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有灵泉美景

空有灵泉美景 无奈日渐萧索

淄川西股村:曾有一千五六百人 如今只剩四百人
123

  西股村地处淄川区太河镇“幸福溜”(在淄川方言中“溜”是山谷的意思)的最深处,三面环山,向东南翻越鹿角山与油篓寨,就是博山区池上镇。据史料记载,该村最初名为“孟家块”,清初,改称西股。
  与最多时一千五六百口人的热闹情景相比,如今的西股村只剩下四百多常住人口,显得异常幽静,曾经的喧嚣和热闹早已化作历史与回忆,只寄存于村里老人们的心中。 本版文/图 记者 张亚军 实习记者 张楠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延绵数千年,虽经历无数战乱与变革,却未曾断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乡土文化的传承,而村庄正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据统计,截至2012年,过去10年间,我国有90万个自然村消失,每天消失的村落就有8 0 100个。
  在淄博地区,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处偏远山区的村落已经废弃,有的正在消失。
  其实,消失的不仅仅是村庄,还有村里的人与物,村庄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村庄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精神记忆。
  俗话说,故土难离。人们为什么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村庄,为何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请随着我们的足迹,一起去探访那些正在消失的村落。

村子在山路尽头
  9月23日,在蒙蒙细雨中,顺着一条只容两辆汽车并行通过的水泥路一路前行,我们进入大山深处。
  “走到头,见不到路了,那就是西股村。”沿路村民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西股村地处淄川东南大山深处,三面环山,是一个尽头村。
  据村碑记载,西股于明朝建村,面积9.2平方公里,距离淄川城区45公里。
  西股村依山而建,许多民房建于半山之上,路是石头路,房是石头房,只有少数红砖瓦房建于山脚下的平地上。群山环绕之间,绿树茵茵,芳草萋萋,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
  然而,房屋虽多,却少见村民。“都搬走了,大部分房子都是空的。”55岁的村主任孟宪房指着山上的房子告诉我们。
  孟宪房说,虽然目前村中在册的村民有839人,但实际在村中居住的只有400口人左右,而且大多是花甲古稀的老人,“年龄最大的老人96岁了。”
  相比现在的空寂,在孟宪房的记忆中,西股村在这一带也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村落,他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村里有11个生产队,有一千五六百口人,每天晚上吃过饭后,村头空地上坐满了出来凉快的人,要是出来晚了的话,连地方都没有了。”
  然而,曾经的热闹景象,现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如今,即便是在白天,村里也很少能见到几个人。

独居老人
  杨秀花今年70岁,如今独居在西股村的老房子中。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家门前的地里伺弄着几畦韭菜。
  “一个人在家,吃不了多少东西,自己种点菜就够吃了。”杨秀花说。
  杨秀花有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杨秀花说,儿子曾想接她去城里居住,但她常年在村里生活,住不惯楼房,一直住在西股村。
  杨秀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日的活计,就是到自家一亩多的地里转一圈,看看地里庄稼的长势,然后顺路捡点柴禾回家。
  杨秀花说,自己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以前总喜欢串个门,找街坊邻居拉家常,但是,如今她已无门可串,“你看我家周围这么多的房子,其实都是空的,有的人家搬进了城里,有的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在西股村,像杨秀花这样的老人大有人在。他们不愿离开世代生活的村落,不愿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守护着心中那份执着的乡土情怀。
  杨秀花说,自己能理解村里年轻人陆续搬走的情况,因为在这个大山深处,孩子们根本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人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搬出去的人,几乎都是为了下一代。”
  据孟宪房介绍,西股村原先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但是从2007年到2009年,这些学校陆续撤并,村中的孩子要上学,至少要走8里山路。学校也没有校车,很多家长只能带着孩子去城里工作,让孩子在城里上学。

神赐灵泉
  虽然西股村人口越来越少,但是村子周围的风景却受到越来越多“驴友”的青睐,每到假日,山间公路上就会出现三三两两的登山人。而神赐灵泉,则成为来到西股村不得不看的一道美景。
  神赐灵泉位于西股村南一古树参天的寺院中,寺院依山而建。据村民讲,每逢三月初八烧香庙会之日,本村人和附近的村民都来此烧香拜神,十分热闹。
  庙内,中院正面的山崖上有一棵粗壮的古柏,枝叶繁茂,据村中老人说,古柏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柏左下方的石崖上刻有“神赐灵泉”4个大字,3口泉井在石崖下面呈“一”字型排列。3口井长年不涸,泉水甘甜清冽,尤其雨季泉水更旺,解决了西股村全村人的吃水问题。
  关于神赐灵泉,村里至今还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据村中老人讲述,明朝年间,有一位书生骑马进京赶考,行至此地,人困马乏,饥渴难耐,书生遂许下心愿:如若天赐一泉,解除自己的困乏,等自己中了状元,功成名就,一定在此地修庙拜神。没想到,书生许完愿,竟然真从地下冒出一泉,泉水清澈甘甜,为书生和马匹解了渴。后来书生果然高中状元,却忘记此事,腊月天回家时,又从此地经过,被一群蜜蜂围困,这才想起当初的誓愿。然而寒冬腊月,水都结冰,便以酒代水和泥,修建了该庙。
  从此,神赐灵泉之说兴起,泉水汩汩而出,即使大旱天气,泉水也从未枯竭。

路在何方
  一个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美丽传说的村落,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消失,不得不说,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村落,还有其中蕴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
  孟宪房说,村里人越来越少,除了地理条件导致外出不便,还有就是外面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人们的吸引和诱惑力也越来越强,因为待在村里,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
  “我们这里大部分是山地,种一年地还不如外出打一个月工挣钱多。”孟宪房说,只有种植桔梗还能多少赚点钱,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外出打工赚得多。
  说起村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孟宪房说,因为村子距离太河水库不远,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不可能让工业企业来投资建厂。他曾想过利用村子的自然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项目,但是因为村里面积大而且山体高,开发难度太大。
  眼见村子日渐衰落,作为村干部的孟宪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子现在在青岛安了家,贷款买了房子,肯定不会再回到这个小山村,他虽然不会跟着儿子到青岛去,但是再过二三十年,村里就会只剩下他们这些老人。没有多少人能回到村里,人只会越来越稀少,村落的消失也会成为无奈的必然。
  “再过30年,西股村可能就真没了。”孟宪房望着远处笼罩在细雨中的青山绿树,一脸痛心而迷茫的神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村落之发现之旅神赐灵泉西股村 原生态引游客驻足
霜降赏秋正当时 盘点淄博红叶地
【人物通讯】于孝君 | 飘扬的旗帜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追记牺牲在抗疫一线的辽宁民警孟宪龙
【《泽水悠悠》连载】孟宪洲丨建 房
悼念孟宪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