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的“手工制作”

母亲的“手工制作”

 

俭朴贤惠的母亲,一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为家人亲手缝制棉或毛线衣裤,这项“手工制作”她坚持了一辈子。曾无意中听到母亲提起,年轻时,她的梦想是去学裁剪,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最终被搁浅了,这也成为了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

去年秋天,买来几尺布面和一些棉花,母亲准备给小外孙女做一件过冬的棉裤。我心疼她眼睛不好,曾试图说服她不要费力辛苦了,母亲不肯,说买来的终究和自己做的不一样。

戴上老花镜,母亲开始了她的“工程”。棉裤虽然很小,但缝制工序却道道精细。母亲先是用手掌在小外孙女的身上丈量了长度,然后平铺开布面,用铅笔画好轮廓,再沿着痕迹慢慢地剪出平面形状。低垂着眉眼,母亲分毫不差地裁剪着,不时扶一下鼻上架着的老花镜,比量着、琢磨着。伴随剪刀“咔嚓咔嚓”的声响,我的思绪飘荡,回想起儿时母亲坐在火炕边为我们一家人纳鞋底、织毛衣、做棉衣棉裤时悠然、纯真的岁月。

那是一个刚刚用上长电的年代。农闲时节,村里的妇女都会拾捡起搁置了大半年的布箩筐,虽然里面只是盛放着一些布头和针线,但她们却如视珍宝,因为这些零碎的布头即将成为家庭成员的穿鞋或棉衣裤的内里。小时候,穿着母亲亲手制作的衣裤或鞋,走在街头巷尾,总能听到邻里街坊的夸赞,长辈们用“心灵手巧”这个词汇评价母亲,我觉得不为过,一来,母亲手缝的线条如同机打的一样均匀,二来,母亲善于在做好的衣裤上用一朵小花或其他图案修饰点缀,然而这小小的图案往往成为了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直到现在,母亲依然保持着这项“独门手艺”。

童年的记忆中总少不了母亲的“手工制作”:父亲穿着母亲为他针织的浅灰色“麻花劲”粗线毛衣去卖粮食,把一年的收成都装进了毛衣内里悄悄缝上的“钱包”;妹妹穿上母亲为她做好的花布鞋,背上浅黄色花布书包,跑跳嬉笑着去学校获取知识;我穿着母亲针织的浅粉色对襟毛衣参加期末考试,胸前的一串紫色葡萄仿佛在提醒我,努力就会有收获······

用了一天半时间,母亲把小外孙女的棉裤缝好了。孩子穿着刚好合适,我玩笑着母亲:“您的手艺不减当年,越来越精湛了嘛!”

母亲却显得并不很愉快,她摘下老花镜放回镜盒里,说:“穿着正好,明年就穿不了了,还是没估量好,明明是想让孩子穿上两年的。”

一旁84岁高龄的太姥姥马上用蒙语纠正道:“已经很好了,明年不知道这小家伙一下子‘窜’起多高呢!”

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地上,祖孙四代快乐的笑声回荡在小屋里,那么幸福。都说孩子的成长是华光流年里最深刻的印记,在我看来,母亲一件又一件装满爱、盛满希望和牵挂的“手工制作”,才是我们一家人的“无价之宝”,才是最好的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头条』平 安 | 正月里来不是春
“穿”越时光
老物件(23)
铁路家属院的女人们
善做女红的父亲
戚薇这招真厉害,把靴子穿进连衣裤里面,能将腿拉长20cm不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