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71——电报、电话建筑(二)

上海:
  

大北电报公司驻华总部:

大北电报公司(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成立于1869年,是由丹挪英电报公司,丹俄电报公司和挪英电报公司组成。总设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家公司的背景比较复杂,俄国资本在其中占有一定优势。所以,在俄国的支持下,公司参与了远东地区电报业的经营,并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该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电报业的竞争,他们在七十年代铺设了上海——香港,上海——长崎,长崎——海参崴海底电线从此,公司在上海,北可经日本与俄国通报,南经香港与欧、美通报,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信联络便正式开始了。

大北公司还参与到中国国电报事业中,为福州和天津电报学堂提供教员、技术等。1881年,津沪电报线开工后不久,公司就向李鸿章进言,提出“中国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及总领事往来之电报,在中国、日本、泰西等处,凡大北公司自设电线寄发者,大北公司情愿奉让二十年限内均不收费······”作为诱饵,换取该公司在20年内专营中国海线的权利。李鸿章思量一番,认为中国电报欲通往海外,势必会利用大北公司的优势,而且丹麦只是个小国,应该不会滋生其他事端,便称“考之西国通例,尚无不合”“准如禀办理”。不料此举却遭致几个国家的联合抗议,于是清政府只得继续出卖国家的电信主权来换取和解。所以,称大北公司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电信主权的先河并不为过。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1882年大北电报公司迁入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外滩7号,原属于旗昌洋行的房产内办公。同年,上海电报局成立,在大北电报公司隔壁的招商局房屋内办公。旗昌洋行撤离后,招商局买下了位于外滩7号的旗昌房产,交给电报总局使用,同时大北电报公司仍租用部分房屋作为办公之用。进入二十世纪后,外滩7号的房屋已经入不敷出,不堪重负,于是招商局拆除了原建筑,在原址上修建了新楼。新楼由通和洋行设计,于1906年动工,1907年正式建成。建筑为四层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带假五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每层之间的出檐划分为界,层与层之间展示出不同的设计样式,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建筑入口处设五处长方形大门,墙面刻有凹槽。二至四层的窗框均用山花、倚柱等进行装饰,使立面富于变化。屋顶两侧各有一座半圆形穹窿,上覆黑顶,与建筑整体上的乳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1924年,电报总局迁至它处,此楼由轮船招商局自己使用。上海解放初,轮船招商局解散,众多的航运机构进驻电报大楼。在1995年外滩房屋置换中,泰国盘谷银行获得此大楼的使用权,现在这里是盘古银行的上海分行以及泰国驻沪总领事馆的办公楼。

 

 

 

 

 

华洋德律风大楼:

 

近代上海的电话业竞争十分激烈,最初时经营电报业的大北电报公司、英国东方电报公司与美国的旗昌洋行还有公共租界工部局相继提出开办申请,最后,大北公司脱颖而出,拿到了上海租界电话的开办许可。1883年,英国伦敦中国东洋德律风公司买下了大北公司的电话交换所,开始经营上海的电话业务,“德律风”就是英文“telephone”的音译。不过,这家公司由于管理不善、线路不畅,经常造成通话中断。为此,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98年组织了一次关于租界电话工程的招标,除东洋德律风外还有一家新组建的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参与竞标。

华洋德律风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埃立孙(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今爱立信公司)公司上海经纪人欧伯格发起设立的。华洋德律风中标,东洋德律风也随即宣告破产。华洋德律风公司与公共租界工部局签订了一份长达三十年的专营合同,垄断了租借的电话业务。


1908年,华洋德律风公司选址在公共租界江西中路修建了一座办公大楼。这座建筑由新瑞和洋行修建,姚新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的第一座钢混框架结构建筑,这是本建筑的一大成就。建筑总共六层,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特征明显。立面上线脚繁多,装饰复杂,大量采用花边装饰门窗,用山花丰富了檐口部位的构图。建筑最引人入胜的是屋顶部分的设计,正中有一座巨大的穹顶,四角也各有一座小穹顶,顶上置小尖塔,使建筑增添了向上的感觉,屋顶两侧还有巨大的山墙装饰。建筑底层为营业厅,二楼是经理室和写字间,三至五层是业务用房,六层是电话接线间。

    1929年,华洋德律风公司有电话用户2.6万户,有东行、西行、北行、路升、虹桥5个分局。到1930年,公司用户达32850户,成为远东拥有用户最多的电话公司。在清末一举中标的华洋德律风公司发展了三十年以后已经面临设备陈旧、老化的问题,公司又无力更换新的旋转制自动电话,于是在19308月,美国摩根旗下的国际电报电话公司以575万两银子的价格收购华洋德律风公司。后更名为上海电话公司。1931年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在江西路建成自动电话机交换大楼。

 

原华洋德律风公司旧址位于今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232号,与汉口路交口处。与旧貌相比,现存的大楼变化很大,立面去除了一切装饰,失去了原有的风格,纯粹成为一座现代风格的大厦。不过建筑原本的钢混结构仍然保存,并继续发挥着作用。旧址现为中国电信营业厅。

 

 

 

 

上海电话总局:

 

为了打破外国公司垄断上海电话业务的局面,清政府于1907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地址在上海县城南市东门外习称华界电话局。最初电话局租用新码头里街的三间民房作为办公之用,局内安装磁石式交换设备,只有19名员工和97位客户。1909年,上海第二家电话华局在闸北开业,南市电话局被称为上海电话局南市总局,闸北局称为分局。

