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读懂《原则》讲了什么

春节期间读了美国知名私募基金桥水资产的掌舵人达利欧的作品《原则》,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经验,探讨如何建立生活和工作的原则。结合个人的思考总结,我把一些认为是精华的内容整理到下面,可以供没有时间读原著的朋友们可以快速的阅览:

1、   中心思想是制定原则,并以原则为指导生活和工作。这个观点并非作者原创,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明确提出以原则为中心的习惯,可以让人在惊涛骇浪的生活中也能平安喜乐。这样的核心思想同样隐藏在《圣经》等先哲著作中。作者的贡献在于以切实的生活工作经历,分享了他所认可的系列原则。

2、   自传内容真诚详实。全文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个人历程,也就是作者的自传;二是建立的生活和工作原则。两个部分都很精彩,相比之下,我对前半段自传更有共鸣。传记更容易通过细节展现,反映真实具体的知行形成过程。联想到最近阅读的其他传记,如投资家查理芒格自传《穷查理词典》、传记作家周桦著《褚时健传》、印尼华商李文正自传、李昌镐自传《不战而胜》,以及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等等,中间都有不少散落的思想珍珠,每个读者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串成成形的价值项链。

3、   不忘初心。作者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创建并运营了大型私募基金-桥水资产,和多数优秀的企业一样,经历了较大的起伏,目前运营得不错。对于办公司的初衷, “我从来不认为我所做的是建立一家公司,我只是想争取到玩我的投资游戏所需要的东西。”

4、   强调计算机软硬件,包括人工智能等在投资中的价值。这个观点几乎贯穿了全文。他的这些观点于我很有共鸣,既强调计算机在客观、算力强大、维度广等方面的优点,也看到人的决策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在建设信用管理、资产配置等分析系统时,同样强调人工智能定位在专业人士的辅助作用,人和机器各安其份、优势互补,或许才是天道。“计算机是我得到的价值最高的东西之一,因为计算机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会从我的直觉开始,但会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将这些直觉表达为决策标准,然后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描述这些标准”。“我并不是盲从计算机的建议,而是在计算机工作的同时自己也进行分析,然后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当计算机的决定与我不同时,我会检查原因”。“在思考方面,计算机做起来更精确、更快、更不易受到干扰”。“计算机的记忆高超,随着公司的发展,计算机能够把我的知识和同事的知识结合起来”,因此,“我和合作伙伴不是就结果进行争论,而是就我们不同的决策标准进行争论,然后我们通过客观的检验这些标准解决我们之间的分歧”。“虽然计算机在很多方面比人脑棒得多,但我们拥有的想象力、理解力和逻辑能力是它所不具备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大脑和计算机的合作才是绝配”。

5、   多元的投资逻辑。在作者的描述看来,桥水公司的投资是多元化的,业务也是多元化的:通过跨国界、衍生品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方式,追求风险偏好较优的配置。这样的业务逻辑不仅可以做好投资,也能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冲风险。“我的做法是全身心投入对一家企业的运营情况的研究,直到我感觉提交给他们的策略和假设我亲自运营这家企业所用的策略一样”。“我会把公司分成多个独立的逻辑部分,然后想出一项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产品来管理每个部分的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分核心业务产生的利润,以及价格变化造成的投资性利润与亏损”。“只有在他们愿意从事投资交易的时候,才可以偏离风险中性的仓位,而且必须以慎重的方式,在全面知晓投机可能对自身业务带来何种影响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投机”。“成为成功的投资者的要诀之一,是只对你有高度信心的投资对象进行冒险押注,并对这些对象进行充分的分散投资”。一个企业失败的经典案例是“混淆了经营和投机,而选择对冲的时机又太晚”。

6、   他人的视角。优秀的投资者,往往愿意去探索不同的投资领域,以及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比如说,罗杰斯深度游历了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并居家迁往上海和新加坡,体验发展中的中国文化。达利欧也有类似经历,他的孩子专业学习过中文。这个事情给我的启发是,我们或许应该用国际化的眼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世界上其他正在发展的新兴国家,发现下一个中国,下一个北上深,正如10-30年前的欧美看待中国一样。 “我喜欢在有趣的地方认识有趣的人,并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在新几内亚认识那里的土著人,学习从他们的视角看待生活,与从全球政治经济领导人、改变世界的企业家以及最优秀的科学家哪里学习看问题的视角同样有启发作用”。“在没有真正通过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之前就对别人下判断,会妨碍对他们所处环境的理解”,所以,“建议你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愿意去理解那些看问题与你不一样的人是怎么形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的”。

