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感于余映潮的语文提炼艺术——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 (045)
王海军
新春伊始,暖意伴着东风传送。
应西岗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于2012年4月5日起,出席了为期两天的“余映潮老师西岗区语文工作室”活动。这期间,余老师围绕“作文审题”和“作文评改”两方面,进行了评课﹑上课和讲座。
叶圣陶曾说:“语文是个老大难,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然而,余老师却将作文教学上得妙趣横生,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鲜活的教学艺术,都体现出一位教育名师在坚实研究基础上所做的能力提升。余老师的教学提炼能力,浓缩了他的钻研的精华,启人深思。
下面笔者就以“提炼”为主线,对余老师所上的作文课和所做讲座,进行回顾和梳理,以飨读者。
一.提炼作文审题﹑修改之法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一课,余老师做出这样的的方法提炼:
1.认识半命题的六种形式
2. 要知半命题自由在哪里
3. 文题全审读八方面
4. 填题之后的再审
“作文评改——《精彩瞬间》”一课,余老师所做的方法提炼为:
1.鼓励学生提炼自己作文的精彩所在
2.提炼该班学生的作文优点:表达有序,能够精致写好身边一件事,描写生动细腻。
3.提炼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重大弱点:不合情理,明确需要修改的八种表现:
A以误为正   B.事不及理   C.用例不当   D.前后矛盾
E.并非事实   F.过度升华    G.描写失误   H.缺乏逻辑
目前的作文教学,语文书上没有完整的体系指导,教师没有教参可依赖,所以,能否有对写作的深度理解,就成为教师作文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每堂作文讲评课,我们都能够采用余老师这种“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战术,把学生作文普遍的弱点,一个一个环节地突破,能在学生纷繁错综的作文面前,提炼出我们要指导的思路,我们能交给学生解决作文难题的钥匙,作文课怎会高耗低效?
以往作文教学的潮流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上,即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既定的情景,进行写作。但对学生在自然写作状态下暴漏的问题,却很少深入解决。造成这种偏颇的原因是,北欧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以为只要把学生的主体调动起来,就万事大吉了。而十年来带给我们的反思是:写作教学只有知道教什么,才能确定如何教的途径,这才是真正有效的。
余老师上的两节课可爱﹑可喜﹑可贵,就在于他把写作中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分散的作文弱点都提炼出来,形成一个角度,确定了一个突破点;尤其是评改课,使初一学生伊始就获得了“作文必须合情合理”普遍观念,又以学生的生成作文,生动诠释了“合理”的内涵,从而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这必将会大大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二:提炼校校都能用的作文基本训练点:
“一个区域,要有作文教学的普适性的做法。”余老师推荐的一种方法为:五步作文法——
1.将文题审准      2.将短话写长    3.将结构写活
4.将语言写美      5.将情意写深
听着余老师的报告,我立即联想到我区情况。根据多年追踪﹑观察学生的作文实践,我们也概括和提炼出一些有规律的知识方法,用以指导学校作文实践,老师们反映收效明显。如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我们从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角度,提炼出了“以经典阅读启迪写作智慧”的写作链条式指导。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指导各校运用教材的。
首先从教材的工具性考虑,提炼出四种做法:
1.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资源
2.从课文中积累语言素材,做到有创意表达
3.跟课文学习文章结构
4.跟课文学习常用的写作技巧
其次从教材的人文性的角度考虑,提炼出三种指导方法:
1.从课文中学习作者及文本所体现的人生智慧,提升人生见识。
2.学习课文中作者的思维方法。
3.学习作者及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同时学习作者对写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这样的提炼,提纲挈领,便于把握,提高了教师的作文指导力,为各学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一手读书,一手写作,作文出现了大量优秀之作。西岗中学坚持得非常好,他们的很多宝贵经验,在区语文研训活动中都进行了交流,笔者在与瓦房店牵手活动中,也将方法经验带给那里的学校,均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在这次活动中,余老师所提出的作文的五个训练点,我们可以以“板块式”方式推进。我们一定要拿出啃硬骨头的精气神,结合我区小班化的特点,扎扎实实去落实,为在写作的“暗胡同”中行走的中学生,再点燃几盏明灯!
三、提炼语文教师发展的技巧
余老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教好语文,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胸中有丘壑,笔下有技法。” 多年来,除了每天坚持写15分钟的日记,余老师还对经典文本和各种语文期刊做了系统的研究,写下了多本专著及1200多篇高质量的文章。
语文教师成功的前提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写作!只有有了写作的经验和感受,我们才能彻悟写作要旨,才会真正有指导写作的“话语权”,也才能真正提炼出“方法”,而不是“凌空蹈虚”。
我区的骨干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教师发展学校”的课堂上,他们面对现场命题,做起文来妙笔生花,左右逢源,这都得益于他们平日的“下水”,得益于他们经常的笔耕不辍。
还要从教材经典的文本中,找出“隐身”的技巧;在专业期刊上,了解那些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这都需要建立和丰富自己的阅读知识库。余老师平日要把各个专家同仁的见解,随时搜集整理,存入PPT资料库,查找起来十分便捷,以下是余老师做的PPT资料库的格式,跟大家分享。例如:
课题:《孔乙己》                                        K
文章标题
角度
刊物
时间
页码
旧制度知识分子的悲剧
对《孔乙己》中几句古文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
2012.4B
46
……
……
……
……
……
注:K为《孔乙己》课题的第一个字母,此序便于查找。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
达尔文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师的指导方法从何而来呢?余老师此次在活动室上展示的由课堂到区域教学,再到教师的终身发展的所做的提炼,启迪我们:一个有志于语文学科研究的教师,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打磨﹑研究﹑积累,才能提炼出最有效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漫漫语文教学之路,你我都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愿我们以自己的为师之道﹑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滋兰树蕙,恩泽莘莘学子!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师引领助成长 明晰方向提质量——偃师语文学科精准培训纪实
2022年余映潮著作、论文、示范课、讲座目录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思路“揭秘”
小学生教育存在问题(一)
学名师讲语文,不断超越自我
语文教育现状之我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