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教师坚持家访近二十年 写10万字家访日记
摘自 文明江西  阅 35 

​       
吴小平,女,南昌市青云谱区青联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家访曾为无数学生留下过美好的记忆,可如今传统的登门式家访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或网络沟通。不过,在南昌也有人坚守着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南昌市青云谱区青联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吴小平近二十年来坚持每周到学生家里家访两次,写下了近10万字的家访日记。吴小平说,家访是走进学生心里的一条捷径,不到学生家里无法掌握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初衷:想让班里少点“问题学生”  1987年,年轻的吴小平刚到一所职业高中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发现不少学生有早恋、吸烟现象,甚至一些孩子打群架,为了稳定班级的学习氛围,我决定对部分‘问题学生’家访。”吴小平坦言,与很多老师一样,刚开始时家访目的性很强。“这些孩子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我希望他们能安心在学校真正学点东西。”  吴小平清楚记得第一位家访的学生是小奇。小奇上课时吸烟,且在校园里和一位女同学举止过于亲密。“当我说要去家访时,小奇的家长很开心。但我看得出来小奇有些担心,但他还是带着我到他家里去了。”  当天,吴小平见到小奇爸爸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孩子很聪明”,后来这也成为她家访时的开场语。“千万不要带着告状的想法去家访,不但会造成孩子的抵触心理,也容易让家长情绪激动,不利于交流。”吴小平说。坚持:每周家访两次  经过多次家访,吴小平所带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学生们对吴小平的感情加深了。有一次吴小平带全班同学到共青城出游,早上4点就要到学校集合,由于吴小平家距学校较远,几位学生专门骑自行车到她家去接她。吴小平说,家访为她在学生和家长心里奠定了信任的基础,这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她逐渐尝到了家访的“甜头”。  不过,那时吴小平的家访对象主要是“问题学生”,家访次数并不是很多。1997年,吴小平转到初中任教,开始了有计划的集中家访。“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架设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和家长间更好沟通,增进学生与老师间的了解和信任。”吴小平给自己提了要求:一个星期家访2次。每次家访前,吴小平会和学生、家长预约好。 家访:走进学生心里的捷径  语文老师吴小平有个习惯,喜欢写东西,记录生活点滴。近二十年下来,她已经零零碎碎地写了400余篇家访日记,近10万字,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家访的经过和内容。  现在很多老师的家访方式是电话或网络,吴小平为何仍坚持上门家访。吴小平说,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到学生家里去,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想法,很难和家长有效沟通。  现在吴小平的家访早已没有起初鲜明的目的性。“就是去学生家里看看,和学生、家长一起坐下来聊聊天。”吴小平说,家访是走进学生心里的一条捷径,能帮她掌握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学生。 遗憾:错过一次家访让学生失落  坚持家访近二十年,吴小平说自己仍有一些遗憾。2009年中考结束当天,吴小平和学生一起交流时,学生小蓉问她:“老师你为什么没有去我家家访呢?”当时吴小平无言以对。“她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是一位很乖巧的女孩子。其实我非常喜欢她,现在仍记得她当时有些失落的眼神,如果下次碰到她,我还要向她道歉。”  此后,吴小平要求自己家访时不能错过一个学生。“如果不到哪位孩子家里家访,他(她)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如今,经常有学生问吴小平,“老师,你什么时候会到我家去家访?”,这让吴小平很有成就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个学生考试只考了12分,老师觉得奇怪就进行了一次家访,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家访十要十忌 远航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区
35℃高温,老师依然坚持家访
家访记录
田芳,好久没去你家《家访》了……
用心用情做班主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