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氢能联盟宣布“一大平台,六项举措”行动计划

10月11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国家能源集团承办的“2018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论坛同步发布了《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氢能的广泛应用将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未来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会达到10%,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电解水制氢与煤制氢 CCS将是我国未来中远期的主要制氢技术路线。利用我国丰富的煤资源与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煤制氢 CCS具有经济可行性,完全可支撑我国中远期氢能发展的愿景。

氢能产业链包括从制氢到氢的使用,具有产业链长、路径多等特点,交通领域是氢能和燃料电池初期应用的主要市场。全球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刚起步,交通领域是重要突破口,产业发展机会巨大。

与美国和日本不同,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优先发展的是长续航里程运营型汽车市场。我国氢能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应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迅速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关键技术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

报告提出了“一大平台,六项举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行动计划建议:

发挥中国氢能联盟合力最大的平台优势,六项举措全面发力,助推氢能产业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

一是提出体制机制、财税和产业政策建议,协助国家主管部门编制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协同发展路线图与实施方案;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联合氢能产业链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布局建设我国氢能基础设施;

三是推动国家级氢能和燃料电池试验示范区建设(省域规模),通过大规模的氢能应用,验证氢能产业技术路线,探索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商业推广模式;

四是筹建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专注于制氢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储运加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燃料电池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策划氢能与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培养氢能领域高端科研人才;

五是牵头制定包括加氢站、车载储氢瓶、氢能供应链、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标准; 六是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国际产业联盟、国际政府主导的合作伙伴组织,强化国际合作。

除此之外,在本次论坛上,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和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签署了一份《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客运公交专线之后,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在交通领域又迈出的新步伐。

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凌文院士在本次论坛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可以将2018年定义为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产业元年。

在前期各家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开展的有关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研发、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这一年,随着中国氢能联盟的成立,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有组织、有计划、有方向的集群攻关开始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线路谋划、公众科普、向政府部门建言制定产业政策、标准规程的工作也稳步推进。

凌文认为,通过三个阶段的有序发展,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将实现技术快速进步,大量创新成果爆发式涌现,氢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在小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天、物流系统、矿用车等领域广泛应用,行业健康发展,最终形成“氢能社会”。

以乘用车为例,到2020年实现5000-10000辆燃料电池车运行,运营在建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发展100万辆燃料电池车,在建加氢站1000座;到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和发电均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成为能源消费中的重要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着力发展氢能产业 将组建氢能产业联盟
中国首个氢能源产业白皮书发布 潍柴投500亿建产业园加码新能源
氢能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
福州市氢能产业迈入“联盟时代”
氢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一览! #氢能源 #燃料电池 #股票 转载
汽车大观|长城汽车:抢跑氢能6年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