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梅格:北方早期白瓷浅议

〔内容提要〕以北方地区窑场出土的早期白瓷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墓葬出土材料,从制瓷工艺视角来探讨该类瓷器产生、发展乃至成熟的相关问题。经分析,这些问题与青瓷烧造技术的改进、北方传统釉陶的生产技术,以及“铅釉瓷”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原料上,不断降低胎釉铁含量;装烧技术上,提高烧成温度、明火裸烧到匣钵应用;使用化妆土等。

  东汉晚期南方出现成熟青瓷;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制瓷技术由南传北;北朝晚期北方开始烧造以青瓷为主的瓷器,在改进其质量的过程中,白瓷得以诞生。

学术界将北方地区,青瓷到白瓷转变期产生的一类瓷器称为“早期白瓷”,即北朝晚期到隋代(6世纪后半叶)北方地区出现的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的瓷器。

一、北方早期白瓷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北方早期白瓷是在探讨白瓷起源时的研究对象,围绕该研究,衍生出白瓷的概念与定义、白瓷出现的时间、白瓷产生的区域或窑场、白瓷创烧期的产品面貌、白瓷出现的原因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白瓷的定义,决定了早期白瓷的判定和时空范畴。《中国古陶瓷图典》对白瓷的定义是: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白瓷要求胎、釉含杂质比青瓷更少,其中铁的氧化物只占1%,或不含铁。以氧化火焰烧成、胎体白,釉层纯净而透明。该定义既涵盖了白瓷的胎、釉等外观特征,又指出了其制作、烧造工艺。但该定义的阐释解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白色?物体本身没有颜色,呈现白色是光遵循“异色光吸收、同色光反斥”的特性,将光全部排斥。每个人对色彩的判断不一,单凭肉眼对白瓷下定义并不科学。纵观墓葬和窑址出土的早期白瓷,许多产品呈现的并不是白色,且该定义忽略了化妆土的使用,同时定义在制瓷技术层面直接以1%为标尺,未免大而笼统,忽略了白瓷发展的阶段性。正如《中国陶瓷史》所指出,早期白瓷的胎釉的白度、烧成的硬度、吸水率,特别是釉呈乳浊的淡青色还未完全解除氧化铁的干扰。隋代的白瓷,釉中也常泛青,仍属于早期白瓷的范畴。即使在唐代,部分白瓷釉薄处呈白色,釉厚处依然带青色。可知青瓷发展到白瓷,是历久沉淀方达成熟。

  随着北朝至隋代白瓷材料的增加,秦大树、蔡和璧、汪庆正等学者对白瓷定义进行了补充修订,他们的讨论集中在白瓷的分类上。王睿对白瓷的定义为:胎土为白色或较为纯净的浅色,大部分含铁的氧化物只占1%,个别有高于这个指标的,外施以透明釉或乳浊白釉,以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瓷器品种,由于时代、原料及烧成温度的差异,可能会出现白中泛青、白中泛黄等情况。该定义较为全面、准确,既囊括釉色、胎色、含铁量等特征,兼说明烧成温度、呈色差异及特例。

  白瓷起源时间和区域,关乎墓葬中出土白瓷的产地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根据范粹墓出土白釉器物认定的北齐邺城地区起源说;二是依据巩义白河窑资料和据以定性、定年的洛阳大市遗址出土资料认定的北魏后期洛阳地区起源说;三是以张盛墓为代表的一批隋代墓葬出土白瓷器为依据的隋代安阳地区相州窑、邢窑起源说。虽有争议,但多数学者承认,北方白瓷至迟在北朝晚期已经创烧成功。

  针对白瓷出现原因的研究,多是讨论为何白瓷出现在北方而非南方、白瓷出现的社会原因、白瓷出现的技术源流等方面,缺少具体工艺的探讨,如胎、釉、化妆土的分析,这是本文讨论的切入点。

  虽然北方早期白瓷与白瓷起源问题息息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早期白瓷是白瓷创烧时期的阶段性产品,对其研究分析是一种渐进和过渡的审视。

