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2008-05-15 来源:考试大

 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第十九条还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虽然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因此而导致的存货账面价值下降,当期利润减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法并不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即以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就是说,按照税法的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采用成本与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7年生产的一批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4000万元,市价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07年末3200万元,2008年末3800万元。2009年1月25日全部对外销售,不含税售价4100万元,全部款项收存银行。假设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7年~2009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07年33%,2008年开始改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7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200=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 
    贷:存货跌价准备800。 
  纳税调整:2007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 
  2.2007年度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800)×33%=594(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200)×33%=26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594-264=33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30 
    递延所得税资产26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94。

  3.2008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800-800=-6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600。 
  纳税调整:2008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4.2008年度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600)×25%=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800)×25%-264=-21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0+214=314(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1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214。 
  5.2009年1月25日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4797 
    贷:主营业务收入4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97 
  借:主营业务成本38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4000。 
  纳税调整:2009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6.2009年度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200)×25%=2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0,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的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全额转回。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4-214=50(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0+50=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50。 
  如果把2007年~2009年三个会计年度作为一个完整过程来看,通过上述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后,按照会计准则核算和按照税收法规调整的结果,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一致的,所得税费用与应缴所得税额也是相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例解存货跌价准备转销对所得税差异的影响
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合并报表中存货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郭建华:注会考试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CPA会计-存货实战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