    1920年,交通部在南市中华门处购得地基,动工兴建办公大楼。19217月,新楼竣工,1922529日,上海电话局迁入新址。电话局大楼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共三层,带半地下室。底层墙壁上刻横槽,入口两侧开半圆拱窗,二三层为红砖外墙,开矩形窗。三层正中开大半圆窗,窗套上有浮雕装饰,每层之间用腰线划分,层次感清晰。屋顶正中建一座钟楼,大钟两侧用壁柱装饰,上覆四面坡穹顶。这座建筑是中国近代电话业发展的重要物证,不过与原建筑相比,现存的建筑粉饰一新,失去了那种历史厚重感。

 

 

 

 





 

 

 

 

 

汉口:

 

 

汉口电报局旧址:

 

 

汉口电报局旧址位于今中山大道1004号,与天津路转角处,大楼建于1920年,由汉协盛营造厂施工。建筑为四层钢混结构,采用汉阳产铁砂砖贴面,转角处做三边形处理,为现代主义风格。整座建筑只有檐口下方带有一些装饰物,其余墙面均平整简洁。

主入口设在转角处,大厅位于正中,采用中庭式采光天窗,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抗战期间,这座建筑中段曾被炸毁,1946年进行了修缮。建筑现为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营业厅,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电话局旧址:

与电报局旧址相邻的是原汉口电话局旧址,这座建筑的建设时间稍早,是1915年,建筑现编合作路51号,同样与中山大道交汇。可能是时间早的缘故,这座建筑上使用的装饰要远多于电报局旧址。

建筑底层仿麻石贴面,入口设在临中山大道立面的正中,两侧排列科林斯双柱式,门厅高大,占据了一层半的空间。二层临街的窗外出挑阳台,围宝瓶型护栏,与屋顶女儿墙的样式一致。一至二层墙壁上有贯通上下的壁柱装饰。二三层之间有明显的腰线划分,也使得整座建筑呈现三段式的构图。三四层的窗户从设计上似乎连接到了一起,这也可以证明房间运用的是高大的落地窗户,窗边有壁柱装饰,这一设计是本建筑的最大特色。屋顶正中立有一座三角形山墙,两端的壁柱延伸出屋顶,形成粗大的方柱,使屋顶看上去错落有致。这座建筑现由武汉市电信局使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生路电话分局旧址:

 

    1902年,清政府在汉口和武昌各设一处电话局,另设一些电话分局。济生路电话分局旧址建筑建于1902年,为古典主义风格,三层混合结构,三段式构图,立面刻凹槽,做横向划分。转角处立面展开,设主入口和门厅,两侧装饰爱奥尼克双柱。支撑二层阳台的牛腿设计精致。屋顶的山墙做简单处理。建筑位于今友谊路98号,现为武汉电信局江汉分局办公楼及中国电信营业厅。

 



 

 

 

济南:

 

 

 

济南电报收发局:



济南城的经一路与纬二路、纬三路之间的区域在近代是中国著名的交通中心,津浦、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两座美轮美奂的车站打造了中国最靓丽的近代工业文明。车站一带迅速成为新兴的城区,而代表先进生活方式的电报也选择在这里落户。

开埠前的济南已经有了电报,1885年,清政府在济南朝山街建设了电报局。1904年,济南电报收发局在商埠区的经一纬三路口设立。这座建筑以两街转角处的圆柱形转楼展开立面,平面呈“L”型,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小楼墙身上刻有横向凹槽,增添了建筑视觉上的延展感。二层有几个窗户上方饰有曲线形的弧线,装饰线的端部恰好与檐部相连,浑然一体。建筑为方石墙基,仿石贴面,红色瓦顶。底层为营业大厅,有柜台、电报室、设备室等房间,有楼梯通向二层及地下室,二层有内外廊相连,分布着办公和住宿用房,装修采用了进口的高级木料。

1929年以前,建筑一直作为电报局使用,1929年以后作为车站邮局,部分房间改成招待所。解放后,建筑长期作为邮政招待所使用。九十年代经一路面临改造,许多老建筑的命运难测,在一片反对声中,这座见证了济南电报事业发展的房子被保存下来。如今建筑的外立面已经修葺一新,内部结构也重新进行了改造,将砖木结构改为更加坚固的钢混结构,原来呈现粉红色的外墙也被更加富有工业质感的褐黄色所取代。

 

 

 

 

 

 

沈阳:

 

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

 

 



 

沈阳原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大楼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34,建于1927年,由关东厅内务局土木课设计,三层钢混结构建筑,为和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立面朴实简洁,平面呈“L”型,长方形窗户有序的分布在墙面上,窗间的壁柱伸出屋顶,形成了一排整齐的纵向装饰线。

    建筑现为沈阳网通公司用房。被沈阳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长春:

伪满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1933年,伪满洲国在首都新京(长春)的大同广场建设了伪满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大楼,大楼为四层钢混结构建筑,带地下一层,顶部还有三层高的塔楼。入口处设宽大厚重的门厅,主体部分的墙体用黄色瓷砖敷面,是三十年代长春建筑十分流行的颜色。这座占地一万八千余平方米的庞然大物用了两年的时间,才于1935年正式竣工。伪满中央放送局当时也在该楼内办公

伪满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日伪经营管理电信、电话、广播及其他通信事业的统一机构。大连、奉天、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承德等地均设有管理局。抗战胜利后,苏军接管了大楼,并在此组建了长春市电话管理局,下设电报局和电话局。长春解放后,这里成为长春市电信局所在地。旧址位于今长春市人民大街2599号,是中国网通长春分公司市和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楼。建筑是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四(黄浦2)
112年前天津的电话月租是多少?
近代通讯建筑——天津电报总局旧址(省‘市’保档案/天津篇)
游府西街:见证百年电话变迁史
读图 ▏1931年 照片中为什么汉口电话局大楼只有三层?
天津曾是远东最大情报中心,只因李鸿章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