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CCN 最新指南: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癌症,通过早期诊断和息肉切除等癌症预防措施可以降低 CRC 死亡率,所以 CRC 检查程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降低 CRC 的死亡率。


目前局限期 CRC 相对 5 年生存率为 90.5%,而局部进展期和转移者则分别为 71.9% 和 12.5%,说明早期诊断对生存有很大的影响。


NCCN CRC 检查指南主要阐述各种检查模式,同时为普危和高危散发 CRC 患者制定检查计划。对遗传性综合征的处治则在 NCCN 遗传性/家族性 CRC 高危风险评估指南中进一步描述。


具体修订内容


强调检查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预防和早期检查降低死亡率;增加了关于结肠镜肠道准备方面的推荐;对阳性家族史的患者的检查指南进行了修订。


NCCN 委员会将会继续监控 CTC 和粪便 DNA 检查的潜能,但并未对现行推荐进行修订,因为关于这些检查如何更好应用的证据尚不充足。


CRC 检查对死亡率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CRC 死亡率会持续下降,但仍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支持这一结论。


检查手段


现代 CRC 检查手段可大致分为二类:结构性检查和粪便检查。


结构性检查(如结肠镜、软乙状结肠镜、CTC)通过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和息肉。但内镜检查存在一些限制,包括相对侵袭性、需要饮食准备和肠道准备、检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典型的通常需要一整天)。内镜检查需要知情同意,内容通常包括麻醉、检查相关风险如穿孔和出血等。


粪便检查(如潜血 [FBOT]、粪便 DNA 检测)用于在粪便标本中检测 CRC 的征象。与结构性检查不同的是粪便检查不具有侵袭性,也无需肠道准备,但粪便检查发现息肉的概率很低,敏感性也较差,所以委员会推荐在粪便检查有阳性发现后要行结肠镜检查。2015 指南主要讨论了结肠镜、CTC、粪便 DNA、FBOT 等检查。


结肠镜


结肠镜是最完整的检查手段,可以检查全部大肠、去除发现的息肉,其它检查有阳性发现后需要经结肠镜进一步确认,结肠镜还是评估其它检查手段有效性的金标准。


结肠镜检查除了可以进行癌症预防,也可用于早期诊断。普危患者在充分肠道准备后行完整结肠镜检查且检查结果阴性,则下一次的检查间隔为 10 年,如若肠道准备不充分则检查间隔应缩短。


为了明确肠道准备是否充分,应先对直肠乙状结肠进行初步评估,如果准备不充分足以干扰发现 5 mm 以上的息肉,那么应当重新安排检查时间。此外可考虑进一步肠道清洁以利于结肠镜检查进行。


对于肠道准备不充分,即便结肠镜最终到达盲肠,仍认为镜检不完整,需在 1 年内重复检查,推荐肠道准备不充分的患者应进行更具侵袭性的肠道准备;在肠道准备不充分的时候仍发现了进展期新生物,则应不足 1 年的间隔内重复检查。


虚拟结肠镜


CTC 对于 CRC 检查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阳性 CTC 结果仍需结肠镜检查确认,此外还有 16% 的患者可能存在结肠外的发现,这一点较难处理。关于 CTC 的潜在获益与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


现有数据似乎支持每 5 年重复一次 CTC 检查,当息肉大于 5 mm 时应转入结肠镜检查。同时 NCCN 委员会在 2015 指南中还将关于 CTC 的注释也作了调整,反复强调上述信息。


粪便潜血实验


FOBTs 单独使用时,推荐每年 1 次;与软乙状结肠镜检查联合时则每 5 年一次,FOBT 在第 3 年时进行;联合结肠镜检时,普危患者无需每年 1 次 FOBT;对于 FOBT 的阳性结果,应采用结肠镜进行随访。


愈创木脂 FOBT 是 CRC 检查中最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其最大的不足是会漏掉肿瘤,因为小肿瘤的出血量小、间断性或根本不出血;另一个不足就是假阳性率很高,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愈创木脂 FOBT 应在规定的饮食基础上,连续三次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委员会推荐只应采用高敏感性的愈创木脂 FOBT。


粪便 DNA 检测


粪便 DNA 检查是新的 CRC 检测工具。该方法检测粪便脱落的细胞中是否存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 DNA 改变,早期检查方法敏感性较低,但粪便 DNA 检查一直在发展。


2014 年 8 月,FDA 批准 Cologuard 作为首个粪便 DNA 检查用于 CRC 的初步检查,其它粪便 DNA 检查(如 ColoSure 检测 vimentin 的甲基化)虽然未被 FDA 批准,但目前在美国也可见到。


NCCN 委员会指出:虽然粪便 DNA 已获得 FDA 批准,但无法推荐合适的检查间隔,因此也不推荐其作为初步检查手段。


CRC 阳性家族史患者的检查


CRC 阳性家族史患者患病风险增加,应当更早更频繁的接受检查,NCCN 对此类患者的推荐进行了微小的修订,因为既往的指南推荐侵袭性太强。推荐如下:


1 名一级亲属在 60 岁前诊断或 2 名 1 级亲属在任何年龄诊断 CRC:每 5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开始时间应是家族中最早诊断 CRC 患者的患病年龄减去 10,或是最迟于 40 岁开始检查。如果结肠镜检查阳性,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结肠镜检查随访。


1 名 1 级亲属在 60 岁后诊断 CRC,应当在 50 岁时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 5-10 年一次。如果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阳性,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结肠镜检查随访。多次(≥ 2)阴性结肠镜检查结果则可逐步延长结肠镜检查间隔。


1 名 2 级亲属在 50 岁前诊断 CRC,患者应当在 50 岁时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 5-10 年一次或是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1 名 1 级亲属证实存在进展期腺瘤(如高级别异常增生、≥ 1 cm、组织学为绒毛状或管状绒毛状),则患者应接受结肠镜检查,开始时间与其亲属发病年龄一致,或最迟不超过 50 岁,每 5-10 年一次或是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数据显示此类人群 CRC 风险增加有限,委员会强调需要明确证实进展期腺瘤家族史,如通过医疗记录获得相关文件。


责任编辑:张小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方案介绍以及筛查困境分析|直肠肿瘤|危险因素|结肠镜|筛查|内镜|肠道|
“超级英雄”黑豹却败给了结肠癌,死亡噩耗再次敲动癌症早筛的必要性警钟 ​
怕得肠癌,又不想做肠镜?建议:几种少花钱少受罪的检查,解一下
图说 | 结直肠癌的预防与筛检最新版
USPSTF 新结直肠癌筛查意见解读:FIT 和结肠镜脱颖而出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应该这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