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兰诵读22丨小青龙汤解析


宋本《伤寒论》第40、41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条文解析:


〔1〕【成无己】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柯韵伯】发热是表未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水气者,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伤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脏。心下有水气,是伤脏也。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又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变多。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也。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复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症,此为太阳枢机之剂。水气蓄于心下,尚未固结,故有或然之症。若误下,则硬满而成结胸矣。


【尤在泾】表寒不解,而心下有水饮,饮寒相抟,逆于肺胃之间,为干呕发热而咳,乃伤寒之兼证也。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之而为病,而其治法,虽各有加减,要不出小青龙之一法。麻黄、桂枝散外入之寒邪,半夏、细辛、干姜消内积之寒饮,芍药、五味监麻、桂之性,且使表里之药,相就而不相格耳。


【成无己】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柯韵伯】水气在心下则咳,为必然之症。喘为或然之症,亦如柴胡汤症。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咳与喘皆水气射肺所致。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汤已而反渴,水气内散,寒邪亦外散也。此条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出渴者以明之。服汤即小青龙汤。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转属阳明而成胃实矣。能化胸中之热气而为汗,故名大青龙;能化心下之水气而为汗,故名小青龙。盖大青龙表症多,只烦躁是里症;小青龙里症多,只发热是表症。故有大小发汗之殊耳。发汗、利水是治太阳两大法门。发汗分形层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浅深。故发汗有五法:麻黄汤汗在皮肤,乃外感之寒气;桂枝汤汗在经络,乃血脉之精气;葛根汤汗在肌肤,乃津液之清气;大青龙汗在胸中,乃内扰之阳气;小青龙汗在心下,乃内蓄之水气。其治水有三法:干呕而咳,是水在上焦,在上者发之,小青龙是也;心下痞满,是水在中焦,中满者泻之,十枣汤是也;小便不利,是水在下焦,在下者引而竭之,五苓散是也。其他坏症、变症虽多,而大法不外是矣。


【尤在泾】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如上条之证也。是必以小青龙外解寒邪,内消水饮为主矣。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饮内行也,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或问水饮之证,或渴或不渴云何?曰:水积于中,故不渴也。其渴者,水积一处,而不得四布也。然而不渴者,常也;其渴者,变也。服小青龙汤已而渴者,乃寒去饮消之常道也。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

绍奇教你用小青龙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习小青龙虚化证
小青龙汤证
【中医经方研读】小青龙汤
真武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寻源》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纯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