  北方早期白瓷研究,也包括定义、出现时间、地点、原因、面貌等问题。但在定义上,白瓷囊括了早期白瓷,且早期白瓷出现原因侧重于探究技术提升,使瓷器外观发生由青—青白—白的变化,而白瓷出现原因倾向于研究如何提升白度,烧成成熟白瓷。

  早期白瓷的产生、发展与早期青瓷和成熟白瓷关系密切。早期青瓷指的是北方自瓷器诞生以来开始烧造的一类瓷器,接续而来的是早期白瓷、成熟白瓷。其中由青瓷向早期白瓷再向成熟白瓷的工艺转变,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

北方地区出土的早期白瓷主要见于窑址和墓葬,本文拟以窑场出土瓷器为主,辅以墓葬材料,从制瓷工艺视角(胎釉、烧成气氛、窑炉、装烧具等)来探讨这类瓷器产生、发展至成熟的相关问题。

二、墓葬出土早期白瓷

  湖南长沙东汉墓中有一批被认为是“早期白瓷”的器物,经过胎釉分析,其中的铁含量低于同时期的青瓷,有人认为,东汉时期湖南地区在生产成熟青瓷的同时也能烧造早期白瓷。但这些“早期白瓷”的铅含量高于50%,应属于白釉陶,且未发现东汉时期青瓷白瓷合烧的窑址,该观点待商榷。此外,还有曹操墓中出土的所谓白瓷罐。这些被认为是早期白瓷的器物,在外观上与白瓷相似,部分也达检测标准,但无规模化生产,因此,不能认定其就是早期白瓷,只能当做青瓷烧造过程中的特例和孤例看待。

  早期白瓷多出土于邺城地区北朝到隋时期的墓葬中,核心区是磁县—安阳一带,北朝至隋时期墓葬出土瓷器见表一。

从釉色上看,墓葬中存在白釉或青中泛白或白中泛青的瓷器。赵明度墓中出土的青釉覆莲四系罐(图一,1),白胎、青绿釉、施化妆土,瓷罐(图一,2)和瓷碗(图一,3),白胎、均施“青白釉”、施淡粉色化妆土;茹茹公主墓的青釉仰覆莲带盖瓷罐与赵明度墓青釉覆莲四系罐相似;元良墓出土瓷器均为青釉瓷器,胎色微红,釉色个别青中泛黄;尧峻墓,白胎厚重、釉色青黄;贾进墓出土瓷器19件,瓷器(图一,46)釉色多青中泛黄、发绿,间有绿、褐彩,釉色莹润发亮;贾宝墓,瓷胎细白,釉色多为青白釉、略泛黄、接近白釉,但火候较低,接近釉陶(烧造地点在安阳县灵芝村一带),其中有4件青釉瓷罐明显区别于其他瓷器,胎质较其他器物略粗、质地坚硬、颜色发灰,内外施青釉、釉色较深,应是安阳相州窑产品;高润墓,白胎质粗为多、有白色护胎釉、釉色青黄;范粹墓出土的器物,早年被认为是白瓷,但经检测属于釉陶;安阳县固岸墓地2号墓出土白瓷罐(图一,8),白胎、白釉、釉色发青,质地较粗,仍保留早期青瓷的某些特性,表面釉层很薄,与胎体结合不牢,釉色虽白,但白中泛青,应是早期青瓷向成熟白瓷过渡阶段的产品;张盛墓出土瓷器,从其胎质和釉色来看,可以分作青瓷和白瓷两大类,除3件绿釉青瓷碗外,其余都是属于浅青色的白瓷器。

从表一可以窥见,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白瓷”,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是东魏赵明度墓(北朝中晚期),但数量较少,而年代较晚的张盛墓则以“浅青色的白瓷器”为主,从中可以看出“青消白长”的发展态势。这类瓷器的产生,主要利用北方瓷土含铁量少的特性,与降低胎釉中铁含量有关。

三、窑址出土早期白瓷

早期白瓷诞生于早期青瓷窑址中,北方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目前已知的主要有河南安阳相州窑、巩县白河窑、早期邢窑、临漳曹村窑、磁县贾壁窑、山东淄博寨里窑等。此外,还有山东枣庄(中陈郝窑)、江苏徐州等地。下文以相州窑、白河窑、早期邢窑为主进行探讨。