7、   重在管理。优秀的公司是在目标高度认同的情况下,无为而治:“在我看来,一个管理者能够实现的最大成功就是能够组织其他人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次好的情况就是你自己把事情做好,最糟糕的是连你自己都做不好”。《道德经》的表述可能更为精彩:“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8、   发现“塑造者”。所谓塑造者指一个国家、企业等领域有创造意识卓越的领导者。站在投资或者职业生涯,能寻找和识别塑造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或许本身就是投资真谛之一。“一个塑造者通常在别人的质疑和反对之下提出独特和有价值的愿景,并用美好的方式将其实现”。在作者看来,丘吉尔、小马丁路德金、李光耀、邓小平、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都是塑造者。这些塑造者拥有如下个性:1)他们都是独立的思考者,不会让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妨碍自己追求大胆的目标。2)头脑中有十分坚定的规划,同时又愿意在现实中检验这些规划,调整做法,使之更好。3)极为坚韧,相对于在追求梦想中经历的痛苦而言,实现梦想的决心更强烈。4)对未来的视野比多数人宽广,善于从能看到更多东西的人学习。5)同时能看到大图景和小细节,创造性、系统性和现实性合而为一。而多数人是见此不见彼。6)对表现一般的手下不能容忍。7)对自己事业充满热情,想给世界带来巨大、有益的影响。

9、   拥抱和面对现实。成功的塑造者,一定是胸怀理想,立足于现实。“真相是任何良好结果的根本依据”。所以我们要学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观察这个世界”。“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为了进化,“必须努力突破极限,这对健康来说是必须的”。“痛苦+反思=进步”。

10、人体中有两个自我。如果我们想了解认识人类本身,除了心理学知识以外,还需要精神科学的知识。根据脑神经科学,人体内部有两个层次的自己,一个是较低层次由杏仁层控制的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你,一个是较高层次由前额皮层控制的有逻辑和意识的你。人类产生的经受不住诱惑,或者被愤怒等非理智冲昏头脑看不见善意的提醒等,都是由于身体中低层次的你战胜了高层次的你。连聪颖的人通常也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个叫自我意识障碍。

11、人类理解和认知世界的能力也有差异。比如说有的人能看见大图景但看不见小细节,有的人看见小细节但看不见大图景。多数人不会明白其他人看待事物的方法,也不擅长于探求其他人的想法,因为只想告诉对方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这叫思维盲点障碍。

12、要成为极度开放的人。前面所述的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出现意见分歧的各方始终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往往以彼此发怒告终。头脑封闭的代价极为高昂。打破封闭的头脑需要训练,训练自己用反直觉的方式思考;利用程序化的提醒器等辅助机制;在自己的短板上,依靠擅长者的帮助。重要的是,重视证据,鼓励自己和其他人,使用证据作为基础的决策工具。

13、智者更能明白谁是可信者。当产生分歧的时候,需要了解争论双方水平相当,还是一方更具有可信度。具备可信度的人的特征:1)反复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过答案;2)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合乎逻辑的解释。

14、  有效果的沟通。你的沟通方式应该让对方觉得,你只是在试图理解。人们在发生分歧时变成愤怒时毫无意义的,因为大部分分歧时学习的机会。遵守“两分钟原则”,即让对方有时间把想法说清楚。通过了解分歧来解决问题确实颇费时间,但把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面物有所值。当然,应该尽量能找到最可信的人来探讨观点。

15、  心理学+神经科学=进一步了解人性。大多数心理学家不怎么懂神经科学,大多数神经科学家不怎么懂心理学。 通过MBTI等心理测试,有助于对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更以数据为基础的理解,有助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安排合适的工作。

16、  决策的技巧:1)“多问问总没有坏处”。有时押错的可能性很大,但押错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则试一试仍是明智的。(这个事的反面也对:如果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如果中了,损失很大,则不要轻易尝试,更不要连续尝试)。2)分清楚“必做之事和想做之事”,把前者排在前面。3)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

17、  世界观和人才。良好的合作来自“共同世界观和利益的分享,相同的追求价值观和利益的方式、理性并善待对方”。与优秀的人才作伴,并以严厉的爱成就优异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珍惜志同道合者。

18、  追求所谓的创意择优,也就是“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机制”。追求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虽然有利有弊,但仍值得追求。把极度透明的例外事项减到最少。

19、  对犯错的认识。“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我个人倾向认为,能否在错误中学习是判断公司和个人是否优秀的重要维度。

20、  坦然面对分歧。“回避冲突就回避了解决冲突的机会,躲过了小的矛盾,之后往往有大的矛盾。”认识到冲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21、组建短小精干的工作团队。 这个观点值得探讨,我个人比较认同:“3-5人的效率高于20人。3-5个精明强干且善于思考的人以开放心态讨论,通常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组建更多的人的团队看起来很好,但如果人太多,合作的效果可能恰得其反,即使其中有很多聪明、有才华的人。”

22、  【彩蛋】 分享一个发现好书的捷径:从读过的好书中,寻找作者推荐的书籍,屡试不爽。通过《原则》,值得推荐的书籍包括:都希格《习惯的力量》、蒙洛狄诺《潜意识》、心理学大师荣格《心理类型》、坎贝尔《千面英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之《原则》-生活原则
瑞达利欧《原则》28分钟动画版
《Principles》工作原则(1)
全文笔记
深度解读《原则》,掌握想法精英主义时代的工作技巧
读书会(四)《原则》:创意择优下的极度求真与极度透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