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的大师》: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点评



不知是谁给当前部分省市高考作文模式起了个名字,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下子叫响了,现在处处都能听到这个称呼了。其实,任务驱动型作文并不复杂,它是规定某个话题,明确某种任务,让作者围绕这一任务写作,增加写作的针对性,从而有效防止宿构,类似于我们在报纸上常见的时评。


如果要概括一下这类作文的写作特点,那就是八个字:


就事论事,

不偏不倚;

多维角度,

析事明理。


下面是《华商报》当年的一则时评,如果作为高考作文来评判,我认为可以得满分;虽然这则新闻已成为旧闻,但这篇作文仍可作范文。我们略作改动,并稍作点评,通过解剖麻雀,看看怎样才算是“就事论事”,怎样才算做“析事明理”:


孤独的大师


9月24日,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 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简述材料,提出写作话题,表明写作情境】

这是一份迟到了四十年的国际认证,因为早在1972年屠呦呦研究小组就提取出了青蒿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古诗句里的这句名句仿佛就是为屠呦呦和青蒿而作,戏剧性的巧合也为这位81岁的老科学家镀上了神奇的浪漫色彩。而在拉斯克奖之前,另一个极负盛誉的国际奖项——— 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也奖给了她,真是“八十而荣天下知”。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幕,也恰恰反映出了大师的寂寞,以及寂寞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材料,亮出观点。下文就要围绕“寂寞及其原因”来写】

屠呦呦早在数十年前就名动学界,但那时集体主义的观念远远盖过个人主义,作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也不过是团队的成员之一,在个人权益位卑言轻的思维下,屠呦呦的寂寞是注定的。而今天,屠呦呦老人被国际认可,很快在国内卷起各种震撼,也蕴含了时下公众、主流思维对她个人的高调认可,因为我们毕竟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再宏大的集体主义也掩盖不了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利益。【“寂寞”的第一大原因:集体主义掩盖。这也就是“多维角度”之一】

另一方面,屠呦呦名动世界,乃至被高调认为是极有实力角逐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有另外一种寂寞,那就是多少年来,我们本土成长起来的被国际科学学术界公认的科学大师,还是凤毛麟角。


于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再一次叩击着国人的心口,甚至还要沿着钱学森之问继续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土壤难以生长出与政治、经济国力匹配的科学大师?【寂寞的第二大原因:本土土壤贫瘠。这也就是“多维角度”之二


从这些思考转个大圈,走到问题的另一面,不难发现与严肃的反思相悖的很多学术现象:造假风波不断、剽窃事件连连、权钱交易多发、急功近利泛滥,一些搞科研、做学问的地方甚至难以看到一张岿然不动的冷板凳,难以找到一颗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执著的心。不要说某些假恶丑只是少数,即使只有十分之一,它们对学术的伤害、对科学的玷污、对精神的污染、对规则的破坏也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下种种浮躁、功利之风,才能反衬出屠呦呦们的宁静致远。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多达190次的失败打击,还有多少机构单位能忍耐科学家多达190次的无功而返,还有多少财政拨款愿意投放到一些基础研究和短期难以出成果的领域?要知道,屠呦呦小组青蒿素提取的成功,正是来自第191次尝试。【“寂寞”的第三大原因:浮躁之风盛行。注重联系现实,正反对比,使观点有层次。这也就是“多维角度”之三】 


因此,八十而荣的屠呦呦获得国际性声誉,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老一代科学家在追求学术真理道路上的专业精神,也折射出当下科学领域的某些功利浮躁的问题,更折射出回答和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紧迫。【得出结论】


不要让真正的大师总是成为孤独的行者。【发出呼告】


(我们的信箱:zxsduxie@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蒿素背后的屠呦呦
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 「国庆最佳素材」:金句+筋骨句+题目+段落+高分人物
辽西育明高中高三第二次考试作文题简析
档案《屠呦呦 发现青蒿素》
3000万→0!今天,向屠呦呦致敬
屠呦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