1.安阳相州窑

创烧自北朝末至隋初,并一直延续到唐代早期,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方地区最大的青瓷窑址,同时也是白瓷的创烧窑址之一。出土瓷器以青釉为主,兼有白釉。采用高岭土制胎,胎质细腻,胎色灰白,釉色多为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具备烧造白釉瓷的条件。但由于破坏严重,并未发现完整形制的窑址,也未发现明显的地层叠压关系,故不能直接证明青釉瓷与白釉瓷之间的关系。

相州窑材料有限,无法直接对其出土瓷器进行研究。将上述安阳地区北朝至隋墓葬中出土瓷器与相州窑瓷器对照发现,安阳相州窑是这些墓葬出土瓷器的主要产地。由此可知,相州窑在东魏北齐至隋时,以烧造青瓷器为主且质量较高,白釉瓷只是个例。结合当时制瓷业历史背景: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制瓷技术由南传北;北朝晚期北方开始烧造青瓷为主的瓷器,在改进其质量的过程中,白瓷得以诞生。

2.巩义白河窑

  据巩义白河窑的发掘简报,早在北魏时期该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发现有最早的青瓷和白瓷合烧的北魏时期窑炉。这样的结论来自于巩义白河窑早期产品与洛阳大市遗址所谓北魏时期产品的对比:白河窑的青瓷、白瓷产品和北魏洛阳城出土的青瓷、白瓷造型与制作工艺相同。但大市遗址出土的瓷器可能晚于北魏,亦可能是废弃堆积,将巩义白河窑北魏时期的产品与之对比,二者存在不同,可以推测白河窑所谓北魏时期的产品可能更晚。将巩义白河窑北魏时期的产品与北魏纪年墓葬出土瓷器进行对比,其器形、风格并不相同,反而与北魏以后北朝纪年墓中出土器物风格相似,所以,巩义白河窑被认为是北魏青瓷、白瓷的产品年代应在东魏至北齐之间。

  东魏北齐时期白河窑以青釉瓷器为主,白釉瓷器次之,其中青釉瓷器胎体厚重,有垂釉现象;白釉瓷器胎体细白,器壁厚薄均匀,垂釉现象少见,部分器物施化妆土,釉色一般白中泛青,应是早期白瓷的特征。白河窑的白瓷产品在胎中铁含量方面较该窑的青瓷低,釉的成分方面,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明显下降,技术改进明显,种种迹象显示,该时期白釉瓷器质量高于青釉瓷器,该窑烧造的白瓷应该晚于青瓷,上限应在东魏。另发现有以烧制白釉瓷器为主的窑炉,此时的白釉瓷器少见白中泛青,几乎全部为白胎白釉,年代应更晚。

  将东魏北齐时的青釉瓷器(图二,14)与同时期白釉瓷器(图二,57)及唐代白釉瓷器(图二,811)进行对比可知,早期的青瓷青中泛黄,白瓷则“白中泛青”。东魏北齐时期白瓷与青瓷相比质量有了提升,但不及唐代白瓷,是处于青瓷到白瓷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产品。该类瓷器出现原因可能有这样几点:第一,胎的淘洗、釉料的选择,使这类瓷器胎釉中铁、钛含量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第二,大部分白瓷施加化妆土;第三,北方瓷土高铝低硅的特性使得瓷器烧造温度要高于南方青瓷,北方的馒头窑虽然能够满足高温烧造的需要,但北朝至隋初时以三足支钉支烧为主,易形成“氧化气氛”,因此,多是青中泛黄的青釉瓷,少部分是在还原气氛中因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而泛青,于是产生了青中泛白的早期白瓷。隋末发现有匣钵,还原反应增强,铁的存在使得釉色白中泛青。随着匣钵装烧在唐代的普遍流行,胎釉中铁含量的降低使釉色大多洁白细腻或因氧化而白中泛黄,但仍有部分白中泛青者。

    随着制作工艺、装烧技术的不断提升,白中泛青的早期白瓷趋于洁白,走向成熟白瓷。

3.邢窑

  始烧于北朝,经历隋、初唐发展,唐代中期鼎盛,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900多年。其中年代较早的窑址有西坚固窑址、陈刘庄古窑址、邢台市顺德路窑址、内丘城关窑址。北朝至隋代邢窑窑址出土瓷器的情况见表二。

