总部,号称“外滩第一楼”。

   外滩的发展从上海开埠之初就已经开始。1850年,早期来沪经营的英国兆丰洋行购进了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一侧外滩的大块土地,修建了洋行办公楼和娱乐场所。后来这里先后成为旗昌洋行、轮船招商局的房产。1899年,麦克倍恩公司买入了外滩一号。1913年,公司拆除原建筑,在外滩龙头的位置建造了一座宏伟的七层办公大楼,在当时是外滩上最高的一座建筑,故得名“外滩第一楼”。1916年,大楼竣工后,麦克倍恩公司只是使用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房屋外租。1907年,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九江路7号设立办事处,十年以后,亚细亚已经取得和美孚平起平坐的地位。上海是亚细亚华北地区的营销中心,原来办事处的房屋已经无法与亚细亚如今的身价和地位相匹配,亚细亚公司相中了刚刚落成的麦克倍恩大楼,于是租下了大楼内的大部分房屋。后来,亚细亚公司获准在大楼正门挂上“亚细亚”的标志,这样人们对大楼的称呼就渐渐变成了“亚细亚大楼”。

   大楼是一座七层钢混结构建筑,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大楼主体部分由不同的设计风格划分成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有明显的腰线划分。一二层以花岗石面砖砌筑,临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的立面均有入口,外滩一侧为主入口。主入口设计成古典主义样式,门厅高两层,立有四根爱奥尼克柱,柱顶端托起一座断裂式弧形山墙。三至五层墙体刻横向凹槽,中部略微内收,纵向排列三窗,顶窗为半圆弧形。四根两两排列的爱奥尼克柱贯通六七层中部,阳台外围有铁质护栏,六层窗户上饰有三角形小山花。檐口上方的八层为1939年加建。大楼的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大天井,供人们活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亚细亚大楼被日军占领,公司英籍人员多数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公司在原址复业,经营业绩再创新高。新中国成立后,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市冶金设计院、房地产管理局、丝绸公司等单位迁入办公。1996年,外滩房屋置换,这幢大楼成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外滩信号塔:

(外滩信号塔)



(1910年左右的外滩左侧最高建筑是信号塔)

       1884年,在徐家汇天文学的筹划下,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在两个租界的交界处洋泾浜外滩建设了一座信号台。主要为进出上海的外国船只提供气象服务。早期的信号台结构简陋,只有一根15高的木质信号杆和一块告示牌。信号杆顶端是风向仪,下面是一个可升降用于报时的定时球。

   当时的工作流程是这样,徐家汇天文台将测绘到的当天吴淞口和外海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话传给外滩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后由值班人员在每天上下午两个时段在信号杆上升起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信号旗,提示过往船只,在告示牌上书写,以提示路人。

      1906年,信号杆被飓风吹断,次年一座砖混结构的永久性信号塔落成。塔身呈圆柱体,在顶端设有风向、风速仪和悬挂授时、风暴信号的标杆,整个高度近五十米,成为当时外滩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信号台到1965年停止使用,1993年向东平移20,现为一家酒吧,并兼做外滩历史陈列室,展示外滩建筑不同时期的风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外滩建筑】中山东一路9号 旗昌洋行大楼(图文)
万国博览建筑群-外滩9号
【上海老建筑-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
凝固历史的外滩老建筑(2)
外滩1-33号,你不知道的背后故事
上海外滩1—33号的百年故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