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红斑(中医)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皮肤红斑(中医)?

  皮肤红斑,简称“红斑”。凡皮肤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改变,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者,均可称为红斑。本症,依病因、病机可分为“阳斑”、“阴斑”两大类。叶天士又另立“虚斑”一名。初为本症,后转成紫斑者,可按皮肤紫斑处理。

皮肤红斑(中医)怎么引起?皮肤红斑(中医)发病原因?

  脾不统血红斑与阴虚火旺红斑:均为虚证,故可称为“阴斑”。但二者病因、病机不同。脾不统血红斑,多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倦思虑,或病后调养不善等,使脾气损伤,统摄无权,致血不归经而外溢成斑。临床可见面色无华。气短倦怠,便溏泄,腹胀纳呆等脾虚清阳不升症状;又可见衄血、便血、妇人崩中漏下等脾不统血症状。其斑色淡红,舌质淡为其辨证要点,治宜补脾益气,引血归经,方选归脾汤。阴虚火旺红斑虽亦属“阴斑”,多因禀赋不足,五志化火,耗灼营血,脉络不和,或烈日暴晒,热毒入里,燔灼营血,瘀阻经脉,外发为斑。特点为面部多见鲜红斑片,并有五心烦热,两颧发红,目眩发落,头昏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等阴虚火旺征象。

  血热风燥红斑:可因心绪烦扰。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品,外可由风邪燥热客于肌肤,内外合邪,热壅血络,则发为鲜红斑点或斑片。鉴别要点为:发病急骤,红斑呈点状,上覆银白鳞角,剥之出血。

  风邪外袭红斑:多因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内外合邪,则发红斑。其辨证要点为:红斑始发于胸背、前臂等处,以后逐渐增多,可发展到颈至膝,色泽呈玫瑰红色,上有细薄糠样自屑,红斑如指甲大小,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可呈淡黄褐色,有细小皱纹,皮损长轴多与皮肤纹理一致。

  风热伤营红斑:多因血热,内有蕴湿,复感风热之邪,致使营卫失和,郁于肌肤,或由饮食失节,食入禁忌之物而诱发。其临床特点为:初起外感风热,不久于面部或手足背部有黄豆至蚕豆大小近圆形鲜红斑,边缘轻隆起呈堤状,中心略凹下,有水疱。新旧红斑可重复出现,自觉疼痛或微痒。

  湿热阻络红斑:素有湿蕴之体,郁久化热,湿热下注,凝滞血脉,阻隔经络,则瘀滞为斑,可因于地居卑湿,坐卧湿地,雨后湿蒸。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以致酿成内湿。湿蕴生热而下注,发为鲜红斑片。伴有梅核大小硬结,硬结疼痛拒按,自觉灼热。腿足浮肿,甚则屈伸不利。

  《金匮要略·百合孤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谱病源候论·圆癣候):“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

  (诸病源候论·赤疵候):“面及身体皮肉变赤,与肉色不同,或如手大,或如钱大,亦不痒痛,谓之赤疵。此亦是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

  (外科理例·卷七):“一人患斑,色赤紫,焮痛发热,喜冷,脉沉实,以防风通圣散一剂顿退,又以荆防败毒散加苓、连四剂而痊愈。”

皮肤红斑(中医)诊断标准&皮肤红斑(中医)做哪些检查?

  常见证候

  阴虚火旺红斑:斑色鲜红如妆,呈钱币形或蝴蝶形,对称分市于面颊、颧部,或鼻两侧、耳、口、唇、头皮、手背等处。兼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头昏耳鸣,目眩发落,午看潮热,腰痠腿软,失眠盗汗,关节痠痛,大便不润,小便色黄,舌红少苔无津,脉象细数无力等。

  脾不统血红斑:常见有双小腿出现针尖至榆钱大小淡红色斑点,病程长,反复发作,兼有面色咣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下肢浮肿、或衄血,便血,妇人崩中漏下,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血热风燥红斑:发病较急,多见于肘膝关节伸侧、头皮、躯干,初起见红色或鲜红斑点,可逐渐扩大成片,其上叠起银白鳞屑,层层剥离,剥之出血,多有瘙痒,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风邪外袭红斑:多发于春秋季节。初起于胸背、上肢,或腹部,先有一个母斑,逐渐增多,中有细碎白屑如糠,历数日后,于颈至膝可猝发多数玫瑰红色斑片,大小不一,对称分布,可有瘙痒,常伴心烦口渴,性情急躁,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象弦数。

  风热伤营红斑:斑色暗红或鲜红,好发于春秋季节。在颜面、手足背多见有蚕豆大小红斑,中心凹陷,四周隆起呈堤状,中心可有水痘,形似猫眼。初起身热头痛,口干咽痛,大便多偏干,小便色黄,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滑数。

  湿热阻络红斑:常发生于胫前。偶见于两股及上臂。色泽鲜红,伴有梅核大小硬结,自觉灼热疼痛。触虫之尤甚,腿足浮肿,行走不利。口中粘腻,腹胀纳呆,大便大爽,小便黄赤,妇人带下色黄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皮肤红斑(中医)的治疗用药

  鉴别治疗

  脾不统血红斑与阴虚火旺红斑:脾不统血红斑,治宜补脾益气,引血归经,方选归脾汤。阴虚火旺红斑,治宜滋阴降火,佐以活血通络,方选知柏地黄汤化裁。

  血热风燥红斑: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止痒,方选土茯苓汤。

  风邪外袭红斑:治以凉血消风,清热止痒,方选凉血消风散。

  风热伤营红斑:治宜清热散风。活血消斑,方选升麻消毒饮。

  湿热阻络红斑:治宜除湿活血通络为主,方选通络活血方化裁。

  红斑可见于多种证候,压之退色者,多属血分有热;发于头面者,多挟风兼火;发于下肚者,多挟湿邪;发痒者,多挟风;兼脱屑者,多属于燥,斑色红润者,病多浅而易治;斑色紫红,黑红,暗红光泽者,病邪入深而难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0皮肤红斑
名老中医陈彤云解析肾阴虚证黄褐斑用药:它的主证是在两颧、前额可见到淡黑褐色的斑,嗯,边界可以是不整,...
黄褐斑怎么才能彻底去掉?中医教你4步辩证,美白淡斑皮肤年轻化!
名医卢传坚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黧黑斑的中医诊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