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有过,佛无咎

南无阿弥陀佛


一个人在世俗世界受了打击,挨了欺骗,或眼见种种恶人恶事,烦恼苦闷,心灰意冷,乃至伤痕累累,于是想要转而投向佛门这个圈,以求庇护,求疗愈,求“静静”,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进入此圈,便永远“不见恶人,不闻恶声”,甚至幻想着此间便是遗世独立的“桃花源”,便是“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的极乐净土了。

 

这样的想法是天真的,且最终必然会失望的。

 

倒不是说佛教这个圈不清净,事实上,佛门总体上比世俗要好得多。怕只怕,现实并不能达到他所预期的标准。学佛者——无问出家在家,都只是凡夫,都只在因地,都在学佛的路上。既是凡夫,便有习气,在断烦恼的层面上,学佛者和世俗人在骨子里并无本质上的不同。略有不同的是,学佛者知晓因果轮回之道理,能够自省,知道习气烦恼的不好,应该断除,也知道自利利他的好处,应该力行。可惜天底下“应该”的事太多了,并不见凡事都真的往“应该”的方向发展。“知道”毕竟不等于任何时境下都能“做到”,习气是一种异常强大的力量,往往在人们自觉之前,已然爆发;或者任你拼尽全部自制之力,终而被习气的洪水冲破堤防。习气丝毫不与一个人读过多少部经、懂得多少佛法的道理成反比。这些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认真努力修行人的而言,是绝难体味的。

 

然而,可悲的是,对于佛门寄有美好期望的,也恰恰是这一部分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学佛的人就应该都是菩萨,都是佛,由于完全不了解修行是怎么一回事情,缺乏基本的“同理”之心,所以,当他们以一种看客的心态,有一天看到“本应是佛”的学佛者,竟然做出了“非佛之行”,于是便黯然神伤了;又有一天,看到了“本应是菩萨”的对方,竟然做出了一件自己也绝做不出的“恶事”之时,信仰的大厦于是便摇摇欲倒,乃至崩塌了。他们会想:“学佛的人”竟然如此,可知“人学的佛”也并不值得信仰。

 

然而,仔细一观察,你会发现,他所不能接受对方的“恶事”,如若拿到世俗世界,根本不算什么不得了的“恶”。只是他预设想象得过于美好了。如同一张脏兮兮划得满是黑道道的纸和一张洁白无痕的白纸,前者再画十个道道也不察觉,而后者只要点一个小黑点就异常显眼——这白纸都是他自己幻想的。

 

“五浊恶世”之“五浊之气”熏遍了整个娑婆世界,也熏透了整个娑婆世界,就像雾霾天的北京,雾霾充斥在所有的空气中,你想要创造一个绝对无霾干净无比的小环境,怎么可能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生在娑婆世界,人人都是怀揣着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炸弹的恐怖分子,每个人都是无量罪业烦恼所成就的,仔细看看自己内心的“恶”就知道了,自己如此,别人岂能例外呢?大家既彼此彼此,又如何能寄期望于对方绝对的纯善呢?若果真能转“五浊恶世”为“莲花世界”,果真能建成“人间净土”,佛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们要往生西方净土呢?

 

再者,并非自称是“学佛者”的学佛人就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徒,顶着“学佛”这顶帽子干什么的都有:装点门面的有之,求名求利的有之,混吃混喝的有之,口宣邪法的有之,附佛讲邪、拉拢信众的有之……总之,想必每个领域都是一样的情形——鱼龙混杂。若不巧,恰有人把学佛的信心建立在这样的人身上,真是要倒大霉了。

 

佛教也不是不能给众生提供庇护,疗愈伤痕,让人清净,只是需要将心念调整正确,要明了究竟是谁给了我们真正的庇护与力量。学佛人皈依的对象是三宝——佛、法、僧。一个人的信仰绝非建立在某个人、某个圈,乃至某个团体上,佛才是我们永久的心灵依怙,法则是我们修学依准的纲维,僧是为我们引路的向导。需特别说明的是,所皈依的僧宝,也是指从佛以来、直至今天的僧团整体,绝非局于某一僧。

 

三宝不倒,信仰便不倒;人有问题,是人的问题,咎不归佛。到底信人还是信佛,你自己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要放下我执,放下烦恼习气,你当下就能具足无量功德。
一场力量悬殊的拔河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圣者言教》第十五课(三)观想四厌离法而生精进心
【法语清凉】辟支佛跟阿罗汉有什么不同?
心中的知足胜过你在人间得到的任何知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