北朝时期,以内丘城关窑址、西坚固窑址为代表,邢窑白釉瓷器有两种:一是“青中泛白、白中泛青”的细胎、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图三,136);另一种则多为灰白粗胎,均施化妆土的粗胎白瓷。隋代,以邢台顺德路窑址、内丘城关窑址为代表,粗胎化妆白瓷(图三,8)减少,细白瓷(图三,45)增多,少数仍白中泛青,出现精细透影白瓷(图三,7)。

  邢窑之所以能在隋代由青瓷向白瓷转型成功,克服“早期白瓷”白中泛青的特点,与瓷土质量、工艺技术(淘洗、烧成温度、制釉)有关。

  早期邢窑多采用透明石灰釉,呈色较为稳定。以陈刘庄古窑址为例,瓷土均为高铝低硅原料,含铁量较高,未经淘洗或淘洗不细致的瓷土用来制作粗瓷,釉色有青、黑、白三种,其中青釉和黑釉未处理釉中着色剂——铁,所以,呈色不稳定,少部分白釉对釉中的铁进行了处理,施一层较厚的化妆土以掩盖青灰或浅灰的胎色和粗胎,多数白釉瓷使用透明石灰釉,并施有一层较薄的化妆土。

另外,从邢窑发掘工作站观得在北齐邺城采集的低温绿釉陶器,胎色灰白,可以推测豫北冀南一带瓷土质量较好,有利于白瓷的产生。隋至初唐时期精细透影白瓷的成功烧造,既得益于精细的铁含量少的高铝低硅土,还需具备钾含量高而铁、钛含量低的碱钙釉,烧成温度高,使用筒形匣钵等条件。即使产量极低,偶然烧成,也代表了邢窑白瓷的最高水平。

四、北方青瓷到白瓷转变的工艺因素

  上述三个窑址的产品以青釉瓷为主,经考古发掘证明,也是生产早期白瓷的窑场,存在由青瓷向白瓷转变的现象。将墓葬出土遗物与窑址产品对比,确定了窑址产品的年代,同时二者相互印证,厘清了早期白瓷的发展历程。

  将北朝时期北方青瓷、北朝晚期至隋北方早期白瓷、唐至五代北方白瓷以及同时期南方青瓷进行对比,内容包括胎色、化妆土、釉色(乳浊、透明)、装烧工艺等(表三)。

由表三可知,北方青瓷与南方青瓷在胎色、釉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之所以会产生这些表象差异,是因为北方青瓷与南方青瓷使用制瓷原料不同,北方采用高铝低硅的黏土,南方则采用高硅低铝的瓷土,同时南北方制瓷原料中含铁量存在差异;而北方地区青瓷向白瓷转变是因为制瓷工人对胎、釉的降铁及对化妆土的使用,这也正是北方早期白瓷产生的技术原因。

  李鑫在《白瓷起源问题研究再思考》中对“白瓷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认为:一是技术层面,白瓷与青瓷生产中技术的改良及南方窑业技术的北传密不可分;二是造型、装饰及审美取向方面,白瓷与南方青瓷、北朝时期的釉陶产品及同时代的玻璃器、金属器均有一定的联系,部分特征与这一时期来华胡人也有关系。这些观点对研究北方早期白瓷为何出现直至成熟具有借鉴意义。

  早期白瓷的产生,主要是工艺技术层面的原因。关于白瓷的技术起源,有人强调基础是青瓷技术;有人认为,结合了白釉陶化妆土技术;还有人认为,是在白胎釉陶的基础上形成的。“陶瓷”作为古代社会重要手工业之一,发展必然受商品销售竞争、社会风尚、周围窑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釉陶历经汉代产生、魏晋中衰,到十六国时期,有了一定的恢复。北魏迁洛前后(494年),北方瓷器也诞生了。6世纪中叶,此时的釉陶胎料除了继续用易熔黏土外,还有一部分用坩子土(次生高岭土)作胎,釉陶生产由制陶作坊改在制瓷作坊。该时期的“铅釉瓷”白胎、黄绿釉、有时透明釉,外观上类似白瓷。如562年北齐库狄迴洛夫妇合葬墓的白陶胎浅黄釉陶,以及575年范粹墓中一直被认为的早期白瓷,实则为瓷胎低温铅釉的“铅釉瓷”,大致可知这种“铅釉瓷”产生在6世纪中叶。

  北方地区的釉陶生产早于青瓷器,但以往无法确定到底是南方青瓷技术传入北方后,造成釉陶胎料由黏土到瓷土的转变,还是釉陶胎料转变之后结合青瓷技术,产生了白瓷。考虑到瓷器的烧造过程,首先是瓷土作胎,其次是釉,再次是烧造温度在1200℃左右。釉陶不可能骤然提高烧成温度、改变使用的原料,极大可能是新技术的传入,瓷土的改变、温度的提升,造成由陶胎到瓷胎的转变。但早期白瓷,如邢窑早期生产的带化妆土的粗白釉瓷,大多低于1200℃,处于微生烧的状态,仍极易与釉陶混淆,因此,在确知白瓷的生产是在南方青瓷技术及北方传统的釉陶生产技术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同时,也知道白瓷的诞生与“铅釉瓷”关系密切。正如叶倩在《北朝至隋代白瓷刍议——基于墓葬材料的考察》中说,白瓷源于青瓷,又自成一脉。白瓷是白釉陶器进一步改良的产品。或许报告或者简报中认为是早期白瓷的产品中,很多是“白釉陶器”,或者是“白色铅釉瓷”。

  这类白釉瓷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通过对胎釉的选择、配方的改进、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掌握、装烧工艺的突破,真正完成从青瓷、早期白瓷到成熟白瓷的蜕变。

  青瓷为何要向白瓷发展?主要是技术革新的动力。北方地区至迟在北魏迁洛后开始生产青瓷器,但质量较差,所以,北方的窑工采用多种方法改进青瓷质量。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二次施釉;二是改善制坯原料的精度;三是施化妆土。在改善青瓷质量过程中,首先由于北方瓷土高铝低硅、铁、钛含量低,既可以制胎,也可以制釉,天然优质的瓷土资源为白瓷的产生奠定基础;其次从胎、釉入手,通过淘洗降低含铁量,调整配比,提升含钾量,形成“碱钙釉”;再次提高胎的白度后,无色透明釉在馒头窑中发生还原反应,使之呈色白中泛青。

问题在于,为何北方地区的早期白瓷能发展为成熟白瓷,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呢?

从资源和技术条件上看,北方瓷土含铁量较南方低,适宜白瓷的生产;技术的提升,已可以控制白瓷的“呈色”;即使从釉色上看,成熟时期的白瓷仍有“白中泛青”,但已不同于“青瓷向白瓷”过渡时期出现泛青的早期白瓷了。当这种白中泛青、青中泛白的瓷器在偶然中被烧制出来时,古代工匠可能意识到可以通过控制胎釉中的某些成分来改变釉色,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随着生产实践,作为“过渡品”的“早期白瓷”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白瓷”。

五、结 语

以上通过对相州窑、白河窑、邢窑,以及邺城地区北朝至隋代主要纪年墓葬中出土早期白瓷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一是作为在北朝晚期到隋代从青瓷向白瓷过渡时期的产品,该类瓷器具有较多的“过渡性”,主要表现为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二是其出现的原因,从工艺技术上看,诞生与不断改进的青瓷技术、北方传统的釉陶生产技术,以及“铅釉瓷”关系密切,表现在原料上,不断降低胎釉中的铁含量,装烧技术上,不断提高烧成温度、明火裸烧到使用匣钵,化妆土的使用等;三是为何出现在北方并发展至“成熟白瓷”的原因,除了与技术有关,最大的原因是北方天然的瓷土优势。

    附记:文章写作过程中得到彭善国教授的悉心指导,特致谢忱!

作者:邓梅格,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8图欣赏中国历代白瓷之美,白瓷创烧何时?各朝代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瓷器
中国古代陶瓷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陶瓷館」②
历代白瓷色差的变化
李 鑫| 白瓷起源问题研究再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